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情思 沉淀感悟——我在作文評講課中的一些嘗試
放飛情思 沉淀感悟——liujinping
——我在作文評講課中的一些嘗試
陳愛琴
新時代、新課程呼喚嶄新的作文教學,一種能豐富師生精神生活,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文教學。而全新的作文教學應該是一個開放的,不斷被創新的、發展的教學體系。基于這樣的想法筆者在作文教學中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尤其在作文講評課上做了大膽而富于創意的嘗試,使學生通過作文講評課這一“靈魂的棲息地”舒展了被應試教育壓皺的心靈,呼吸到了自由清新的芬芳之氣;讓學生透過這一自由的小窗看到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多彩世界,放飛了情思,寫出了情真意切,新穎獨特的佳作。
一、幾點說明
1、課時:一節或一節半課
2、板塊組合:最受歡迎佳作講評;個性展示特色習作講評;各顯身手進步習作講評;我是小鴨習作講評。
3、創新欄目: 評后感悟 溫馨提示
二、具體步驟
1、篩選
在學生互改、小組充分瀏覽、權衡的基礎上,各小組嚴格根據四個板塊的要求篩選作文。如最受歡迎佳作(第一檔作文)是指那些立意、選材、語言等各方面出色,在學生中“人氣指數”最高的。特色習作(第二檔作文)是在某些方面匠心獨用、略勝一籌的,或以新意取勝,或以語言風格見長等。進步習作(第三檔作文)和我是小鴨習作(第四檔作文)兩個板塊主要是為部分認真寫作、追求進步,但寫作水平欠佳、展示機會少的同學提供的展示平臺。目的是通過展示、講評激勵、扶持三、四檔的作文盡快升級。
2、朗讀
原則上誰的作文誰朗讀,但為了保證講評作文的效果,極個別朗讀能力遜色的同學,可以請他的同伴代讀。朗讀的要求是:普通話標準,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語速稍慢,進入角色。
3、聽記
學生聽讀欣賞各類各篇作文時:必須做到聚精會神,邊聽邊記,每聽完一篇習作后,留兩三分鐘時間思考,并隨時“速記”最初的、最有感觸的點滴感悟,為講評打好基礎。
4、講評
(1)自由點評
筆者通常將兩至三篇作文放在一起,讓學生根據自己聽、記、思、寫的情況,放開手腳,大膽點評。為了使更多的同學積極參與點評,除要求發言的同學力求用語簡潔、準確,節時守時外,再不做其他的任何約束和限制,學生可充分發揮自己的“評才”“辯才”,甚至可以舌戰群儒,令人欣喜的是,筆者通過兩年多的訓練,所帶兩班學生中已脫穎而出了不少“語出驚人、一語中的、妙語連珠”的“名嘴”。如周嚴、柳黎、王曙光、趙亮等
(2)小組總評
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各小組進一步對所篩選的作文交流看法,權衡定奪,進行定級定性評價。筆者通常采用以上兩種講評方式,在互相講評中能大大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他們既是講評者又是被講評者,在被講評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在講評中學到別人的經驗。此外,筆者也組織班級之間交流批改講評;舉辦班級作文比賽及向文學社刊推薦佳作;也鼓勵學生踴躍投稿。
5、反饋
講評結束后,隨堂將學生作文發給本人,如學生對批改、評語,檔次及其他方面有不同看法,可面對面再評,再議。
6、師生總結
(1)課代表收集整理各小組的意見信息,公布本次作文講評的優勝小組及最佳表現者。
(2)教師全面總結本次作文的講評情況及同學的表現。這是對學生講評作文的必要補充。作為初中生在作文講評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教師在學生作文完成后瀏覽的基礎上,抽取少部分作文自己批閱評價;在集體講評中作糾正性評價;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作補充性批閱評價。教師評價主要起糾正、示范作用。
三、特色欄目
1、評后感悟
每次講評作文后,學生需認真反思,書面完成一篇評后感悟:篇幅可長可短,風格各種各樣。或總結自己的得失,或借鑒他人的技法;可以是文風、人格的商榷;也可以是對教師、同學評語的否定甚至批評。這樣學生手腳放開了,思維開闊了,形式靈活了,內容豐富了,學生的個性在這片天地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張揚。由此而出現了風格各異的佳作。有同學索性在這個欄目大筆一揮,自信的寫下了“我的天地我做主”。
2、溫馨提示
這是特為家長、老師、學生設置的交流平臺,從初一到現在,一直堅持,每學期至少兩次(中期前、中期后)。這個欄目一般在家長會上落實一次,一次由學生帶回家進行。此欄目主要供學生吐露心聲;家長了解孩子的寫作水平、思想心理及教師批改講評作文的情況;也可邀請別的老師或擅長寫作的人來批改、點評習作。家長、老師在此欄目可以共同探討作文教學的相關問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兩年多以來,筆者收到不少關于作文教學的建議、意見,從中發現了學生個性上的差異,為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諸多方便。同時本欄目也備受家長、學生的青睞,我總認為,能夠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備受學生、家長喜歡的就是最有效的。就這樣,我的作文講評走出了學校,走進了家庭,走向了社會,形成了對教師講評、課堂講評、學校評價的有益補充,并為作文教學提供了動力。這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是教師的評價激勵所無法替代的。
四、注意事項:
1、 要遵循由易到難的規律,循序漸進。
指導學生第一次講評很重要。起步應低且容易操作,只要學生能夠放開說,哪怕只能說出一個好詞好句都行,教師都應及時加以肯定和贊許,激發學生的興趣及參與意識,以后逐步規范要求,提高標準。
2、 要充分發揮課代表、小組長及合作小組的作用。
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組建合理的合作小組——將不同寫作水平的學生編排在一組,保證能較好地完成批改講評任務,當然也可支持興趣愛好性情差不多的學生另建特別的合作小組;選拔得力的小組長,課代表,協助老師組織課堂,督促學生完成任務,大班額的班級更應如此。
3、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教師、學生對一篇作文的定位評價是一致的,但有時會出現差異,這也是正常的;這時候,教師應多一些肯定、鼓勵、啟發、扶持,而少一些否定、批評、武斷、指責,以飽滿的熱情、海納百川的胸襟最大限度的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真正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 作文講評的各個環節要落實到位,環環相扣。
筆者探索的作文講評從“篩選”到“總結”共有六大環節,這六個環節各有側重,前后連貫,且一環緊扣一環,無論哪個環節稍有疏漏,都會影響整個講評課的效果。
總之,時代的發展呼喚新的作文教學的理念:創新、開放、互動協作。寫作又是一種極具個性化的表達交流方式,作文教學便是一種點燃學生寫作興趣,導引學生創造表達的過程。沒有全新的開放理念,便沒有作文教學的創新。筆者已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小窗,而且有了令我們師生幸喜的小收獲。張小璐、李琰的習作被評為全國中學生新概念作文優秀獎;周嚴、曹佩的作文在省、縣舉辦的作文大賽中多次獲一等獎、優秀獎。柴華的作文《老班學電腦》在《平涼日報》上發表。筆者還想為學生打開一扇門,領他們去親近大自然,用激情和率真擁抱寫作,讓清新的空氣,讓大自然的靈光沐浴著我們的校園,滋養我們的寫作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