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冰花(通用7篇)
凍冰花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觀察、感知氣溫情況變化的興趣。
2.引導幼兒感受冬天氣溫的變化,探索水的形態變化與氣溫的關系。
3.引導幼兒學習動手制作冰花、欣賞冰花,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礦泉水瓶、清水、細繩、花瓣、樹葉、小石頭等。
2.溫度計若干。
活動過程:
1.在天氣不是很冷的時候布置幼兒回家制作冰花后,請帶來冰花的幼兒
講講怎樣做的冰花,請沒帶冰花的幼兒講講為什么沒帶。讓幼兒知道天氣不太冷的時候室外是凍不出冰花的。
“你的冰花在哪里做成的?”(冰箱里)
“你為什么不放在院子里或房間里凍冰花”?
“為什么院子里、房間里凍不成冰花”?
(注:第一步先讓幼兒感知氣溫是否適合凍冰花,不急于關注冰花的造型
欣賞。)
2.請幼兒帶溫度計到幼兒園,認識溫度計后分別放在室內和室外,每天
觀察、記錄氣溫的變化。
3.在天氣寒冷時再布置幼兒凍一次冰花,要求幼兒在室外凍。請幼兒觀
察室外溫度到多少度時水會結冰。
4.觀看冰燈、冰雕的錄像、圖片,向幼兒介紹哈爾濱冰燈,為下一活動
《不同地方的冬季》做知識鋪墊。
凍冰花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層層遞進的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2、發展幼兒的多項思維,嘗試用多種取出冰中的玩具。
3、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冰的特性,并將操作結果進行記錄。
活動準備
1、ppt:雪晶
2、課件:圖片-冰掛
3、冰塊,筆、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謎語導入課題,引導幼兒回憶有關冰的經驗。
謎語:“遠看白亮亮,近看玻璃樣,越冷越堅強,遇熱淚汪汪。”
提問:冰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2.出示圖片:冰掛
引導幼兒觀察冰。
二、展開
1.出示里面凍著玩具的冰塊,引導幼兒討論取出冰中玩具的辦法。
(1)提問:小朋友看一看,冰里有什么?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取出冰中玩具呢?
(2)介紹工具和材料,引導幼兒討論取出冰中玩具的辦法并進行記錄,將記錄紙貼在記錄板上。
2.試一試取出冰中玩具,在操作中驗證自己的'猜想。
(1)幼兒根據自己設計的方法尋找材料和工具進行驗證,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適時幫助。
(2)引導幼兒試驗出辦法后,及時進行記錄。
3.交流討論,與同伴分享經驗。
提問:你是用什么辦法取出冰塊中的玩具的?為什么這種辦法能取出玩具?
小結:可以用熱水燙或太陽曬,使冰的的溫度升高,冰就會融化;
當用堅硬的物體敲擊冰時,冰就會碎,玩具也能取出。
4.再次實踐,探索比較更快取出玩具的方法。
請小朋友再去試一試,怎樣才能快速的取出冰中的玩具?
(2)提問:哪種方法最快?哪種方法使冰融化的最快?為什么?
(3)小結:用小錘子敲擊冰塊,用的力量大,冰塊就碎的快,玩具就能很快取出;
冰吸收的熱量越大,溫度升的越快,融化的也會越快。
5.欣賞:雪晶
三、結束
組織幼兒戶外尋找冰。
凍冰花 篇3
一、預設目標
。ㄒ唬
1、知道水凝固成的外形變化。
2、培養欣賞與分享的能力。
。ǘ┱掀渌悄
1.語言智能:大膽講述。
2.人際智能:學會與他人合作。
二、活動資源
冰塊、淺盤、烤盤、保鮮盒等各種容器、彩色和毛線、各種葉子、果實或小石頭。
三、示例活動
(一)引起動機:
1、教室拿出一個冰塊,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并讓幼兒說一說看有什么感覺。
2、拿出事先做好的冰凍花,吸引幼兒的注意。
。ǘ┱n堂活動之一:
1、教室先示范一次如何制作凍冰花。
2、教室引導幼兒在淺盤、保險盒等各種形狀的容器力倒水。
3、請幼兒將各種葉子、石頭、果實、毛線等丟失到水中。
4、教室帶領幼兒將這些容器放到戶外去結凍。
。ㄈ┱n堂活動之二:
1、拿出結冰時間不同的水,讓幼兒觀察。
2、如果外面已經結冰,可以帶幼兒到外面觀察大地結冰的景色。
3、跟幼兒講解水會因為天氣變冷,而逐漸結冰。
4、讓幼兒感覺水與冰的不同之處,如溫度、形狀等。
。ㄋ模┱n堂活動之三:
1、當凍冰花完成后,讓幼兒互相欣賞對方的作品。
2、教室將幼兒制作好的冰花懸掛在室外進行展覽。
3、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凍冰花看起來像什么。
四、重點、難點
。ㄒ唬┲攸c:1、知道水凝固成的外形變化。
2、培養欣賞與分享的能力。
難點:培養欣賞與分享的能力。
(二)此活動可以采用描述法、表演法。
五、活動觀察與評價
幼兒姓名:
各關鍵能力
表現突出
表現較好
表現一般
備注
觀察能力
能夠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
凍冰花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結冰的自然現象,感知冰的特性與變化。
2.選擇材料,體驗冰花的制作過程。
活動準備:
粉筆每人一支,吸管每人一根。
活動過程:
一、尋找結冰現象,感知冰的特征。
1.帶幼兒到戶外尋找,并說說看到什么地方結冰了,冰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和幼兒一起從冰箱里取出自制的冰塊,每人一塊。
師:昨天我們在瓶蓋上放了一些水,看一看,現在變成什么樣子了?
師:摸一摸,按一按。冰塊摸上去和按上去有什么感覺?
師:把冰塊從容器中取出,透過冰塊看一看,發現了什么?(豐富詞:透明)
師:水為什么會結成冰塊呢?
小結:冰是冷冷的、硬硬的、滑滑的、透明的。氣溫很低的時候,水會結成冰。
二、做小實驗,發現冰的變化。
1.實驗一:冰塊上的洞洞。
請幼兒常識用吸管對準冰塊的某一點連續吹,并說說自己的發現。
啟發幼兒用習慣吹自己的手心,并討論:為什么習慣訥訥感打洞呢?
2.實驗二:冰塊不見了。
用手搓一搓冰塊,發現冰塊不斷變小?匆豢,自己手上有什么呢?水是從哪兒來的呢?等冰塊完全融化后,引導幼兒討論:手上的冰塊到哪兒去了?
看看場地上的冰塊融化后遺留的水漬,用粉筆將水漬勾畫出輪廓,說說像什么。
教師:冰塊為什么會融化?冰塊融化后變成什么了?
三、自主閱讀步驟圖,制作凍冰花。
閱讀幼兒用書中制作冰花的步驟圖,了解凍冰花的方法。根據幼兒對步驟圖的理解,教師常識做一個冰花,看其理解對不對。幼兒自選喜歡的容器和顏色,在教師幫助下自制漂亮的冰花。
凍冰花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向日葵的生長過程,對植物生長變化感興趣。
2、觀察感知向日葵的形狀、色彩、大小等特征,了解向日葵種子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3、對身邊的動植物感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初步的按變化排序經驗。了解平時吃的葵花籽是向日葵的種子。
2、物質準備:有關向日葵的視頻3、教育掛圖《領域活動、科學、向日葵》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謎語:身體長又長,開花黃又黃,臉蛋像太陽,籽香又香。(謎底:向日葵)
二、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圖片(用葵花籽制作的食品和工藝品等)
三、引導幼兒觀看有關向日葵的視頻,了解向日葵的生長過程。
1、出示教育掛圖《向日葵》,引導幼兒了解向日葵的形狀、色彩和朝陽的特性。
2、出示《向日葵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了解向日葵的生長過程。
B、提問:你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向日葵是怎樣長大的呢?
四、品嘗用向日葵種子制作的食品,感知向日葵與人們的關系。
2、幼兒與教師一起品嘗用葵花子制作的食品,邊品嘗邊交流食品的味道。
3、討論:向日葵種子做得食品可以吃,向日葵的種子還能做什么?
五、種植與記錄
六、活動延伸:引導幼兒種植葵花籽。
凍冰花 篇6
材料準備:
小碗、棉線、亮光紙紙屑、水。
制作方法:
。1)在小碗中放人亮光紙紙屑,并倒滿水。
。2)將棉線的一頭放入小碗中,另一頭露在碗外面。
。3)將小碗放入冰箱冷凍(如果是冬季,最好放在室外自然冷凍)。
。4)凍好后,把冰花提出來即可。
實驗操作:
(1)把凍好的冰花掛在樹枝或者陽臺上,請幼兒一起欣賞。
(2)讓幼兒到戶外把冰花放在地上拉著玩,摩擦產生的熱量會使冰融化,在地面上留下一條水痕。
指導建議:
●在制作和操作冰花的過程中,幫助幼兒體驗水遇冷凝結成冰、冰遇熱又化成水的過程。
●提醒幼兒在選擇紙屑做冰花時,要選擇不怕水的紙。
●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拓展與替代:
◆鼓勵幼兒選擇各種漂亮的紙或者小玩具、花瓣等材料,將它們放入碗中凍冰花;也可以讓幼兒在水中加入各色顏料,看誰的冰花最漂亮;還可以讓幼兒選擇不同形狀的容器,凍不同形狀的冰花(球狀、三角狀等)。
◆和幼兒一起觀察冬季路面結的冰、屋檐上凍出的冰凌以及霧凇,進一步感受水遇冷結冰的現象。
科學小知識:
凍冰花的過程就是水遇冷結成冰的過程,如果我們選擇不同形狀的容器,會出現不同形狀的冰花。
霧凇,俗稱樹掛,是北方冬季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一種冰雪美景。它是由于空氣中溫度低于零度卻沒有凍結的霧滴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結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顆粒狀結構沉積物。霧凇現象在我國北方很普遍,在南方高山地區也很常見,只要霧中有冷卻的水滴,并達到一定溫度就可形成。
活動反思:
抓住冬天這一很好的季節教育時機,和孩子們一起制作凍冰花,感受冬天氣溫的變化,探索水的形態變化與氣溫的關系。讓幼兒知道天氣不太冷的時候室外是凍不出冰花的。一個簡單的凍冰花制作給幼兒帶來了莫大的快樂。雖然凍冰花的制作過程很簡單,但由孩子親手來制作,體會制作過程的快樂這才是活動最根本的目的。
科學意圖:
學習科學有利于幼兒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發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開發創造他們的潛能。
凍冰花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層層遞進的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2、發展幼兒的多項思維,嘗試用多種 取出冰中的玩具。
3、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冰的特性,并將操作結果進行記錄。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與同伴合作進行的搭建游戲。
活動準備
1、ppt:雪晶
2、課件:圖片-冰掛
3、冰塊,筆、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謎語導入課題,引導幼兒回憶有關冰的經驗。
謎語:“遠看白亮亮,近看玻璃樣,越冷越堅強,遇熱淚汪汪!
提問:冰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2.出示圖片:冰掛
引導幼兒觀察冰。
二、展開
1.出示里面凍著玩具的冰塊,引導幼兒討論取出冰中玩具的辦法。
(1)提問:小朋友看一看,冰里有什么?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取出冰中玩具呢?
(2)介紹工具和材料,引導幼兒討論取出冰中玩具的辦法并進行記錄,將記錄紙貼在記錄板上。
2.試一試取出冰中玩具,在操作中驗證自己的猜想。
(1)幼兒根據自己設計的方法尋找材料和工具進行驗證,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適時幫助。
(2)引導幼兒試驗出辦法后,及時進行記錄。
3.交流討論,與同伴分享經驗。
提問:你是用什么辦法取出冰塊中的玩具的?為什么這種辦法能取出玩具?
小結:可以用熱水燙或太陽曬,使冰的的溫度升高,冰就會融化;
當用堅硬的物體敲擊冰時,冰就會碎,玩具也能取出。
4.再次實踐,探索比較更快取出玩具的方法。
請小朋友再去試一試,怎樣才能快速的'取出冰中的玩具?
(2)提問:哪種方法最快?哪種方法使冰融化的最快?為什么?
(3)小結:用小錘子敲擊冰塊,用的力量大,冰塊就碎的快,玩具就能很快取出;
冰吸收的熱量越大,溫度升的越快,融化的也會越快。
5.欣賞:雪晶
三、結束
組織幼兒戶外尋找冰。
小百科: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小冰晶。水蒸氣在平滑表面凝結成冰片,似無數花朵鑲嵌而成,故稱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