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破綻、咕咚、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胖墩兒這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教法與學法
教法: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交流,讓學生經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學法: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等進行學習。采用讀一讀,劃一劃,說一說等形式使學生形成能力。
課前準備
課件,布置學生預習。
教學流程預設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1.猜人物---老師說,學生猜。
2.揭示課題
(1)22 人物描寫一組——《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生齊讀課題。
(2)教師質疑:讀了課題,你讀懂了什么?再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學生瀏覽并默讀,然后齊讀。
2.學生書寫“我會寫”的字——擻、扳、綻、咚。
三、初讀課文,感知方法
1.學生齊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說發現。
師:讀了課文,你發現作者是運用什么方法來描寫小嘎子和胖墩兒這兩個人物的?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并在旁邊做簡單批注。比一比,看看誰發現的方法多。
(2)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教師相機板書:
描寫方法:動作、語言、心理活動、外貌、神態
四、深入研讀,感悟形象
1.師生研討交流。
①“要不——摔跤。”
②“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學生圈畫重點詞,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交流。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學習,以掌握情況,并予以個別指導。)
3.全班交流匯報。教師相機點撥,相機出示相關句子。
4.欣賞《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電影視頻。
5.用簡潔的語言說說自己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胖墩兒?
五、板書小結,布置作業
1.板書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
(1)學生說。
(2)老師小結,相機出示“描寫人物小妙招”。
2.課后拓展
(1)小練筆:學習課文描寫人物的方法,寫一段話。
(2)推薦閱讀:《小兵張嘎》摘抄描寫人物的精彩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