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話題作文的審題
水中歲月
生命是一個奇跡,在這個星球上相聚、相守、相處也是一個奇跡。但是世界給予我們的還有更多的憂慮和不安:戰火紛飛、環境污染、瘟疫蔓延……對此你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請自選角度,以“共享生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結果大多數學生審題發生了錯誤,寫偏了題,是圍繞“生命”做文章,寫成了:珍惜生命、謳歌生命、生命的意義等,甚至有的同學直接寫成: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治理環境污染、我們要控制瘟疫蔓延等,顯得更離譜了。沒有在“共享”一詞上著眼花筆墨,以致大多數作文都在三類及三類以下。
究其原因,是許多學生以為話題作文不存在審題,只要圍繞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實話題作文是需要認真審題的,我們切不可等閑視之。話題作文的審題有哪些技巧呢?
一、解析話題作文的結構
一般話題作文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材料語+提示語+話題+要求。如2003年全國卷高考題中:宋國有一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的墻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這就是背景材料。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系呢?是什么樣的關系呢?這就是提示語。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顯然是話題。[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這就是要求。許多話題作文沒有材料,如上題中“生命是一個奇跡,……環境污染、瘟疫蔓延……”這不屬于材料,只是提示語。有些話題作文有材料卻沒有提示語,如:有這么一個故事,美國總統杜魯門當選后不久,有位客人來拜訪他的母親。客人笑道:“有杜魯門這樣的兒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魯門的母親贊同地說:“是這樣,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請以“同樣自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就直接從材料到話題,中間沒有提示語。因此話題作文的四個部分,“材料語”、“提示語”可有可無,但“話題”和“要求”是不可少的。其中“話題”是中心,是審題立意的對象。“背景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話題,同時對話題起注釋和說明作用。“提示語”的作用主要是啟發審題、立意,打開寫作思路。“要求”則是寫作時的注意事項,更要仔細審讀。
“話題材料”揭示了“話題”的實質,是“話題”的最好詮釋。“話題材料”要引出“話題”,不然他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如上命題: 請以“同樣自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如果不看材料,我們就會在腦子里產生疑問:是什么東西感到“同樣自豪”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腦子里沒有一個“范例”,對這個題目感到空乏虛幻。可認真閱讀材料,就會豁然開老。原來“同樣自豪”的是“總統和農民”,那么也可以使“成功與失敗”(只要過程是付出),也可以是“偉大與平凡”(只要目的是貢獻),可以是“優秀與普通”(指要盡力所為)等,思維的大門一下子就打開。尤其是某些象征性的話題,就跟需要讀懂“話題材料”。
二、打破審讀材料的順序
習慣上考生往往是這樣的審讀順序:材料———話題———提示語———要求。這種“先看材料、后看話題”的順序,實際上是“材料作文”的審題順序的慣性使然,審題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話題作文的審讀順序是:話題———材料———提示語———要求。“先看話題、后看材料”,這是因為“話題作文”審題立意的中心是“話題”,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語。許多考生審題出現偏差,就是這個原因。上題中“共享生命”之所以偏題,就是考生圍繞“提示語”中“生命”、“戰爭”、“環境”、“瘟疫”的內容在立意,沒有看到話題中“共享”一詞的“題眼”作用,沒在“共享”上做文章。
三、分清話題作文話題的類別
從話題內涵的隱顯看,有顯豁類和含蓄類,前者如:良知與公德、心態、興趣等;后者如:風、忘憂草、歲月的痕跡、人生沒有草稿等。一般含蓄類的話題除了“字面義”外,必須挖掘其“深層義”,如引伸義、比喻義、象征義等。
從話題的語言形式看,有詞、短語與句子之別,如:雜、品德、合作,心靈的選擇、我與空間、共享生命、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完美是殘酷的等。一般來說,話題的字越少,說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話題觀點比較明確,容易下筆。字少的話題可在話題前加上一定的限定語,來縮小其外延,從而從一個角度來寫。從話題范圍的大小看,有窄、寬之分,如: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完美是殘酷的等,就比較窄;風、雜、良師、角色等就比較寬。
從話題的對象來看,有單一和多個的區別,如:心靈的選擇、共享生命等的寫作對象就比較單一;而良知與公德、我與空間、真與假、生命與災難等屬于多對象話題。一般來說,多對象話題實際上一種關系型話題,寫作時兩者都要寫到,并要把兩者之間的關系揭示出來。
絹花和鮮花
陽臺上,放著一盆鮮花和一瓶絹花,靜靜地。
終于有一天絹花按捺不住孤獨,與鮮花談起了生命:“我真為自己感到自豪。說起來也挺可笑,竟然是因為我沒有生命。你和主人一樣都有生命,可我覺得你們并不幸福,因為你們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痛苦極了,真是一群可憐蟲!還是我最清閑,不必為自己沒有生命感到惋惜。”
“你錯了。”一句輕柔的話語,是鮮花。“是你嗎?聲音真好聽!”絹花看著鮮花。鮮花羞澀地低下了頭,聲音更輕更柔了:“其實你不了解人類,也不了解生命。坦誠跟你說,我也同你一樣為自己感到自豪,就像你說的,我也有生命,所以,我為生命歌唱,為生命自豪。的確,每個生命都要經歷生老病死,但這并不是生命的全部,而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其實,生命中有許多幸福可言。親情、友情總會在生命中閃耀出絢麗的光彩,所以生命既平凡又不平凡。有一個愛花的女孩,她助人為樂,唯一的想法就是讓受到她幫助的人去幫助其他人,并將這美好的愿望延續下去。透過她那雙深邃的眼眸,你會看到許多美好的東西,她笑起來就像一朵綻開的百合。”
“真美,有生命真好。我總認為,只有絹花更持久。現在我才明白,花開花落,才能顯得更加燦爛輝煌。鮮花,你應該為自己自豪,你是對的!”絹花頓悟,“可我呢?是不是很可憐?”
“怎么會呢?”鮮花趕緊插嘴,“我們應該——同樣自豪!”“呵呵……”陽臺上傳來一陣發自內心的笑聲。
花兒從不覺得自己的身世有什么“飄零”,花是美的象征,無論鮮花還是絹花,花魂都是把美奉獻給每一個人——珍惜生命向往生命的人同樣自豪!
簡評:這篇佳作的立意就有“創新”的特點。寫此類材料作文容易被供材料束縛,以通常的角度和思維定勢,把立意定在表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上,認為職務、地位、身份不同的人都有理由為自己喝彩,這種雷同的立意,緣于作者的思維未能發散,未能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佳作的作者卻能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理性地看待鮮花和絹花的共性,尋覓出“花魂”的特質,從而把文章的立意定位在“把美奉獻給人的花同樣自豪”“珍惜生命和向往生命的人同樣自豪”上,使文章的意韻豐厚,以深邃的哲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沒有翅膀的飛翔 (童話)
“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輪回。”甲蟲微笑著對我說:“有一天,你也會有一雙斑斕的翅膀,在天空中蹁躚舞動。”陽光安靜地淌過我每一寸藏青的肌膚,我聽到山風掠過樹梢,如同一支深遠的驪歌。
“啊,你!”小甲蟲尖銳的叫聲在我耳邊響起,我拖著濕漉漉的雙翼,睜開疲憊的眼睛——淺黃的粉翅不幸地覆在地上,我從一只毛毛蟲變成一只小飛蛾,我笑了。陽光明媚得有些奢侈,雖然好朋友小甲蟲一直期待我成為一只最美麗的蝴蝶,輕盈地在花叢中飛舞,但我無恨亦無悔,如果注定我只是一只小飛蛾,經歷了繭里的痛苦與掙扎,我也早已脫了胎,換了骨,雖然我沒有斑斕的翅膀,我依然有破繭而出那一瞬的動人,我依然會用并不曼妙的舞姿歌頌這個美麗的世界,請祝福我吧,我是一只可愛的飛蛾。
“每只鷹的盡頭都是蒼穹”,媽媽的目光中充滿期待,“有一天,你也會有一雙堅強的翅膀,在天空中鋪展你的輝煌”,輕風溫柔地吹動我茸黃的毛,我聽到燕語呢喃,講述著一些古老的故事。
“啊,你!”媽媽沉重的嘆息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我當然明白,我只是一只平凡的雞,天空只是一個太過遙遠的夢,而媽媽收養我這個孤兒,一心盼望我會是天空最驕傲的一只,對不起,媽媽,我只是一只雞,所以藍天不是我的選擇,江南三月,草長鶯飛,我會在那里盡情地跑動,如一朵黃色的云掠過碧綠的天際,那里才是承載我快樂的天國,我不會把鷹的期望強鎖上眉頭,碾碎一個春花秋月的日子,在一片放逐理想的草原,我會和鷹一樣快樂,媽媽,請祝福我吧,我是一只幸福的雞。
“每一只天鵝都是天使的一次微笑”,爸爸慈祥地凝視著我,“有一天,你也會有一雙潔白的羽翼,在天空中書寫你高貴的美麗。”水珠輕輕地順著我的羽毛淌下,我似乎聽到雨打芭蕉,點滴著一些天荒地老的憂傷。
“啊,你!”爸爸失望的目光黯淡如被澆息的火炬,我天生有殘疾,永遠不能圓輕盈飛翔的夢想,我沒有落淚,我想,有一些飛翔是不要翅膀的,有一些美麗是不需要書寫的,我依然潔白如玉,在水間漫步,有我的快樂在流淌,我會微笑著,祝福那些空中的同伴。天使的姿態,不如沒有翅膀的飛翔更接近天堂,祝福我吧,我是一只快樂的天鵝。
[點評]:這位考生很懂得先聲奪人之理。“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輪回。” “陽光安靜地淌過我每一寸藏青的肌膚,我聽到山風掠過樹梢,如同一支深遠的驪歌。”文句內含豐厚,意蘊流轉,很具有詩情畫意。 構思上,作者以飛蛾、雞、天鵝為觀照主體,以童話的形式闡明“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的關系,表達形象,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語言上,作者時時跳動著靈性:“雖然我沒有斑斕的翅膀,我依然有破繭而出那一瞬的動人,我依然會用并不曼妙的舞姿歌頌這個美麗的世界”,“每只鷹的盡頭都是蒼穹”,“輕風溫柔地吹動我茸黃的毛,我聽到燕語呢喃,講述著一些古老的故事”,“每一只天鵝都是天使的一次微笑”……清靈中不乏雋永,質樸中不乏意韻,韻味清醇。
那一縷不泯的自豪
自豪與杰出的關系是什么?大多數人則認為他們是一對親如手足的兄弟,可是人們啊,只看到了他們按轡并進的樣子,卻沒有留意二者背道而弛的情景。
難道只有“杰出”這個字眼,才佩得上自豪嗎?
昔日的非洲
用多數人的平凡凸顯少數人的杰出,是現代社會的公開秘密。但是平凡的人就不能擁有自豪嗎?突然記起一個廣告:小男孩沮喪地說,媽媽我只是第二名。媽媽摸了摸他的頭,說:寶寶,你在媽媽眼里永遠都是第一。看畢,心里頓時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是啊,不是第一又能怎樣?只要我們盡了力,平凡的第二同樣值得自豪。你曾因自己的平凡而自卑過嗎?一個挖土豆的農民,與一位偉大的總統,帶給母親的難道不是同樣自豪嗎?
我特別平凡,又平凡得特別。我是無數顆星中的一顆,可我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一株花蕾,雖不芳香耀眼,可我為將致的開放而自豪。我平凡,卻平凡得有價值;我平凡,卻平凡得有尊嚴!
昔日
平凡的我,奔向了平凡的你;平凡的他,結識了平凡的她。平凡的萬物組成了這個平凡的世界。面對浩浩蒼穹,茫茫宇宙,又有什么是不平凡的呢?讓平凡的我們振起雙臂,為平凡喝彩,為平凡自豪吧!因為這平凡里正孕育著永恒的美麗。
【點評】開闔有度,語言曉暢,文思路開闊,援引材料,信手捻來。由非洲
努力了,便足自豪。
人這一輩子,總有許許多多的目標要達到,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做,有許許多多的人要追逐。那些事情,總不可能件件做到。但是努力了,就有權利自豪。
世上有美國總統就會有農民,有富翁就會有乞丐,有第一就會有最末……沒有什么人可以避免。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做到而未完成的事。第一的孩子要苦惱害怕被人追趕,最前頭的人總是受的風浪最大,沒有人會真的順心如意十全十美,只不過,有些地方,他們比人高超,并且被很多人看到。而他們的不幸,沒有人知道。
那個田地里的農民,一樣會很辛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更不能偷懶。因為一偷懶便是收成不好一年餓肚子的生計問題。人和人之間,我很無奈的承認,有時候會是不一樣的不公平的。那么,便只有努力。
有些目標,或許對我來說真的太難,我做不到。那么,我至少能盡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只要努力,無關對錯。我想,那位母親之所以會說的那么坦然那么寬容,是因為她知道她的兩個兒子都是努力的吧。他們沒有讓她失望,他們拼搏過了努力過了最后只是能力始終有限,因為要實現目標除了人為因素還有客觀因素,比如時機,比如人際關系,比如天災人禍,比如很多很多……但是他們至少曾經努力過,不曾倦怠,所以她為他們同樣自豪。
不可能沒有遺憾。做不到的事情,總會讓人心中留下淡淡的悵惘。但是在很多年以后回頭,起碼我能微笑地說,那時候我很努力地試過了,雖然我沒有成功,但是我無愧無悔。真正盡了所有的力氣去拼搏去奮斗了,我就不會后悔,就有了自豪的理由。
或許我仍然不會是第一,不會最出色,或許我仍然是那種一眼看過去被埋沒在人群里的小姑娘,但是我會努力。努力了就會有進步,我一步一步地向著目標前進不會再有猶豫,總有一天我會到達我想去的地方,就算失敗,我也不會懊惱,因為真正努力過,因為那是事實已經無法改變,便只有去接受。但是我自己,不曾讓自己失望過。甚至,我會為自己而更加自豪。
努力了,便足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