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評講課的“五步曲”
四川省閬中市江南鎮初級中學校 胥炯富 張正春
評講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反饋測試評價的結果,讓學生了解自自己知識,能力水平,彌補缺陷,糾正錯誤,完善知識系統和思維系統,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解答中出現的問題直接反映了學生的學科素質狀況和教學的實際效果。能否針對學生在解答中存在的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上好評講課,對提高學生的學科素質起著重要作用。本文提出評講課應遵循的五個步驟與同行切磋。
一、宣布
1、試卷評講。首先公布學生成績等第,對于考得好或有進步的學生給予表揚,進行激勵;對于考得差的或成績有后退的學生提出希望,進行鼓勵。
2、 作業 評講。教師針對本次的作業 進行一次簡單的總結,對于作業 認真,有進步,完成好的學生進行表彰;對于不完成作業 或作業 完成較差的學生進行批評。
此階段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三至五分鐘內完成,否則會喧賓奪主,沖淡主題,影響評講課的效果。
二、鋪墊
對于學生的傾向性錯誤或典型性錯誤必然有其產生的原因,要么是知識上的,要么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要么是學習習慣或缺少必要的生活實踐經驗引起的。教師在評講前應指導學生對這些問題利用各種有效途徑進行“充電”,使學生在評講時能自己悟出產出錯誤的原因或接受他人的觀點和方法。鋪墊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閱讀、提示、參觀、討論、利用多媒體等,鋪墊的時間也不盡一致,有的在評講前集中鋪墊,有的在評講某一問題時再鋪墊。鋪墊時一忌盲人騎瞎馬,無針對性;二忌蜻蜓點水,甚至無病呻吟。要做到缺什么就鋪墊什么。這一環節也可稱之為知識的準備和儲存。
三、展示
教師在批改中收集、整理和歸納出來的傾向性錯誤或典型性錯誤,是評講課中講評的對象,它是評講課中必須具備的要素之一。如果將這些問題全部靠課堂上板書在黑板上來反映出來,那么將極大的浪費寶貴的時間。科學地展示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幻燈片、小黑板,口述等。問題展示的方式可以逐個展示、分類展示、集中展示。集中展示的弊端較多,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當前評講的問題不利。
四、評講
評講是此類課型的中心環節,做好了以上幾方面的工作,上好評講課便是水到渠成之事。評講時教師不能唱獨角戲,應該鼓勵學學生積極參與。對于一些傾向性的錯誤,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產生的根源,并探尋出解決這類問題的規律。評講時有四忌:一忌無病呻吟。對于學生掌握的較好的問題,應該不評講或少評講;對于學生中的傾向性問題或者說典型性錯誤,則應重點對待。二忌對象不明。評講應該有明確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學生作業 或者考試中的錯誤。講評時要像前面講的那樣展示或暴露錯誤,然后針對這些錯誤進行講評,不能平均用力,更不能蜻蜓點水式的評講。三忌孤立看待。例如,我們知道數學中各知識點之間、各種思想方法上有著緊密的聯系和規律,評講時絕不能只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解法,而應探討出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方法和規律,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忌機械奉送。有的教師評講時總喜歡直接給學生講這個題該怎樣做或答案是多少,這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有經驗的教師常常是和學生一起討論、交流、探索,這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結合新課程理念,我們在評講時,還可以就某一主要問題嘗試以下的模式操作:
1、圍繞考題向學生提出與考題有關的內容“還有什么”或“與之有關聯的還有哪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歸納,教師從旁指導。(全班同學預先可分為若干個小組)
2、每一小組選派1名同學主講、主評。
3、評出最好的一組和最差的一組。
在上述的整個教學過程 中,學生總是處于主動積極參與的狀態下,而老師只是充當輔導的角色。老師不累,學生不睡。
學生們圍繞上面的考題,針對“還有什么”或“與之有關聯的還有哪些”回答后,經老師整理歸納出:
考了什么——
收獲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總結出什么——
這一環節其實就是將考題所牽涉的知識點,哪怕是間接的都統一起來,然后梳理構建成知識網絡,最終讓學生形成一種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一種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補救
教師評講以后,學生不一定能夠消化吸收,要使學生能夠獨立運用并掌握,一般還要通過補救訓練這個環節。補救訓練的時間一般放在評講結束以后,有的也可穿插在評講課中。補救訓練的內容主要是針對評講以前學生出現的那些傾向性、典型性問題,也可有一定的深化。補救的問題可以課中板書(比較浪費時間)、小黑板、幻燈片反映出來,也可提前印制好題單再發給學生。補救訓練應重視信息反饋,使師生明確現在掌握的好壞,如找不同層次的學生上黑板做、口述,教師巡視、批改等等。我們在聽課中發現有這樣的情況,教師講完了,或學生做起就完了,至于學生做得如何、正確與否,教師根本不知道。這樣,怎樣保證評講課的質量?又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不僅使我倍感以下科學論斷的偉大性和科學性:“一個缺少信息反饋的工作是不能完成任務的。”“一個不重視信息反饋的教師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而有的老師上課就像電信發射臺一樣,只管發射不管接收。長期這樣,薄弱學科怎能走出低谷?
筆者認為,在其它因素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評講技高一籌,質量就高人一等。它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能力水平,是一個教師必練的“內功”。教師應積極從事評講課的研究,以達到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學生不僅僅停留在會做某道題的層面上,另一方面由此還復習甚至是學習了許多其他相關的知識并梳理構建成網絡、模塊,進一步充實、完善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而學生在參與教學過程 中,各種素質也得到的一定的提高,這正是素質教育條件下我們要做的事情。
撰稿:胥炯富 張正春
地址:四川省閬中市江南鎮初級中學
郵編:637400
電話:(公) 13183750617(胥) 1315851370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