三年級下冊音樂第三單元農家孩子的歌教案
大致介紹河北農村打棗的情況,對照課本上的插圖和提問初聽,使學生初步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和嗩吶獨特的音色。
復聽時進一步要求學長期一注意曲中嗩吶在高低音區的對奏以表現人物對話的情景,甚至可以讓學生想象爺爺與孩子們正在講些什么話,并繪聲繪色地說出來。
再次復聽,允許并鼓勵學生邊聽邊作出一些相應的動作,但動作幅度不要過大。
教學評價
1、 欣賞樂曲時能否做到全神貫注,并積極展開想象。
2、 能否初步記住和辨認水車主題,從而在感性上大致了解這音樂曲的結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教學目標
理解歌曲的思想內涵,初步學會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學過程
1、 導入。
從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80%的人民生活在農村,農民的狀況如何決定著國家的命運引入,再從改革開放后農村面貌的變化和農村兒童的生活樂趣等方面導入本單元的課題,引起學生們(尤其是城市學生)的興趣和關注。
2、 學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1)請學生閱讀或朗讀歌詞后提問:這首歌曲中的兩位主人公是誰?為什么歌名叫《冬瓜和南瓜》?這首歌曲表現了主人公的一種什么精神?
可以大致介紹一下冬瓜與南瓜,因為城市的兒童可能不太熟悉。
(2)學唱歌詞,注意歌曲中的切分節奏“x x。”和“x x x”,還應注意休止符,尤其是“0x”中的八分休止符。
要注意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緒,敘述、親切、明朗,速度要把握好,必要時還可以解釋一下“瓜蔓”和“小英英”,并對一些字進行“整音”,如“拱”、“灑”等。
(1) 學唱最后12小節歌譜,要求學生注意到歌譜中沒有“4”“7”這兩個音。
3、 再次復習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課下設計恰當的表演動作。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的程度與參與率。
2、能否初步學會歌曲《冬瓜和南瓜》,節奏、旋律、情緒正確。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較為熟練地演唱《小瓜棚》并為之配上背景音響,欣賞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通過收集《小瓜棚》的背景音響和配合歌聲運用這些背景音響,培育學生收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激發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通過欣賞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使學生感受歡快的民族音調,并對小姑娘的性格產生認同感。
教學過程
1、導入。
在歌曲《小瓜棚》是我們看到了一位東觀自信、非常熱愛自己家鄉、熱愛勞動的農村小男孩的生動形象,本節課我們先來欣賞一首描繪性格活潑的小女孩生動形象的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2.欣賞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1)初聽歌曲。
提問:聽了這首歌曲后感到哪幾句給你的印象最深?
(2)欣賞歌曲
進一步領會歌曲的說唱風格和激發學生歡樂的情緒。
小結:我們應向主人公學習什么?
3- 復習歌曲《小瓜棚》,可穿插領唱、獨唱等形式,要求唱得較為熟練。
4.加入背景音響豐富,豐富演唱效果。
根據歌詞中的提示(“鳥兒鳴”“風兒給我們講故事”)和課本中歌曲后的提示(“鳥鳴、蟋蟀叫,風兒吹等音響”),由學生分別展示收集到的音響或用人聲、打擊樂器模仿的音響,除了“鳥鳴、風聲、蟋蟀叫”等音響外,還可以有瓜葉被風吹發生的沙沙聲、青蛙鳴聲等,甚至還可以有看瓜兒童攜帶的收音機或隨身聽發生的音響,總之,要求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周圍可能會有什么音響(白天和夜晚還略有不同,例如夜晚就沒有鳥鳴聲了),部分課外未作準備的學生也可即興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