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六年級下冊音樂第六課教案
5、用聽唱法讓學生自學唱詞,找出有困難的地方一起練習,鞏固難點。
6、有表情的演唱
師:“歌曲的每一樂句是否都是用同樣的聲音來演唱的?為什么要用這種聲音演唱?”啟發學生討論出第一、二樂句要唱得活潑跳躍,第三四樂句要唱得比較悠長深情,以造成鮮明的對比,更好地表達歌曲。
教師小結:可以請班上學生說一說自己家中的生活變化,課后向父母或爺爺奶奶詢問改革開放以前農村農民的生活情況,讓他們懂得要好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總結、下課
第六課 第三課時 欣賞《智斗》 京劇鑼鼓《急急風》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了解京劇藝術的特點和基本知識,感受京劇音樂的獨特表現力。
2、 通過學習京劇鑼鼓《急急風》訓練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加深對京劇鑼鼓表現力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京劇藝術和感受京劇唱腔的特有韻味。
難點:在京劇鑼鼓《急急風》演奏中能注意傾聽其它聲部,增強合作能力。
三、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智斗》片段、京劇《沙家浜》片段的錄像、《急急風》板譜、板鼓、大鑼、板鼓、小鑼、板鼓、鈸、板鼓、鑼鼓的圖片、京劇臉譜作品
四、教學過程
(一)、欣賞《智斗》
1、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在京劇音樂(無唱詞)觀看京劇臉譜。(可以是多媒體展示或美術課中的作品),使學生對京劇的唱腔和伴奏影響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聽過、見過?你聽過京劇嗎?知道哪些劇名?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可以簡單介紹京劇臉譜的種類及有關京劇的知識,了解京劇是中國的國戲。
2、揭示新課內容。
播放現代京劇《紅燈記》選段的錄像。
師:“誰知道這部京劇的片名?里面有哪些人物?”
教師簡單介紹京劇《沙家浜》的故事梗概。
3、播放《智斗》,感受這一片段中的人物形象。
師:你聽出這一片段里唱的是哪幾個人物?說說這幾個人物的形象及性格。
共產黨員 阿慶嫂
敵參謀長 刁德一
敵司令員 胡傳魁
分小組討論,各組派一名代表上臺說一說。
4、 次聽《智斗》,進一步感受京劇唱腔的特點。
師:請同學們邊聽邊隨錄音哼唱,說一說京劇在唱腔上的特點。
引導學生總結出一字多音的拖腔。
5、 請學生跟著教師試著唱其中的幾句,對京劇中運用的一字多音的拖腔,可以京劇唱詞的韻腳、咬字吐字與四聲運用等方面去幫助學生體會。
6、 分組分角色表演。
讓學生展開想象,以組為單位分角色表演,用動作或表情模仿劇中的人物表演。(可同時播放該段錄像,方便學生模仿。
(二)、學習京劇鑼鼓《急急風》
1、 導入
師:“同學們在剛才欣賞京劇《智斗》一段時,有沒有聽出京劇伴奏所用的是哪些樂器?”
學生討論交流。
2、認識京劇伴奏音樂中所用的幾樣打擊樂器。
(觀察圖片)板鼓、大鑼、小鑼、鈸簡單講解以下它們的演奏方法。
3、出示圖譜《急急風》,用累加法完成該練習。
認識不定數反復記號。
分聲部學習,單一的各聲部全班一起學,較熟練后將全班分成5組,兩聲部練習,例如:板鼓和大鑼、板鼓和小鑼、板鼓和鈸、板鼓和鑼鼓等經依次類推,然后逐步累加到三聲部、四聲部。在演奏中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其它聲部,自己調節與他人的聲部聲音和諧。
初學時可以均用擊掌代替,有條件的可以用打擊樂器分聲部演奏。
4、拓展活動:課后收集自己、父母或爺爺奶奶喜歡的京劇作品,帶到班上與同伴分享,進一步加深對京劇藝術的了解。
(三)、總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