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級上冊 紅河谷教案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 紅河谷教案
教學內容:
1、歌曲和合唱曲《紅河谷》。
2、手風琴曲《列•布朗底》。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cd機(盤)等。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紅河谷》,啟發學生用舒展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
2、欣賞合唱曲《紅河谷》,通過與齊唱曲的比較,啟發學生初步理解合唱的特點。
3、欣賞手風琴曲《列•布朗底》,結合歌曲、合唱曲《紅河谷》,讓學生初步了解北美洲的歐洲移民后裔音樂與歐洲音樂的血緣關系及其音樂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背唱《紅河谷》。理解歐洲移民后裔的音樂特點。
難點:(1)唱好《紅河谷》弱起小節和切分音。
(2)啟發學生理解該旋律與歐洲音樂風格特點的聯系。
(3 ) 應啟發學生從調式、音階、旋法、節奏等方面來分析音樂藝術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播放《紅河谷》音樂片段
(設計意圖:營造一種音樂氣氛,讓學生聽著音樂走進課堂,為導入新課作鋪墊。)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節課老師要帶領大家去游覽一處自然景觀,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是哪個國家的景色?(播放課件)
生:加拿大
師:為什么?
生:楓葉國旗、多倫多電視塔等。
(設計意圖:從多媒體播放的音樂風光片中可以看到,遼闊的草原洶涌的江河、楓葉國旗以及多倫多電視塔,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說出正確答案——加拿大,此時背景配樂為加拿大民歌《紅河谷》,為下面的欣賞及學唱作鋪墊。采用情景教學法導入)
師:同學們對加拿大還有哪些了解和認識?
生:移民國家,英法后裔;森林資源、水資源、礦產、漁業、新聞紙等。
師總結: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它的面積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萬。加拿大不僅有著秀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資源,而且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并學唱一首優美動聽的加拿大民歌《紅河谷》。
(設計意圖:一系列問答,使各學科間的知識融會貫通。)
三、學習、感受與探索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0 x x | x x x x x x | x —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0 x x | x x x x x x | x —
1.讓學生觀察這兩條練習的第一行節奏和第二行節奏有什么特點?(相同)
2.讓學生讀節奏,找出難點(切分節奏),并講授。
3.根據拍號和第一小節,講授弱起小節。
4.師范讀。集體練習(讀一讀,拍一拍)
(設計意圖:此條練習與歌曲<紅河谷)的節奏是相同的,為學好《紅河谷》打下基礎,以合作教學法為主。)
師:如果把這條節奏變成活潑可愛的小音符,同學們想不想聽一下?(播放課件)
提示:在欣賞時,同學們用手輕輕地拍著節奏。
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欣賞的這首曲子,它的旋律進行是平穩的還是跳躍的?
生:平穩
師:表現的情緒是歡快活潑還是優美抒情?
生:優美抒情
師:我們用“啦”來模唱這首曲子。
師:這段優美動聽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組成的?一起來認識一下。老師范唱或聽錄音機范唱。
師:老師彈琴,請大家隨琴聲一起演唱。
(設計意圖:’通過模唱法教學,使學生在這部分的練習中基本掌握整首歌曲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