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第四單元 學戲劇教案
師:在這場戲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 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的精彩表演,都是在臺下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我們雖然不能做到那么專業,但是我們班里也一定有許多這方面的好手,我們請大家都來露一手如何?
1)請一生出來,并用京劇的旁白邀請另一位同學,其他的學生還是做票友,營造氣氛。
2)請女生出來表演花旦。
3)請生表演翻跟斗,側手翻、耍大旗等動作。
4)請多位同學表演跑龍套的動作,教師京鑼伴奏。
5)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與老旦的區別。
師:看了許多生角和凈角的戲,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花旦的優美唱腔,在京劇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講究和流派。象剛才曹操的唱腔是詼諧滑稽,有時又是鏘鏗有力,我們現在來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動聽的聲音,請欣賞《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師:從錄象中我們看到演員不僅唱得好,而且從臉部表情到動作都很到位,我們請幾位同學來模仿一下。(師請一女生,請她用京劇旁白邀請其他同學一起來。)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花旦的優美唱腔,請大家一起來模仿這段唱腔。
師:老旦的唱腔與花旦是不同的,我們來欣賞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債要用血來償》,體會一下兩種不同的聲音。(花旦:細、嬌柔。老旦:粗、厚實。)
介紹京劇的發展,激發學生對京劇的自豪感。
師:京劇雖然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它卻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的發展。在現代,京劇除了古裝的傳統戲以外,還編了許多現代戲,象著名的《紅燈記》、《沙家濱》、《智取威虎山》等,但它們的唱腔并沒有變。因此京劇被外國人稱為東方歌劇,還有的被改編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歡迎,象《唱臉譜》、《我是中國人》等,已傳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學如有興趣,可在課外多聽,多看,多學,為宏揚我國傳統的京劇藝術出一份力。
七、總結本課
1、媒體出示板書。
2、以提問的方式總結。
八、下課。
1、用京劇念白作師生告別。
2、用京劇武場音樂做跑龍套動作出教室。
九、板書設計:花旦:細、嬌柔。老旦:粗、厚實。
十、課后小結:
隨筆: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對京劇產生興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生旦凈末丑薈精粹》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小組學習的方式,了解京劇行當的分類以及表演的特點。欣賞《生旦凈末丑薈精粹》,進一步準確把握各行當演唱特點;通過欣賞、模唱感受體驗京劇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蘊。
教學重、難點:準確把握各行當演唱特點。
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課件《走進京劇大世界》
2、專題學習:《走進京劇大世界》——京劇行當
(1) 學生分成若干個組,利用教師提供的網頁或書籍作為學習的工具。
(2) 以小組為單位,學生研究、了解一個行當的分類以及演唱特點。
3、分小組介紹學習研究成果。
(1) 學生介紹:行當的含義。
(2) 學生介紹:生行是京劇中重要的一行,扮演所有的男性角色,由于年齡、性格、表演風格的不同分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老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劇中人,都戴“鬢口”,即胡子。特點是唱和念白都用本嗓。
小生:是劇中的青年人,特點是不戴胡子,唱和念白都是真假聲結合,用小嗓演唱。
武生:是擅長武戲的角色,武生分為長靠武生、短打武生和特型武生。長靠武生身穿靠,頭戴盔帽,腳穿厚底靴子,一般使用長柄武器。短打武生穿短衣褲,用短兵器。特型武生扮演精靈、鬼怪,如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