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小結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主要含括了健康、科學、社會、藝術及語言五大領域的校內實踐及校外實習。該課程組成員在課程負責人的帶領下,在~xx年度期間,課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包括:各領域逐漸調整現有教材,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完善學習評價制度,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豐富學習參考資料,多途徑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豐富了網站內容等。此外,五大領域也進行了各自的改革,并初現成效。但課程組并不滿足于現狀,在~xx年度中,課程組成員在課程負責人的帶領下,繼續致力于課程的建設,本學年課程建設主要涉及下列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課程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結合教研活動,提高學生以幼兒教育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
結合學生的教育見實習,我們進行了對我校實習生及畢業生的追蹤調查,主要通過訪談的形式向幼兒園園長、教師了解我校實習生、畢業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不足及優勢,以此為基礎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更新,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保證所培養的學生能依據幼兒園的實際需要組織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在上一學年的追蹤調查中,很多幼兒園園長及教師反饋:我校畢業生實際操作能力較強,但卻往往無法用理論來解釋自己的實際操作,即理論水平還有待加強。此外,五大領域教師在各自領域的教學中也發現,以往較重視讓學生通過案例積累相關經驗,以模仿學習為主,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略有不足。因此,該如何在保障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其理論水平,提高其分析能力就成為了這一學年教師們所要研究的問題。
為彌補學生能力的不足,各領域對自身的教學內容做了一些補充,增加了一些理論內容。此外,課程組成員還主要研究了該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為此,各領域開展了教學觀摩交流活動。
為了給課程組成員提供討論的平臺,各領域教師爭相組織了觀摩活動。科學領域組織了活動《序數》,健康領域組織了活動《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策略》,藝術領域組織了活動《打擊樂活動指揮》,社會領域組織了活動《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方法》、《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評析》,課程負責人組織了活動《幼兒園教育活動過程中的心理傷害》等,以這些觀摩課為平臺,教師們探討了如何在保障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其分析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課程組成員經歷了說課、看課、評課與交流活動,教師有了初步的共識:在案例呈現進行共同討論分析后,結合大家提出的問題邊觀看教學活動邊思考,然后對活動實況進行交流,共同對活動過程進行診斷與分析,以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此外,采用了文本案例與活動實況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將理論學習的內容諸如“如何讓幼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進行探究性活動,直觀具體地通過活動來理解理論,做到了理論學習與感性經驗結合。
對于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五大領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均強調:教師不僅僅是幼兒活動的指導者,更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為幼兒的學習活動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并適時對幼兒加以引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觀點,我們先讓學生觀看幼兒園教學錄像,然后讓學生討論,錄像中的教師是如何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如何為幼兒的學習活動創造條件等,教師再就此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歸納,以加深學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