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這次時政專題復習作業的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信息生成能力、信息創造能力和信息協做能力。我把學生的作業批閱完以后,將他們的作業放回班上讓學生們相互傳閱,使學生們共享他們自己的信息成果。這種時政專題復習的方法,不僅對學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對他們的信息素養也有較好的培育作用。在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時應注意三個要點:第一,教師要擺正自己的角色,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起到指導者的作用,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完全包辦;第二,通過小組協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第三,任務的設置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2、運用目標激勵法,在閱讀中培養學生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目標激勵法是指由教師設定適當的目標,學生根據目標去閱讀材料、探索知識,發現知識,教師根據學生目標完成情況給以恰當的反饋性評價的一種方法。在教學中運用目標激勵法,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激發學習的熱情,而且能鍛煉學生的反映能力和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使用目標激勵法時,教師應先提供閱讀材料、設定適當的目標,使學生能夠明確自己將要做什么,然后圍繞目標,展開閱讀、提煉有效信息。比如:在新課的講授過程中,我常常讓學生開展限時閱讀,根據我所提供的課文段落或閱讀材料,比一比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精煉的語言提煉出該信息中心意思的關鍵詞。常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有意識地學會加工和表達自己的信息資料了。在這一環節中適時的恰當的反饋性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反饋性評價有兩個層面:一是學生之間討論交流并評價誰的信息中心意思的關鍵詞用得好、用得準確,從而加深學生對處理信息過程的認識;二是教師對運用信息資料的過程做一個引導性的評價。說說哪些同學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為有具體的事例,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些。3、運用思維聯想法,在練習中培養學生轉化、分析與整合信息的能力。有意識地篩選、獲取信息、提煉有效信息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處理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種信息,在分析處理各種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圍繞某一問題的解決,轉化、分析與整合原有的信息,創造出新的信息。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中有三點特別重要:一是怎樣迅速、充分、有效地選拔、存儲和獲取有用的信息;二是怎樣利用它來解決問題;三是怎樣打破常規重新組合,利用它來創造新點子。未來社會缺乏的人才將不是掌握了一大堆知識的碩士、博士,而是具有極強的想象和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或頂尖人物。我們需要學習的不單是知識,而是如何運用知識及創新的特殊本領。為此,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特別就重視在練習中培養學生轉化、分析與整合信息的能力。比如:我常在教學中提供一小段的新聞背景,要求學生根據背景和所學的知識(主要是本學科的知識,有時還包含了其它學科知識的整合)進行點評,有時還根據學生的不同點評展開辯論,若仍不能辯明時還可以組織、指導學生寫政治小論文。使學生的思維展開翅膀自由翱翔,在點評――辯論――創作中不斷提高自己轉化、分析與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素養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必須不斷努力,不斷探索和挖掘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最好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素養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