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鄭重的承諾2-小學六年級下冊藝術教案
課題:鄭重的承諾2 課型 綜合課
教學目標:1、通過書法和篆刻的鑒賞,激發學生學習書法和篆刻的興趣,了解我國書法、篆刻的起源和類別,使他們受到書法、篆刻美的陶冶,增強民族自豪感。
2、 通過篆刻的講解和示范,使學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與步驟。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篆刻的治印步驟及方法。
難點:篆刻時如何把運刀的方向、角度與力度。
媒體設計1、各種字體的碑帖及名家書法作品數幅;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紙、硯、墨、印泥、砂紙(粗細兩種)圓鏡、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學生仔細看。
2、 學具:刻刀、毛筆、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紙、小圓鏡、小牙刷、毛刷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組織教學
學生排隊進教室,在自己的座位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物品。
二、發聲練習
(1)斷音練習(小黑板)
(2)長音練習。
(3)三聲部練習(輪唱練習)
三、復習舊課
① 書法藝術,在字體上可分為幾類?
② 什么是朱文印,什么是白文印,篆刻分為幾類?(提問學生,簡略回答所學知識)
四、講授新課:
篆刻的刻印步驟(分段進行教學,教師示范)
① 寫印稿:
選用毛邊紙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紙,蓋在用砂紙磨平的石章面上,按下石的輪廓,在輪廓內,用小楷筆蘸上濃墨(是墨汁而不是碳素墨水)寫印稿.根據已設計好的印稿,反復多寫幾次,最后選一張配篆、章法滿意的。
② 印稿上石(渡稿):待印稿墨跡干后,再對準所刻的印面將稿紙反復在上面,固定好四邊,把稿紙涂上清水,再用有吸水性能的紙,迅速吸掉浮在上面的余水。然后用四層毛邊紙或宣紙蓋于其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勻地揉磨,于是墨稿便復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發現個別的筆畫未印清晰,可用墨筆再勾描清晰,便可運刀鍥刻了。
③ 運用刀法:沖刀法——包括橫沖、豎沖、逆沖三種姿式。初學者可先掌握由右向左的橫沖刀法,刻豎畫時可將印章轉過來一律橫刻,執刀如執筆,刀桿應向右傾斜,并用無名指抵住印面右側邊線用力,控制沖刀速度,避免打滑。
刻字的方法:在刻字運用時,無論是刻“白文”或“朱文”印線條,運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外)向左(內)或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鍥刻。在刻弧形的線條時要石隨刀轉,轉石不轉刀,采用“雙刀”刻字,應先刻完筆畫的一邊后,將石章調轉達180度,再鍥刻未完成的另一邊。要求印面的凹處呈倒梯形,這樣處理,蓋印文的線條顯得變化,渾厚而不扁薄,求得金石氣息。
④ 修改:印章刻好后不應急于蓋印,須從整體章法上審查,將小鏡照印面,細察印面效果,可補刀修飾。最后用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蓋在白紙上。
五、巡回輔導,課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