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小結
二、各領域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改革
在本門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各領域還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了具有本領域特色的教育嘗試、改革。
(一)健康領域
1.結合其它領域的教學,調整幼兒園心理健康教學內容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健康領域的教學內容與其他領域,尤其是社會領域的教學內容有所重疊。如心理健康這一內容包含在健康教育每一方面的內容中,同時也是社會領域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為此,健康領域與社會領域進行了溝通,由于社會領域在五大領域中所設置的教學時間是最少的,平均每班每個學期的總課時為30節。而社會領域的內容是學生之前較為陌生的,因此,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理解與幼兒園社會教育有關的概念、觀點,這無疑縮小了學生實踐的時間。因此,對于心理健康這一部分,社會領域只能簡略地提及,而把它作為健康領域的教學內容之一。
在原有的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塊內容只是滲透在其他內容中,并未單獨列出。就目前而言,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上,部分幼兒園往往偏重于心理行為問題的矯正、情緒的表達與宣泄,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被認為地縮小化;很多幼兒教師步入誤區,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就是上“心理健康教育課”,而對幼兒一日活動中所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關注甚少,使心理健康教育難以持之以恒;在日常的教育活動過程中,部分教師卻過于偏重人為情境的創設等。為了使學生能適應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健康領域對心理健康這一內容進行了調整,把它作為獨立的一部分單獨列出,并豐富了教學內容,重點突出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途徑、方法等。
2.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調整了幼兒園健康教育評價的內容
對于幼兒園健康教育評價,原有教材是簡單提及教育評價的概念、幼兒健康教育評價的一般步驟、指標及方法、幼兒健康教育評價模式等。由于理論性較強,且針對性不足,導致學生對這一章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此外,在我校畢業生、實習生的追蹤調查中得到幼兒園領導及教師的反饋:我校實習生、畢業生對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進行評價的能力較為不足。因此,在這一學年中,健康領域對幼兒園健康教育評價這一章的內容重新進行了調整。主要突出了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評價、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評價及區域體育活動的評價內容。調整后的內容不再空泛而模糊,而是直接指向對活動的具體評價方法。如體育活動中練習密度的測定、體育活動中運動負荷的測定等等,旨在讓學生能運用理論知識對幼兒園具體的健康教育活動進行評價。
(二)語言領域
自xx年以來,幼兒園語言領域教學選用的教材是周兢、余珍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出版的《幼兒園語言教育》。在教案的編寫上,幼兒園語言領域項目組堅持常編常新,充分利用帶隊實習期間在幼兒園收集的大量案例、錄像,利用開會、網絡等收集的語言領域的相關資料,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力求做到教案操作性強,案例豐富,貼近全國幼兒園語言領域教學實踐,為我校培養實踐性人才。
在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教學中,堅持課堂與幼兒園相結合,教師、學生與幼兒教師之間多向互動,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具體做法是:教師在具體活動設計的教學中,鼓勵、帶領學生深入幼兒園,觀摩幼兒教師組織的各種類型的語言活動,現場向一線教師學習,使學生在實踐觀摩中更好的理解課堂知識,同時也更好的把課堂知識運用于實踐。如在幼兒園講述活動設計的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觀摩幼兒教師組織的中班講述活動“好玩的盒子”。通過活動觀摩,三方共同交流、反思,使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實踐能力也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