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小結
(二)完善課外練習制度,滿足學生幼兒教育實踐的需要
就目前而言,健康、語言、科學、藝術每周均安排了3課時,但依據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課堂實踐機會較為有限。因此,如何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完善學生課堂外的自我學習及練習制度是我們在~這一學年中所關注的問題之一。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這一課程設計以理論為指導,突出實踐教學,強化幼兒園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課時量而導致學生實踐練習時間不夠時,各領域教師都關注到了這一點,我們進行了初步的嘗試,以完善課外練習制度。五大領域均要求學生成立了學習小組,每組6至8人,每組均設一小組長。教師會結合具體的教學給學習小組布置相關的課外練習任務。如當上到幼兒園體育游戲的組織時,教師會讓每個學習小組選擇一份體育游戲教案,由小組長帶領學習小組成員在課后依據教案組織活動。在下一次的課堂中,教師會抽出一點時間讓每組隨機抽出一人代表本組組織游戲,教師會就此進行點評。該生的分數直接代表了本組所有人的分數。旨在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也希望能起到以強帶弱的作用。另外,也能彌補了學生課堂練習的不足。
(三)完善教育見習制度,提高學生幼兒教育實際操作能力
幼兒園教育見實習活動一直是我校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一種手段而備受關注。在本學年中,我們對學生的教育見習安排與上學年基本相同,突出《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的教學與學生的幼兒園見實習活動的緊密聯(lián)系。我們的學生每學期至少有一周的集中見習活動,每周還有半天至一天的見習活動,最后一個學期還有畢業(yè)實習活動。雖然我們已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育見習的質量,但還未能通過教育見習使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有更長足的提高。因此,在~xx年度中,如何充分發(fā)揮教育見習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我校學生以理論指導實踐活動的能力成為了本年度課程組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
在以往的安排中,五大領域的教學往往并未能密切地結合教育見實習開展,主要表現(xiàn)在:以往學生在上五大領域教法課時,大多是用同學們扮演孩子,模擬試教。但由于教學對象的特殊性,至實習期間,學生才發(fā)現(xiàn),用同學扮演孩子進行的模擬試教與用幼兒進行的教學效果相差甚遠。由于用同學扮演孩子進行試教,無法鍛煉學生處理教學中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導致實習生們對教學活動有畏難心理,并過多地依賴于教案,教學的效果不太理想。于是,在這一學年中,我們嘗試增設了學科實習期。具體的做法是:與五大領域的上課同步,把學生每周一天或半天的見習改成“學科見實習期”。當學生設計好教學活動后,即可拿著自己設計的教學活動到幼兒園去組織活動。由于實習指導教師的精力有限,教師可以委托幼兒園班級教師進行指導,當學生組織活動后,請幼兒園班級教師就活動進行評價及提出修改意見。如此一來,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教案設計的適應性,提高自己設計教案及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我校嘗試每周一天或半天的見習安排后,雖然增加了學生實踐的機會,但由于學生目的性不強,很多學生在見習過程中往往是胡亂看,收效不大。為了提高見習的質量,為此我們強化了學生見習的團體合作意識。即以組為單位進行見習,本組的見習成績即代表了組內所有人的成績。指導教師會提前告知本周見習的主題,如“班級如何培養(yǎng)常規(guī)”、“教師如何指導幼兒參與墻面布置”等,讓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在見習后討論,并進行歸納。此外,我們嘗試了每半月由見習指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經驗交流會。在會上,讓各見習組闡述自己圍繞見習主題的討論結果,并請大家和指導教師一起就其中的問題或爭論點進行討論,最后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形成建議,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