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課“電子閱覽”的課程設計
靜教院附校 陳娟萍
一、課程設計
1、依據課程標準
根據上海市語文課程標準,初中學生能利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這一條要求學生不但能夠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課外閱讀,即拓展知識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是一門廣泛的、綜合性的課程,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所以要想學好語文,單靠學校里的幾節語文課,單靠老師的傳授的知識是不可能的,應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去觀察、去閱讀,到書的海洋里去積累語文,到廣闊的生活中去運用語文。只有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才能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網上可以閱覽的書很多,有故事類的,有童話類的,有散文類的,有小說類的,電子閱覽期望學生通過閱讀,學生在閱讀中可以掌握各種信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去觀察、去閱讀,到書的海洋里去積累語文,到廣闊的生活中去運用語文。
2、開設本課的目的
初中階段的教育是基礎教育,而語文學科是基礎中的基礎,課外閱讀又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八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都是非常強的。開設這一門活動課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到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對電腦比較感興趣的特點,讓他們把玩游戲的精力逐步放到閱讀上,利用網上資源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拓展知識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受益終生。
二、本課程目標:
①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②通過學習,指導學生在網上閱讀一些現代作家的作品,了解一些作家的創作風格以及一些作品的思想內容,提高對閱讀的興趣。
③在此基礎上,每位同學寫心得體會或讀后感,提高寫作能力。
三、課程內容:
具體內容:
1、要求學生選擇倆位我最喜歡的現代作家的作品進行閱讀,了解作家的創作風格和作品的思想內容。
2、在閱讀的基礎上,完成讀后感或用word完成介紹現代作家作品的電子小報。
四、實施方式:
1、首先讓學生網上閱讀,了解作家的創作風格和作品的思想內容。
2、寫讀后感
3、課內學生作品進行相互交流,互相啟發。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擴大知識面。
五、評價方式:
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
主要依據:
1、參加活動的態度
2.能否按時交作品
3、內容是否符合要求
評分標準以等第的形式分三等:好、較好、一般。
六、資源利用:
學校資源、教師資源、網絡資源
七、本學期主題和時間安排:
周 次 | 主 題 | 內 容 | |
1 | 4、5 | 網上閱讀 | 了解我最喜歡的作家的創作風格和作品的思想內容。 |
2 | 6、 | 寫讀后感 | 把自己的感想寫成文字 |
3 | 7 | 互相交流 | 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 |
4 | 8、9 | 網上閱讀 | 現代作家作品 |
5 | 11—12 | 寫讀后感 | 現代作家作品簡介 |
6 | 13、 | 評價交流 | 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 |
7 | 14、15 | 網上閱讀 | 現代作家作品 |
8 | 16、17 | 制作小報 | 現代作家作品簡介 |
9 | 18 | 總結 | 自評、互評,完成個人小結 |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