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白羊村守衛
設計意圖:
《白羊村守衛》是一個蘊含著數學問題的故事,講述的是白羊村長用一次一次的比賽來選拔出一個白羊村守衛的事件。用比賽的規則進行選拔其實是一個感知集合與分類的過程。《學前兒童數學教育(黃瑾編著)》一書中對于中班數學教育內容與要求中明確提到:能從一堆物體中把不屬于這一集合的元素找出來;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所以,這一故事中蘊含的數學問題符合中班幼兒的經驗水平。
分類活動是幼兒對集合及其元素的同類性特征感知和理解的一種表現,是幼兒數概念形成以及正確計數的基礎;顒又羞滲透了很多數的內涵:數數的方法、目測、統計的方法等等,盡量想實現 “應用性數學”的過程。
根據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本次活動將幼兒放置于一個蘊含著數學問題的故事情境之中,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有效地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同時,在選拔白羊村守衛的過程中,老師賦予孩子們裁判的身份,進一步調動了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
這也是一個閱讀活動,因此在活動的設計中,我充分利用了閱讀的要素——觀察畫面,用比賽的規則(即分類的標準)、用小裁判的身份引發孩子觀察畫面的興趣及目的性,而每一次的觀察,都會有難度的遞增。第一次比賽,用非常明顯的身高線引導幼兒觀察“哪些動物通過比賽?哪些動物被淘汰?”,第二、第三次的比賽,讓孩子們自己通過觀察了解比賽的規則,并鼓勵幼兒用目測的方法來進行選拔(分類),所用的觀察時間也是逐步遞減。整個活動緊緊圍繞這個故事,有始有終,讓孩子們對故事能夠有一個完整地感受。
活動目標:
1. 觀察畫面,嘗試根據故事中的比賽規則進行分類,用目測、統計等方法幫助白羊村長選拔出最佳守衛。
2. 理解白羊村長選拔守衛的有關情節,愿意大膽表述。
重點:用目測、統計等方法幫助白羊村長選拔最佳守衛,并理解故事情節。
難點:能根據故事中的比賽規則進行分類,選拔最佳守衛。
活動準備:
故事書一本;教學ppt;統計表(身高、力量表以及守衛者投票)、十四個動物頭像;投票用的樹葉若干、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白羊村長的煩惱
(一) 引出故事:最近白羊村長有件煩心的事情,山上的狼越來越多,眼看著村里的羊越來越少了,他做了一個決定。
重點提問:(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理解守衛的意思,為后面的討論埋下伏筆。)
1. 白羊村長做了什么決定?(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白羊村長的招聘啟事”)
2. 守衛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你覺得什么樣的動物能做保護羊群的守衛呢?為什么?
3. 聽聽白羊村長要找一位怎樣的守衛?
小結:白羊村長要聘請一位強壯、靈活、有責任心的動物來保護村里的安全。
(二) 引出重點:消息一傳出,來了好多的動物。
重點提問:(讓幼兒感知數數的方法,并引出故事的重點部分。)
1. 來了哪些動物?有多少?(引導幼兒按類數數:先數小一點的動物,再數大一點的動物,從左往右數,就不會少數了。)
小結:白羊村長只想聘請一名守衛,所以他想通過一次一次的比賽來選出守衛。
二、 閱讀與討論:選拔白羊村守衛
(一) 比賽一:比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