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創造寫話的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建議在作文教學中“鼓勵自由表達”。于是,我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給學生一些詞語,讓他們自由編寫一段話。例如:用這些詞語自由編寫一段話“悄悄 撫摸 五彩繽紛 小河 曾經 播撒” 要求:自由寫話。例文:風兒悄悄地吹來了,就像手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臉,多舒服。風兒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吹落了媽媽晾在竹竿上的衣服……我覺得這樣練習寫作,效果挺好。
一、激發寫作興趣
讓學生自由寫話,既解除了傳統練習要求過死的束縛,又給學生創造一種自由、輕松、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們看題后,積極性很高,一下子就進入這種寫作欲望之中。在學生寫的過程中,我適當的巡視指導。而后,讓學生上臺朗讀自己的作品,并進行評議。練習中,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驗了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寫作興趣。
二、正視差異性
用詞寫話要求比較寬松即“能用上幾個詞語就用幾個”。這樣的自由寫作,抒發了學生的內心獨白,沒有固定的命題,不受體裁的局限,不論篇幅的長短,有啥說啥,有啥寫啥。這樣照顧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差異,知識積累程度的差異、思維快慢的差異、語言表達能力的差異等因素,正視了學生間的差異性。因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三、啟迪創新思維
現代教育思想認為:成功的教學應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這種用詞寫話的練習,提供給學生的詞語間沒有明顯的聯系。那么,學生為了找到這些詞語間的聯系,就必須開拓思維,積極聯想一種情景,把這些詞語組織起來成句成段,從而達到寫作的目的,也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