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玩稻草繩
設計意圖自然環境向幼兒展示了具體、形象、生動的內容,為培養幼兒的探索和認知興趣,掌握知識方法和獲得對周圍世界的感性認識,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眼下正是秋高氣爽,農民伯伯忙于秋收的季節。孩子們對田園的農作物既熟悉又陌生,有著強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農村的家長很少能在勞動之余和孩子進行知識的溝通。再加上農村幼兒園教玩具較欠缺,不能滿足全體幼兒的的需要。為此,我利用農村的鄉土資源稻草繩作為活動材料,為幼兒創造一個極好教育契機,通過創意活動,將孩子們的興趣內化,他們那種表面的對稻草繩的興趣無疑會轉化為對創意活動的主動參與,并為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進行表現和合作,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玩稻草繩的過程中進行創意建構,既能滿足幼兒展現自我的愿望,又能提高幼兒的創造力。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稻草玩具帶來的鄉土情感,促進幼兒基本動作的協調發展。
2.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大膽地表現和合作,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3.能與同伴協調,合作地進行游戲,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活動前豐富幼兒的稻草的知識,稻草繩每人一根,稻干若干,一段輕快的音樂。
活動重點:幼兒能夠大膽嘗試創造草繩的多種玩法。
活動難點:能與同伴合作嘗試利用草繩參與制作游戲材料并進行游戲。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跳草繩舞,激發興趣。
全體幼兒手持稻草繩進活動室,聽音樂跳草繩舞。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們來變一變,玩一玩稻草繩,看看誰玩得方法多。(反思:第一環節我直接利用草繩導入課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稻草繩的多種玩法
1.幼兒第一次自由探討用草繩的多種玩法。
師:請小朋友拿著草繩四散玩玩,玩得時候要注意安全。(幼兒自由玩時,教師個別指導,及時表揚玩得認真花樣新穎的幼兒。)
2.請個別幼兒示范玩法,讓其它幼兒學一學。
師:小朋友,你剛才把草繩變成了什么?是怎么玩得?(尾巴、跳繩、項鏈、數字6、9等。)
(反思:第二環節是本節課的基本部分,我讓幼兒拿著草繩有目的去玩,充分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想出多種玩法。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注重教師的示范作用。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在旁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幼兒探索過程的優缺點和遇到的困難,豐富幼兒的玩法,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幼兒第二次合作探索嘗試玩稻草繩
師:剛才小朋友用稻草變成了許多東西,有的變成當尾巴,有的變成當馬鞍等,想了這么多種玩法。剛才你們玩草繩是幾個人一起彎的(一個),其實草繩是可以和朋友一起玩,這樣可以變出更多好玩的,現在就請你們去找你們的好朋友一起合作玩草繩吧。(引導幼兒說出用許多根繩子可以變成長長的草梯)。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把草繩變成一條長長的梯子,在草梯上可以怎么玩?
(反思:第三環節我讓幼兒嘗試合作創造草繩的新穎玩法,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這一環節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當幼兒想出比較新穎的玩法,我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大膽創造想象更豐富的玩法,從而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四、游戲《跳格子》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和規則:⑴將草梯平鋪在地上,幼兒雙腳并攏從草梯一端跳到另一端。⑵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進行跳格子比賽。⑶先跳完人數者為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