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用黑色的蘋果打破“常規”思維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大量的水果上市。為了加深孩子們對秋季水果的認識,我們班進行了繪畫“秋天的果園”,我在示范畫上畫了一棵大大的蘋果樹,上面結滿了紅紅的蘋果。在我講解完繪畫基本要求后,孩子們都高興地畫了起來。伴隨著一聲聲的“老師,我畫好了”我們進入了講評階段。一個個孩子帶著自己的作品來到前面展示,并不時伴隨著小朋友的熱烈掌聲,輪到樅陽小朋友了,他剛舉起自己的畫,就引來了孩子們的聲討聲:“涂壞了,涂壞了,蘋果不是黑色的,是紅色的。”我定睛一看,可不是,只見大大的果樹上,竟然有一個大蘋果被涂成了黑色。這孩子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的,因為他的畫每次都是最好的,我看了看樅陽,只見,這時的他好像被小朋友們的氣勢嚇到了、呆立著、眼里含著淚花。我忙走過去蹲下來輕輕地問:“樅陽,你告訴老師,為什么這個蘋果是黑色的?”他看了看我,小聲的說:“這個蘋果是壞掉的,是個爛果子”。我一把摟住了這孩子,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的豐富啊!“樅陽,你是最棒的!”他笑了,隨之,孩子們也報以熱烈的掌聲。是的,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當幼兒的思維有悖于我們的“常規”思維,他們的想象超乎常理時,我們或者不問青紅皂白引導他們順應我們;或者武斷地加以糾正,以至于使某些幼兒再也不敢在老師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從而扼殺了他們自主性的萌發,因此在工作中,我們要經常自我反思,盡量減少我們的主觀臆斷對幼兒發展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