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輪換”讓每個孩子都找到了自信
原先,我總以為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只要聽話就是好孩子。至于組織和管理,我從沒有放手讓孩子做過,以為他們干不了。可是,在一次課間活動時,我偶然發現有個孩子領著四個同學,在墻角練舞蹈。令我欣喜的是,那四個同學是那樣的聽話,排著整齊的隊伍跟著前面的孩子做,前面的孩子則是一會“示范”,一會“指導”,一切顯得那么有序。當時我就想:孩子們在自發的情況下都那么有組織,有秩序。如果把這種能力運用到班級管理中,是不是也有效呢?于是我選了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教他怎么組織其他孩子上廁所,教他怎么帶頭游戲,還教他怎么幫助他人,效果很好。可是,過了兩三天,問題出來了,其他的孩子指責班長的不是。
是不是其他孩子也能做得很好呢?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一來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二來還可以發現人才。
于是,第一次班長輪換制開始了。聽了我這個決定,孩子們可高興了,都盼著自己當班長的日子早日到來。在以后的管理中,班長還真發揮了很大作用。一切都是那么有組織,有秩序。因為班長是輪著做的,所以每個孩子都力求做得很好。
班長輪換制實施一年來,效果還真不錯,最起碼當天的班長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每天望著孩子們戴著“班長牌”精神抖擻,家長也是為之贊賞。但要想讓每個孩子都發揮作用,在實施中,我們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宣傳發動是基礎。
孩子的威信是由老師給樹立的,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幫助孩子樹立威信,有了威信,孩子才會有自信。我們要在班級中營造“我是最好的班長”這種競爭氛圍。
二、輔助培養是關鍵。
孩子們畢竟還小,他們辦事的能力還沒有那么強,必須有老師的扶持。當班長不是件容易的事,孩子們會遇到各種問題,我們要耐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幫助解決。
三、總結交流是提高。
當班長輪換到一定階段時,我們要總結一下孩子們的工作,讓孩子們來評判,并提出改進意見。這樣才能有效推動班長輪換健康發展。
總之,我們給孩子們的機會有多多,孩子們的發展空間就有多大。包辦代替的只會培養聽話的孩子,絕不會培養出有能力、有個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