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林中的樹
設計思路:根據大班幼兒好奇好探索的特點,所以我選擇生活中孩子們常見而又感興趣的大樹作為活動題材。讓幼兒通過一些自然物來測量大樹的粗細,通過教師準備的材料如卷尺、紙條、繩子,進行操作和探索發現結果,讓幼兒在操作探索中思考。
活動目標:
一、 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測量樹的粗細的方法,并能夠根據測量的結果進行排序。
二、 在測量活動中鼓勵幼兒互相幫助合作完成任務,讓幼兒體驗到伙伴間合作學習的樂趣。
活動重點:
重點是正確掌握用自然物測量樹木粗細的方法,以及對樹木進行排序。
活動難點:
掌握用繩子測量的方法。
活動準備:
提前創設了適合本次活動主題的環境:自制四棵粗細差異不太明顯的樹并標有1—4的序號;測量用的工具:卷尺、長紙條、繩子;每組一張測量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 播放音樂《郊游》,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扮演小司機做開車的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 課程主體:
(一)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說出這四棵大樹有哪些地方不同
教師:小朋友們看我們這里有幾棵大樹?它們有什么不同呢?
幼兒回答(有四棵大樹,它們有的粗有的細,它們身上的數字不同……)
教師:你們說這四棵大樹哪棵最粗哪課最細呢?
幼兒回答(三號大樹最粗,一號大樹最細。)
教師:你們是怎么發現的?
幼兒回答(用眼睛看出來的)
教師:有的小朋友說是用眼睛看出來的,老師告訴你們這種方法叫目測,可是在兩棵大樹粗細差距不明顯的時候這種方法就不實用了,那誰知道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測量大樹的粗細呢?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說出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測量。
教師講解每位幼兒想出的好辦法。引導幼兒說出用各種自然物去測量樹木。
(三)教師為幼兒準備幾種測量工具(卷尺、長紙條、繩子)還有記錄結果的筆和記錄表。
1.幼兒自主的去選擇測量工具,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己去探索和研究如何去使用自己手中的測量工具,并會把測量結果正確的記錄下來。
教師: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種測量大樹的工具,現在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測量工具,我們分組去進行測量,測量以后你們小組的幾名成員一起把測量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比一比幾號大樹最粗,幾號大樹第二粗,幾號大樹第三粗,幾號大樹最細。
2.注意讓幼兒在測量的同時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合作,體驗到伙伴間合作的樂趣。
(四)教師總結幼兒的測量結果。
教師:現在我來檢查一下看哪組小朋友測量后得出的結果是正確的。
三、 活動延伸:
教育幼兒要學會保護樹木。教師為幼兒提供測量工具,帶幼兒到戶外用學到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練習。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測量大樹的粗細,現在我們拿著自己的測量工具到外面去給我們幼兒園的每一棵大樹量一量,比一比哪棵大樹最粗,哪棵最細,好不好?(帶領幼兒去戶外進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