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西紅柿(主題活動4個)
2、能細心觀察,善于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3、感知生命現象,促進情感體驗。
(二)活動準備:
1、參與澆水、施肥、拔草等管理過程;
2、準備小棒、繩子、剪刀等材料。
(三)活動過程
1、觀察現象,引導幼兒發現問題。
①教師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
幼兒1:西紅柿開出了一朵朵美麗的黃花
幼兒2:西紅柿結出了許多綠色的小果子
幼兒3:西紅柿倒下了,躺在地上。
②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西紅柿莖被果實壓倒的后果。
幼兒1:果子會爛掉,被泥土里的蟲子咬壞。
幼兒2:根斷了,它會死去。
2、大家一起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
①根據幼兒自身的生活經驗想辦法
幼兒1:用手把它扶起來;
幼兒2:用手托著果實,它就不會太重了。
幼兒3:用繩子把它的頭拉起來。
幼兒4:我奶奶是用小竹竿把它撐住的。
幼兒5:我們可以用木筷子把它撐住。
②選擇一個最佳的、可行的、方便操作的方法,幼兒一致認為用竹竿支撐是最佳方法。
③幼兒嘗試用竹午支撐西紅柿。
④教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任務。
(評析:這部分是重點,在想辦法時,幼兒思維活躍,能以多種角度進行思考,運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體現出思維的創新性,同時幼兒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談話
①你是怎樣與同伴一起完成任務的。
(一個插竹午,一個綁繩子)
②你們在支撐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
幼兒1:繩子系不牢;
幼兒2:支撐不住,仍然要倒下。
老師總結:做事要細致,要關心愛護植物。
(評析:活動中幼兒能夠靈活應用輔助材料,有明確的共同目標,愿意主動地去尋找合作伙伴,有合作意識)。
活動三:品嘗西紅柿
(一)活動目標
1、獲得采摘西紅柿的技能和制作西紅柿食品的簡單方法。
2、體驗成功的喜悅,萌發對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小籃子、各種調味品、榨汁機、刀、盤子、杯子
(三)活動過程
1、用正確的方法來摘西紅柿,強調不踩壞西紅柿。
2、品嘗勞動果實
①先討論:有哪些吃法?
幼兒有的說“生吃”,有的說“炒蛋”,有的說“放糖”。
②清洗后,選擇幾種便于幼兒操作的方法,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
a、榨汁 b、糖腌西紅柿 c、生吃
3、請幼兒說說西紅柿的味道
4、討論西紅柿的作用:
幼兒:有營養,吃了身體健康。
活動四:找種子
(一)、活動目標:
1、探索獲取西紅柿種的各種方法,并獲得相關經驗。
2、萌發對科學、對大自然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小水桶、熟透的西紅柿、篩子、紗布、裝水的盆子。
2、材料分組擺放(幼兒自然)。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觀察,擺弄尋找“種子在哪里,是什么樣?”
(評析:在擺弄尋找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里面有一粒粒的小東西,他們認為這是種子,教師加以肯定,促使幼兒在好奇心引起的探索過程中自主地學到知識)。
2、借助工具,將種子分離出來。
3、交流分離過程:
幼兒1:我用手拉,但很滑,捏不住
幼兒2:我們先把西紅柿放在篩子里壓爛,然后放在盆子里洗一洗,種子就出來了。
活動評價:
種植活動是一項極為有趣的探索活動,不受時間限制,且能就地取材,走出“沒有材料進行科學活動”的困境,非常好,也利于改變單一的、封閉式的課堂教育形式。
在組織教育活動時,我選擇了幼兒常見的且感興趣的農村生活作為活動內容,并與其他學科教育有機結合,相互滲透,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讓幼兒主動去探索、發現,收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