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務工作計劃
第二學期幼兒園
一、情況分析
(一)基本情況:
1、辦園規模:班級設置與上學期一樣,共有17個班級,總部6個班,分部11個班。本學期全園幼兒人數較上學期減少兩名(分部轉出),全園幼兒人數為622名,其中總部為 227 名,分部為 395 名。小班幼兒人數為215名,總部74名,分部141名;中班幼兒人數為195名,總部78名,分部117名,大班幼兒人數為212名,總部75名,分部137名,每班人員配備、設備配置齊全。
2、隊伍情況:本學期的師資情況跟上學期基本一樣,只是產假的老師陸續歸隊,根據需要部分崗位有所調整,保健專業畢業的周菁老師回到保健管理崗位,加強了保健管理的力度。本學期非編人員總數為40人,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已逐步完善了非編用工的規范性,招聘年輕廚師替換退休返聘人員,并擴招了兩名保育員。現共有非編教師9名,保育員崗位 18位,總部 6 名,分部 12 名,根據幼兒園評聘分離制度,本學期聘任高級保育員崗位7人,中級崗位8人,初級崗位7人。兩部營養員崗位 8 人,總部 3 名,分部 5 名 。掌勺人員3名,總部1名,分部2名,2名持廚師中級證書、1名持廚師初級證書。保潔人員2名,總、分部各1名。
(二)發展優勢:
1、在上學期工作的磨合過程中,班子成員之間建立起了信任與合作的良好工作作風,這是非常有利于幼兒園后續發展的。
2、幼兒園分層管理網絡初步建立,各條線管理日趨規范。條線管理者明確自身的管理職責和工作內容,建立健全了月考核與學期考核的規范程序,后勤層面建立了評聘分離制度,根據學期考核成績聘任高級崗位,形成了良性競爭機制。
3、新手管理者適應崗位、進步明顯。新手副園長經過一個學期的磨練,基本適應了業務管理崗位,了解并能獨立開展各項業務工作。教研組長的隊伍逐步穩定,在老組長和業務園長的帶領下,新手組長能適應管理崗位,責任意識強,并能有序地開展教研組工作。
4、保健管理職責分明,管理程序規范科學,管理成效良好展現。上學期加強了保健管理力度,增加了保健管理輔助人員兩名,加強了實踐指導,進一步規范了保育員日常清潔消毒工作的規范到位,更推進了保教配合的有效落實。
5、加強課程管理,規范共同性課程實施。通過建立課程實施監控制度與月幼兒發展測評制度,進一步規范共同性課程的實施;通過課程組的備課與教研實踐課的研討,推進共同性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三)存在問題:
1、中層管理者的管理意識與能力有待提升。雖然分層管理網絡已建立、分層管理的職責已明確,但是管理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夠,管理中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2、對共同性課程實施的有效性有待提升。教師對解讀新教材的能力與解讀本班幼兒的經驗水平等有待提升,教學活動設計、組織能力、師幼互動的有效性等有待進一步提高。
3、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因病假、產假教師多,教師整體團隊的梯隊發展有待加強,需要探索各個梯隊建設的有效抓手,以此激發教師自我發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力投入松江區文明城區的創建工作,踐行“減負增效、整合優效”的管理思想,以幼兒發展評價督導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幼兒園四年事業發展規劃,開展適合本園教師發展的園本培訓,提升教師的整體素養,確保幼兒園穩中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