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國旗國旗真美麗》教學實錄及反思
打擊樂再次合奏。
活動二:奏、唱、演
師:同學們可以選擇伴奏、唱歌、表演三種藝術形式中的一種,讓我們有唱、有跳、有奏來結束這一節課。
師:跳舞的同學到臺前來,其他同學找到你認為最佳的位置,我們開始。(出示課件音樂)(老師拿著打擊樂來到學生中間,全班互動,掀起另一個高潮)。
(倡導學生充分地享受自主選擇權,尊重個性的張揚,在活動中,學生享有很大的自由空間,所有這些方面都會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小結: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的非常出色,我們不僅學會了《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曲,了解了有關國旗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說、唱、演、奏各方面有了提高。在這里我祝賀你們!好!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聽音樂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國旗國旗真美麗》是一堂綜合課,我根據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意圖,以及學生的認識規律,由點到面安排了這節課的框架,在教學目標設計中注重對學生進行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愉悅性、主體性的教育。
我在本節課的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滲透著愛國情感教育,如:通過粘貼國旗板,認識“國旗代表國家,是祖國的象征”、“我們的國旗莊嚴而美麗,我們要熱愛它”這便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作為中國兒童,我驕傲、我自豪!”的培養。本節課,統攝了音樂、美術、表演、舞蹈、演奏等多門藝術,其著眼點在于幫助學生在各種藝術心理能力之間展開豐富的聯想,促進聽覺、視覺、形體、語言四大能力的體現,從而形成互為補充的完整的藝術綜合性。作為音樂教師我們都知道:音樂課是開發學生創造性潛能的一個重要平臺,它涉及的種種創造活動最重要的是發展學生創新潛能。在本課“歌舞抒情”和“縱情展示”兩大環節上,我給學生充分提供了創造機會,由小組創編到全班參與互動,鼓勵他們大膽的進行個性化藝術活動,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這樣,不僅激發每個學生的創造性,而且強調學生間的合作,發揮集體的創造智慧,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與此同時,審美愉悅性與藝術創造成正比,當人的自然創造力得到噴發、當人的潛能得到極大限度實現時,人會感到無比快樂和自由。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通過設計一系列創編、表演、展示、交流、欣賞、評賞、獎勵等活動,讓學生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和自信心,這是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和滿足的主要源泉,這也使他們把學習過程變得容易而愉快,同時,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快樂”音樂課堂。眾所周知,現代教育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體”。因此,在教學中我本著“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指導思想,去設定問題、鼓勵、評價,調動全班學生共同參與,為他們營造一個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寬松的藝術學習氛圍。特別是在自制打擊樂器方面,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在我校沒有打擊樂器的情況下,要為歌曲伴奏,是有一定難度的,我想到了自制打擊樂器。我就和孩子們共同商量,用生活中的什么物品,可以代替沙錘、三角鐵、雙響筒、響板等樂器(提前演示過),下課后,幾個孩子主動把自己制作的打擊樂器帶來,并講述模仿的樂器。當時,我高興極了,及時給予了肯定的評價,全班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最后達到人手一件樂器,通過學生的集體篩選,選擇了本節課的四種“打擊樂”,從樂器的選擇和制作上我一直尊重他們的意見,我覺得效果不錯,同學們也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