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四冊全冊教案
5. 唱中舞。鼓勵學生創編舞蹈動作來表達音樂中的問答。
6. 唱中敲。請學生邊唱歌曲邊自由地拍擊身體的個部位,或敲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二)歌曲《劃船比賽》
1. 聽中感受。播放《劃船比賽》課件,讓學生通過畫面直觀感受海南民歌風格。
2. 跟讀歌詞。學唱前,可提示學生跟著老師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3. 學唱歌曲。教師可先范唱,然后學生再跟著錄音唱,反復數遍。教師要關注有差異的學生,鼓勵他們勇敢、大膽的跟唱。
4. 聽中比。請同學聽老師唱教材中第31頁的歌曲,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讓同學們在音樂中感受3拍子與2拍子的特點。
5. 動中創!皠澊被顒邮侨藗內粘I钪邢猜剺芬,又最樂于參與的一項活動。它既可以作為體育競技項目,又可以作為休閑娛樂。
6. 匯報表演。讓全班同學圍成圈坐下,觀看各組在“舵手”的指揮下,如何去拼搏、去爭上游。各組推薦代表與教師組成評委會,選出冠、亞、季軍并上臺領獎。
課后反思:
第9課 《練身體》
教學意圖
教學目標:
一: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現歌曲的意境,并參與律動。
二:通過學唱歌曲和律動,讓學生感知音的長短。
三:通過即興表演和自編歌詞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與合作精神。
教學過程:
(一)學唱歌曲《做早操》
歌曲《做早操》和《向前走》可采用先學唱、感受音樂,然后通過綜合比較,初步感知固定的節拍、多變的節奏(長、段音)。
1. 由生活引入。教師可請全班同學按原節奏做一次少兒廣播體操(節選一部分)。
2. 想想。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在學校每天要做少兒廣播體操?(課間操)做操和運動時為什么要配上音樂呢?
3. 學學。播放音樂課件《做早操》,老師再次范唱后請同學們小聲跟唱。教師可以編排幾個簡單動作邊唱邊帶學生唱和做,利于幫助學生盡快記憶歌詞。
4. 做做。鼓勵學生隨著音樂歌曲,自創自編操。
(二)學唱歌曲《向前走》。
1. 聽中動。聽音樂,讓學生在課室內原地踏步,然后一個一個地排隊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 畫畫、涂色。首先比較兩支鉛筆,把長的筆涂上顏色,接著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節奏色塊,聽音樂比較音的長短。
3. 聽中讀。聽音樂朗讀《向前走》的歌詞。
4. 學唱歌曲。學生把歌詞按節奏朗讀順暢后,也提醒學生整首曲子要以進行曲的速度來演唱。
5. 自編動作。請學生隨音樂自編律動。
6. 游戲活動。請學生扮演三個不同年齡的人物角色進行律動,在活動中體驗走步時的節奏感,快步時的節奏感,跑步時的節奏感。
(三)歌曲《我的頭和我的肩》
這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歌曲,充滿快樂情緒和幽默感。兒童用自己的歌聲唱出人體各大部分結構名稱,通過自己的身體進行即興動作表演,鍛煉頭、肩、胸、腰、膝蓋、腳指頭的位置,也是應變能力的反映,容納感學生在快樂地玩和唱中感受生活樂趣,感受非洲南部歌曲的風格。
1. 創設情景。播放非洲南部歌曲《我的頭和我的肩》課件,讓同學們在直觀的畫面中感受歌曲風格。
2. 朗讀歌詞。先把重點詞板書,認識頭、肩、胸、腰、膝蓋、腳指頭等身體的各部位,再按節奏朗讀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