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色的花》教學反思
《彩虹色的花》描述的是一個溫柔細膩的故事:一朵彩虹色的花把花瓣用來幫助有困難的小動物,最后自己被覆蓋在白雪下。我在活動開展前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包括制作教具、熟悉教材等。活動開展的比較順利,但是發現的問題也不少。
在教具的制作上,我還是比較用心的,但是我沒有考慮到花瓣的大小。由于花瓣有點大了,送花瓣的地方又有點小,所以導致有的幼兒的花瓣不能貼到黑板上。我應該將花瓣控制在比較理想的大小上,并且事先自己嘗試下,完善每個細節。 “送花瓣”這個環節的秩序稍顯混亂,需要再推敲一下。可以讓不同顏色的花瓣分別送上來,比如說先請紅色的花瓣送到相應的小動物身邊。我應該將要求講清楚之后,再讓孩子們有秩序地邊說邊送,讓幼兒隨時隨地都有遵守秩序的意識。在創編的環節上,我處理的也不太好。通過前面的三個小故事,憑空讓幼兒創編可能有些困難。應該讓幼兒有一個切入點,比如說出示后面的小動物,再讓幼兒討論,可能得到的效果會更好。如果是通過花瓣進行創編,可以讓每位孩子拿到剩下的兩個顏色,然后讓幼兒思考:你拿到這片花瓣會幫助誰?將創編和送花瓣兩個活動結合在一起,不但讓活動的遞進性更明顯,也有利于幼兒創編和想象能力的提高。
通過這次活動,我收獲了平時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回應,可能就是有意義的評價。同時我還了解到繪本不是簡單的看圖說話,繪本中要讀的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繪本需要教師引導孩子們觀察畫面,讓孩子學會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