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蓋高樓(精選2篇)
大班科學活動:蓋高樓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紙筒是站立紙中最受力的,并探索紙筒的粗細與承受積木數量間的關系。
2、積極猜測、討論,表達自己在探索中的發現。
3、在科學操作活動中,能學習商量,耐心、細致友好地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長條形白紙、固體膠。
2、每組一籃積木、鉛筆、記錄表。
3、粗細紙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實驗探索:讓紙站起來
1、師:你有辦法讓這張紙站起來嗎?請你試一試,桌上的固體膠你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2、幼兒自由操作,嘗試讓紙站起來
3、探索后交流:你的紙是怎么站起來的?(重點認識紙筒)
二、感受紙筒是站立紙中最受力的
1、師:站立的紙放上積木會怎么樣呢?哪個站立的紙最厲害呢?
2、幼兒操作,師作巡回指導
3、師講評,請幼兒交流操作后結果。
三、探索粗細紙筒與承受積木數量間的關系。
1、師:看,這兩個紙筒有什么不同?(粗細不同)哪種紙筒力量大,你知道嗎?
2、動手試一試。
3、交代操作要求
4、請個別幼兒上臺操作實驗
5、三個幼兒商量分工合作,分組分工合作蓋高樓
6、幼兒合作蓋高樓,師作巡回指導
7、實驗后交流,分析記錄表,幼兒表達實驗的結果和發現
四、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時間繼續制作發現
大班科學活動:蓋高樓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紙筒的粗細與承受積木數量間的關系。
2、鼓勵幼兒積極猜測、討論,表達自己在探索中的發現。
3、在科學操作活動中,能耐心、細致地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操作1:人手一張長條形的白紙;
操作2:兩人合作,各長短不一的白紙一張。
2、膠水,記錄表,鉛筆,積木。
活動過程:
一、怎樣讓紙站立。
1、提出問題:
師:我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的紙,你有辦法讓這張紙站穩在桌上嗎?
2、幼兒自己探索。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4、肯定和表揚小朋友好的方法。
5、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自己的方法:將紙制作成紙筒。
二、制作紙筒,發現紙筒的粗細與紙的長度的關系。
1、師:我們也來制作一個可以站立的紙筒吧,請小朋友看看虛線部分的邊表示什么意思?
2、幼兒:是卷起來后涂膠水的地方。
3、師: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張,制作紙筒,做好后讓它站立在桌上。
4、幼兒制作。
5、提問:你們有沒有發現,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紙筒粗,有的小朋友的紙筒細?
6、引導幼兒發現紙筒的粗細與長度有關。
三、蓋高樓。
1、師:我們一起來玩蓋高樓的游戲吧,把積木一塊一塊放在紙筒上,怎樣放才能放得又多又穩?
2、輕拿輕放積木,注意不碰撞自己和別人的積木。
3、出示記錄表:不同粗細的紙筒到能能放幾塊積木呢?我們兩個孩子合作實驗,把結果記錄在這張記錄表里。
4、記錄方法:放一塊數一塊,邊放邊數,當積木倒掉的時候,數到幾就把它記錄下來。
5、幼兒兩人合作,教師巡回指導。
6、介紹結果。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結果。
7、分析記錄表。
聽著這么多小朋友的記錄結果,你發現了記錄表上的秘密了嗎?
8、紙筒越粗,積木放的越多。
四、延伸活動。
出示兩個粗細一樣,高低不同的紙筒。
師:如果是同樣粗的紙筒,高低不同,哪個放的積木會更多呢,我們到活動區再去試一試,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