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游戲:找小貓
一、教材分析:小花貓是幼兒最常見的一種動物,小班的孩子又特別愛玩躲貓貓的游戲,通過《找小貓》的音樂游戲讓幼兒既模仿了小貓的動作又在游戲中體驗到了快樂。選擇《快樂星貓》歌曲導入,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大膽創作自己眼中的小貓形象,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整個游戲幼兒和老師共同參與,共同探索,體現了師幼的平等和濃濃的親情。二、目標預設:1.模仿小貓的動作,敢于大膽表演自己喜歡的動作。2.樂于參加音樂游戲活動,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三、重點與難點:敢于大膽表演自己喜歡的動作,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四、設計理念:《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到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養成敢于嘗試、樂于創造的學習品質。藝術領域建議尊重幼兒在欣賞藝術作品時的即興模仿,不做過多干預或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所以在《找小貓》的音樂游戲中,沒有固定的動作要求,沒有一層不變的行為方式,強調了幼兒的自主性。五、設計思路:1.音樂導入,激發幼兒的表演欲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保持持久興趣,能激勵幼兒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動畫片《快樂星貓》的主題曲是一首幼兒熟知的音樂,而且對于小班幼兒而言節奏不是很快,易懂易表演,能讓幼兒有表演欲有成就感。2.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 這個環節不設定固定的動作要求,能讓幼兒自由發揮,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這樣幼兒就敢大膽發言,大膽創新,大膽演繹。3.參與《找小貓》的音樂游戲不管是輕松的學還是有目的的教,幼兒最喜歡的還是游戲,所以把這一有規則的游戲環節放在這里,讓幼兒在輕松的過程中感受藝術作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演繹藝術作品,和老師、同伴友好的、快樂的游戲,并且達到活動的目標。六、教學過程:1.音樂導入,激起幼兒的興趣,愿意參與游戲。播放《快樂星貓》主題曲的剪輯歌曲,教師隨音樂做動作,幼兒模仿“大貓”(老師)的動作并感受小貓咪的自豪與快樂。(我是一只貓快樂的星貓 周圍冒氣泡 音樂的符號 我是一只貓 帶給你熱鬧 一起來舞蹈 你快樂就好 我的身體搖搖 嘴巴翹翹 我是快樂星貓 不睡懶覺身邊陽光圍繞 聞到快樂的味道一起大聲叫 喵 喵 喵)重復一遍。2.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貓的特點,愿意做一只特別的小貓。教師表揚活動中有“個性”的小貓,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行走,讓幼兒有意識的融入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當成一只真正的小貓。(教師有節奏的念歌詞:許多小花貓,喵嗚喵嗚叫,我們大家真高興,來和媽媽做游戲,找個地方躲躲好,媽媽快來找)3.介紹音樂游戲《找小貓》的規則,讓幼兒傾聽音樂玩游戲。①第一段音樂響起時,幼兒自由行走。當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媽媽快來找”時,停下動作找個地方藏起來。②第二段音樂,貓媽媽邊做動作邊找小貓,被找到的小貓坐到椅子上休息。③音樂結束后,貓媽媽問“沒找到的小貓在哪里”時,小貓一邊喵嗚喵嗚地叫,一邊爬到貓媽媽身邊。(重復游戲一次,個別幼兒做貓媽媽)4.活動結束,動員幼兒與家長共同游戲。請幼兒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分享游戲的快樂,讓家長和孩子共同游戲,體驗親子活動帶來的非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