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活動《老母雞》引發的思考和實踐
(五)延伸部分
關鍵提問:母雞們看這是什么?(蛋)你們找找你們有沒有生出蛋來?
幼兒表現:孩子們高興的在自己的窩里找自己生的蛋,高興的說;“我也生出蛋來啦!”
我的方法:聽到孩子們都很高興的說自己也生出蛋來了,我就和孩子們說一起到草地上去孵蛋啦,孩子們高興的跟我來到了草地。
五、活動效果
整個活動,孩子們都沉浸在老母雞生蛋的快樂情緒中,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都不錯,基本上都已學會唱,尤其是難點的突破,部分幼兒能根據圖譜發出母雞的叫聲。孩子們在做游戲時,都很快樂的跟著音樂做著老母雞捉蟲生蛋的動作,并且當唱到最后一句“咕咕噠”時,需要孩子們用跳音來唱,表現老母雞生蛋快樂的情緒,大部分孩子能唱出跳音的感覺,并最后用各種快樂的動作表現老母雞生蛋快樂的情緒,能力強的幾個孩子們能表現出來,但還是有個別孩子只是在模仿老師的動作并沒有用自己的快樂動作表現。本次活動加入了情景,孩子們都沉浸在老母雞生蛋快樂的心情中,而且當游戲時,我制作了每人一個草窩窩,孩子們更加投入游戲,使整個活動達到高潮,孩子們興趣都很高,特別當孩子們都找到了自己生的蛋時,每個人臉上都顯得格外的高興。
六、我的領悟
音樂是發展孩子想象力、創造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的有效手段,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動聽的聲音、美妙的音樂,喜歡隨著音樂唱歌、跳舞,音樂活動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
我在設計這個音樂活動時,考慮到“少教多學”的理念并且考慮到孩子對直觀、生動的東西更加感興趣,因此我動手制作了幼兒人手一份的草窩、老母雞胸飾,在活動過程中,我充分運用這些教具,激發了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特別是母雞下了三個蛋時,幼兒高興地直拍手。他們一個個都叫了起來:“啊!母雞真能干啊!下出這么多蛋!活動中我采用了多種方法,圖譜法,還有情境表演法帶動幼兒來上這個活動,進行的較為順利,幼兒通過看圖譜、模仿動作,不知不覺學會了歌曲,而且氣氛活躍,人人興奮,甚至還有點意猶未盡!最后我還讓幼兒通過創造性的表演讓幼兒體驗了老母雞在下蛋時的快樂情緒,在表演的過程中,我啟發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進行創造性表現,創編母雞下蛋的動作,發揮幼兒創編的積極性,盡量采納幼兒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調動幼兒的表現欲望,讓他們自編母雞下蛋快樂的樣子,從而真正體會到老母雞下蛋的快樂情緒。
不過,整個活動下來,我覺得仍然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引導幼兒聽歌曲旋律進入場地的這個環節中,幼兒表現稍顯拘謹,不能很好的放開。教師讓孩子模仿吃蟲子時沒有提供真實的蟲子,導致幼兒興趣不是很高,不能完全放開。
第二:在表演唱的環節中,我自己的情緒不夠投入,比如:孩子們說到的各種表現快樂的動作時,教師可以表情更加夸張,并在幼兒集體表現來母雞快樂動作時,表情可以更加興奮,使幼兒充分感受到老母雞下蛋的快樂情緒,從而帶動孩子的情緒。
總之,“以學定教,少教多學,鼓勵挑戰性學習”這一理念對我的啟發很大,我感受到,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以幼兒的發展為立足點,并融入自己對教學的熱情,才能真正的把握教學活動的精髓所在,音樂活動也不例外,我們要不斷提高幼兒的興趣,在音樂教學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激發幼兒的美感,讓他們喜愛音樂溶入音樂,把教育寓于歡樂的音樂活動之中,以“樂” 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