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風的秘密(11月3日上午)
據日本有關方面估計,從1945-1965年的二十年間,因地震、大火、干旱、洪水、風等造成的重大災害有48起,其中與風有關的就達二十多起。在美國,因風害每年平均有250人死亡,2500人受傷,財產損失的價值約為5億美元。
在有些高山和沙漠地帶,當大風狠狠地吹擊山里的巖層時,吹著吹著,即使是最堅硬的巖層,也會漸漸被吹酥而剝蝕下來了。
大風中裹挾著沙石,因此,它的破壞力格外地兇。這些飛沙走石跟著風一起沖撞,一路上摩擦著并且破壞著巖石,它會把巖石打得光溜溜的,或者是打成像蜂窩似的一個一個的凹洞或深坑。在山巖上常常會造成對穿的穴道。在沙漠附近的山地,人們往往可以看到許多稀奇古怪的巖石:有的象巨人,有的象一株筍,有的象蘑菇,這些也是風對巖石玩的把戲。
我國新疆克拉瑪依東北的烏爾禾地區有一座方圓數十公里的奇特的“古城”。只見這里城樓聳立,街巷縱橫,但是卻渺無人煙。其實它不是古城堡的遺址,它是大自然塑造的風蝕地貌,是風的杰作。所以,人們稱它為“風城”。大約距今一億多年前的早白堊紀,這里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當時氣候濕潤,植物茂盛。藍天中翱翔著翼龍,湖畔生活著克拉瑪依龍和烏爾禾劍龍,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隨著地殼長期緩慢地下陷,在湖沼中沉積了一套顆粒大小和疏密不一的砂泥質地層,由沙巖、泥板巖和砂頁巖組成。以后,地殼上升,湖水干涸,變成一望無際戈壁臺地,這就是“風城”的前身。臺地的位置,正對著進入準噶爾盆地的三大著名風口之一-老河口。在這里,經常會受到五、六級以上定向風的吹蝕,加之大陸性氣候所特有的暴雨;形成了無數的沖溝,加速了臺地的破壞過程。由于組成臺地的巖石性質不同,抗風化和風蝕的能力也不同,造成了差別侵蝕,使臺地變得支離破碎,高低不平,有呈針狀、錐狀、塔狀、蘑菇狀等,外貌奇特。
在風的長期作用下,一切較小的整個山蜂或山脈,也都能被它銷蝕掉。過去曾經有過高高的山岳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光禿禿的山崗了;而且,這些光禿禿的山崗,它們以后又會一步一步地被銷毀掉的。
山巖在被風破壞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沙粒和塵土。有的沙粒被水沖到河流中及海邊,有的則沉積在沙漠上,成為浮動的、容易飛揚的沙層--沙丘。塵土由于風力會升騰到3000-5000米高空,而后被吹到數千公里以外。這樣,塵土成天地保持在空氣中,造成了天空中的朦朧狀態。荒漠中的沙層,常常形成為對文化和人類進步的威脅。歷史上曾經記載了不少的先例,在風力作用下的流沙,掩埋了城鎮,甚至于大片的肥沃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