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活動《老母雞》引發的思考和實踐
我的方法:我一邊手指圖譜一遍和幼兒一起念歌詞,幫助幼兒記憶。
(2)關鍵提問:如果加上老母雞捉蟲、生蛋的動作就更像一只老母雞了。
幼兒表現:孩子們一遍念一遍做動作增加了難度,但由于本首歌曲內容比較簡單,孩子們基本上都能邊念邊做動作,孩子們做著老母雞捉蟲生蛋的動作。
我的方法:我和孩子們一起一邊念一邊做動作,帶領孩子們做著老母雞的各種動作。
4、跟音樂,初步學唱歌曲
(1)完整跟著音樂,學唱歌曲
教師:老母雞可愛聽歌了,我們用好聽的聲音唱給老母雞聽聽吧。
幼兒表現:孩子們一起跟著音樂快樂的做著老母雞捉蟲子、生蛋的動作,唱到“咕咕噠“孩子們馬上蹲下做著生蛋的樣子。
我的方法:對有些動作做的比較像老母雞和唱的比較好聽的孩子及時的給予表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2)難句重復練唱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唱得真像一只老母雞,可是嚴老師有一句話聽的不是很清楚“會捉蟲兒會生蛋”,你們把這句話再唱給我聽聽吧。
幼兒表現:孩子們跟著音樂重點學唱“會捉蟲兒會生蛋”,通過兩遍地學唱孩子們能準確咬準“會捉蟲、會生蛋”的發音。
我的方法:通過一次完整的學唱,我發現孩子們對于老母雞“會捉蟲、會生蛋”的本領唱的不是很清楚。所以我抓住本次活動的難點,讓孩子們反復學唱這句話,讓孩子們咬準“會捉蟲、會生蛋”的發音。
(四) 情景游戲,表現歌曲
1、跟著音樂第一次做老母雞
關鍵提問:老母雞在哪兒生蛋的呀?
幼兒表現:對于老母雞在哪里生蛋,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在窩里。”在表演唱的時,有一個孩子沒有找到自己的草窩,后來經過提醒終于找到。在唱到最后一句“咕咕噠”時,由于節奏很快孩子們蹲下去后來不及起來,需要多蹲一會。
我的方法:當我發現有一個孩子沒有找到“草窩”時,我馬上進行提醒,幫助幼兒找到了自己的窩。在第一次游戲時,我發現唱到最后一句“:咕咕噠”時,孩子們蹲下去來不起起來,所以我設想可以讓孩子們蹲下去后,再蹲一會然后聽著間奏慢慢起來。
2、放松游戲(孩子們聽著音樂跟著我這只老母雞出去吃蟲、散步)
關鍵提問:老母雞生蛋的時候心情怎么樣?怎樣來 表現老母雞快樂的樣子?
幼兒表現:小母雞們跟著老母雞一起出去吃蟲、散步。吃飽后,老母雞問小母雞們:“母雞生蛋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孩子們回答:“很開心。”怎樣說明你很開心呢?孩子說:“臉上笑瞇瞇就是很開心。我繼續問:“用什么動作可以變現老母雞生蛋很開心呢?孩子們說:“抖抖羽毛、點點頭、跳一跳、拍拍手。
我的方法:為了體現目標中的體會老母雞生蛋的歡快情緒,當一個孩子說到快樂的動作時,我讓每個孩子做做這個快樂的動作,如一起抖抖羽毛、一起點點頭、一起跳一跳,嘴里說著生蛋咯。讓孩子們充分體會到老母雞生蛋歡快的情緒。
3、跟著音樂第二次做老母雞
教師:老母雞又要生蛋了,這次我們要把老母雞生蛋快樂的樣子表現出來。
幼兒表現:第二次游戲,孩子們對于歌曲的內容已經非常的了解,對于老母雞捉蟲、生蛋的本領動作都做的很到位,但是對于表現老母雞很快樂的樣子,孩子們還只是一味的模仿我的動作。在間奏部分我提醒孩子們可以自己隨意表現老母雞生蛋快樂的樣子。第二遍游戲時,大多數孩子都用自己的動作表現出老母雞生蛋快樂的樣子了,有的抖抖羽毛、有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