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柳葉兒》教案(精選8篇)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柳葉兒》教案 篇1
小組學習 討論交流
(開放性思維訓練,肯定學生的說法,言之有理即可)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的發(fā)言讓老師激動、興奮,因為我們大家從課文中知道了過去歲月的艱難,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課堂討論氣氛熱烈,大家發(fā)言積極。老師在要下課時想對大家說:你們是好樣的,你們會合作,你們善解人意,你們幫助了我,你們令我興奮激動,老師祝愿大家學習進步。噢,老師好險忘記了一件大事,我這兒為大家準備了兩份作業(yè) ,請同學們聯(lián)系一下,也好讓老師檢測一下這節(jié)課大家的收獲。同意嗎?(發(fā)第一份計時作業(yè) )
學生練習 獨立完成
(若時間不夠,可放到課外完成)
六、課內(nèi)外作業(yè)
完成兩份計時作業(yè)
作業(yè) 1 針對基礎深化課堂
作業(yè) 2 拓展提升優(yōu)化課堂
七、板書設計 及教學反思
上一頁 [1] [2] [3]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柳葉兒》教案 篇2
第九課時: 《柳葉兒》
學習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本文“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nèi)涵,珍惜今天生活的幸福。
2、品讀文中的精彩句子,并體會從中飽含的感情。
3、能與其他類似文章進行比較閱讀。
課前學習:1、讀準字音,弄清字意。
2、熟練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3、閱讀張潔的《挖薺菜》、劉紹棠的《榆錢飯》、李治修的《掛在墻上的童年》。
4、積累繪柳的古典詩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諺語中說“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柳是春的使者。在古典詩詞中有很多繪柳的絕句。(學生交流)作為文人筆下的愛物,宋學孟在苦難的歲月里,也與柳葉兒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二、 速讀課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結合課文描寫的內(nèi)容,說說你認為柳葉兒好吃嗎?
2、為什么在柳葉兒抽芽的時候,全家最樂的人是我?為什么我會感到“樂”?
3、除了“樂”之外,作者還帶著怎樣的感情來回憶往事的?結合文章內(nèi)容來談談。
苦中帶澀。
三、通過自己的了解,談談在艱苦的歲月里人們還以什么來充饑?
四、比較閱讀。介紹張潔的《挖薺菜》、劉紹棠的《榆錢飯》,并把這兩篇文章與《柳葉兒》作比較,談談在結構、感情、語言、對苦與樂的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異同點。
二、課堂討論:
你吃過野菜嗎?如有,與課文所寫的感受是否相同?為什么?
三、課后學習:
詢問一下自己長輩年少時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作比較,談談感想,提升人生感悟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柳葉兒》教案 篇3
第1課時
一、學習目標:
1、學習字詞
2、從理解“苦”與“樂”來讓學生感念生活。
3、結合課文的語句,體會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
二、情景創(chuàng)設:
(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請描繪一下你所能想到的艱苦的生活。(捋槐樹葉、地瓜葉子,榆樹皮,挖觀音土、草根充饑,爬樹好就是這樣被逼出來的啊。)互相合作,交流感受。(從衣食住行角度來談)
2、柳葉兒是什么?能用具體的語言描繪一下它嗎?學生具體描繪。
:注意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繪。
3、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柳葉兒,文人墨客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
贊賞它的多姿”,請從你的積累中回憶出寫柳的詩句。回顧積累,再現(xiàn),增強知識儲備。(二)、導入: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美好的生活我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經(jīng)歷過,感受到,我國已經(jīng)進入中等發(fā)達國家行列。然而,我們不能忘記在艱苦的戰(zhàn)爭年代和建國不久自然災害時期那艱難困苦的生活。下面我們學習一篇當代作家宋學孟的回憶散文《柳葉兒》,同作者一起回到那充滿酸澀的童年歲月。
三、自主學習: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作者在成年之后對小小的柳葉懷有怎樣的感情?抓住文本進行。
2、為什么呢?你能否簡單復述一下文中所講的故事。四人一組講述故事。
3、從文中找出些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寫法。
四、自我檢測
1、“柳葉救過我的命”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
2、你覺得作者寫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五、鞏固練習
1、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怎樣?結合自身來講。
2、那我們對待生活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感念生活的思想感情。
3、請你用一、二句名言警句來對不知道珍惜的人進行勸說。發(fā)揮學生主動性進行探究合作。
附:教學板書
柳葉兒苦、澀
珍愛生活
宋學孟樂
1、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柳葉兒》學案第2課時
一、學習目標:
1.辨別形近字,掌握多音字及常用詞語。
2.熟讀課文,學習課文生動描寫的方法。
3.品位含義深刻、飽含感情的語句,體會“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內(nèi)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情景創(chuàng)設:
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柳葉兒能吃嗎?有沒有誰吃過柳葉兒,味道如何?(多數(shù)人沒吃過,不知道柳葉兒還可以吃。有個別人吃過,感覺很不好吃。)下面就讓我們來讀讀第十課《柳葉兒》這篇文章,看看作者筆下的童年生活,看看柳葉兒在那時起了怎樣的作用。
三、自主學習:
(一)讀課文,學習生字,注意形近字、多音字。請同學把自己找到的多音字寫到黑板上,同學們根據(jù)多音字的不同讀音分別組詞。
1、生字:嚼著、澀、捋下來、涼颼颼
2、形近字:噌(贈、增、憎)唾(錘、捶、垂)剁(垛、跺、朵)
3、詞語:用武之地、得意洋洋、逞能、偶爾
(二)學生再讀課文,設計相關思考題。
設計方法:
4、(1).根據(jù)你對課文內(nèi)容、語句的理解,設計思考題,引發(fā)同學深入思考。
(2).提出不理解的語句、詞語。
5、教師組織同學就提出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1).文中兩次寫“我”總要摘下柳葉兒放在嘴里嚼,為什么?(抒寫對柳葉的特殊感情。是它救過我的命,是它使我的童年充滿了酸澀和快樂)
(2).那些天,全家最樂的是“我”,“我”為什么樂?(我上樹爬高的本領有了用武之地)
(3).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段落描寫中,還可以品出什么味道?(搶柳葉、吃柳葉的描寫,除了留下苦澀的時代烙印外,還可品出作者童年的歡樂,少年不識愁滋味。)
(4).下面語句中畫線詞語的含義:
①“吃到一個豆兒,滿心里香得不行”。(“一個豆兒”就“香的不行”,在當時的我來說,的確如此,但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多少苦澀啊!)
②“最好吃的當然是用它(柳葉兒)來包菜包子,里面還要再放一勺油。”……“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包菜包子”就是最好吃的了,還要再放一勺油,“還”,可以想見當時油的珍貴。“圓鼓溜溜”“撐得透明”這是寫我吃的貪婪和數(shù)量之多,也是寫能夠吃飽柳葉兒包子的樂趣,在那個時候能飽餐這樣一頓美味,多高興啊。)
6、放聲朗讀爬樹、拾柳葉兒時的晨景、日出的描寫、吃柳葉兒的描寫等,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和兒童心理生動描寫的方法。
7、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作者的寫作思路。(看柳葉兒——搶柳葉兒——吃柳葉兒——念柳葉兒)
四、自我檢測:再討論練筆
過去人們吃柳葉兒、吃野菜是生活所迫,今天人們的餐桌上也有柳葉兒和各種野菜,根本的不同在哪里?
討論之后練筆:從吃樹葉、吃野菜談起(寫出自己的看法及感悟)
五、鞏固練習、練筆交流:
請就你印象最深的一個事物寫一篇散文。
教后感:
本教學設計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可把自己閱讀的感悟直接與同學、老師交流,同學之間互相補充,共同提高,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討論練筆,更深入地領會文章內(nèi)涵。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柳葉兒》教案 篇4
柳葉兒》課堂練習
江蘇 黃衛(wèi)東
《柳葉兒》是一篇寫童年趣事的敘事散文,但現(xiàn)在回憶起來又是“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的事,我們學習這篇課文就要抓住“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nèi)涵。那就請大家先認真閱讀課文再完成下面的練習題,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一、掃除字詞障礙
1、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我總?cè)滩蛔∫焓秩フ黄瑏恚旁谧炖锝溃?nbsp;)著,慢慢品嘗一番那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
我的淘氣,本來就是出了名的。從小就喜歡上樹爬高來chěng( )能。
衣服扣子開了,肚皮蹭( )著了樹干,涼sōu sōu( )( )的。
二、結合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
2、文中三個“吃光了”和一個“搶”字,既可以看出饑荒的嚴重,又可見柳葉兒的 作用。
3、“得意洋洋”地從樹上溜下來、挨了打“心里卻是美滋滋的”,從這里可以體會出“我”當時什么心理?
4、在具體寫去搶柳葉兒的情景時(課文9—11段),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5、文章最后一段運用了 的手法,再次抒發(fā)了對柳葉兒特殊的感情。
6、聯(lián)系全文,說一說作者在童年之所以感到“樂”,主要反映在哪幾件事情上?
三、認真閱讀句子,體會感情,拓展思維
7、研讀句子,討論問題。
①我看癡了,三叔便仰頭問我:“你看什么?”我說:“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
這個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我”把太陽稱為一個“肉做的”“鮮紅鮮紅”的大櫻桃,是有意這樣寫的,還是真的這樣看的?聯(lián)系作者當時的實際情況說說為什么?
②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
這句話除了寫“我”吃柳葉包子時的貪婪和吃的數(shù)量之多外,還表現(xiàn)了“我”的什么狀況?是有意夸張,還是寫的真實樣子?
③ 這時候,太陽出來了,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邊上,兀地跳出半輪鮮紅,那紅光便立刻遠遠地罩過來,像要把人化了進去。體會句子中“罩”的用法,可以把它換成“照”嗎?為什么
四、閱讀語段,提升能力
8、閱讀下面語段,完成練習題
柳葉兒抱回家來,奶奶便把柳葉兒捋進盒里、筐里,然后燒一鍋開水煮,煮好之后,又撈進涼水里泡。往往要泡一兩天,換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蔥花、鹽,做菜糊糊粥吃,有時候還會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幾口粥,吃到一個豆兒滿心里香得不行。
“最好吃的當然是用它來包菜包子,里面還要再放一勺油。做這樣的飯,全家便只允許我一個放開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每當這時,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亂跑,她擔心我一個跟頭摔倒,那紙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腸子會淌出來。
多虧了那些樹葉,吃光了一茬,長出來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長出來一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著這些樹葉活下來的!
① 柳葉兒弄回家之后是如何加工的?請找出有關動詞來回答。
② “全家便只允許我一個放開了吃”這一句從側(cè)面說明了什么?
③ 概括三段文字敘述的內(nèi)容。
五、課余練筆,展示才華
9、關于“柳”的詩句我們學過不少,選取兩個寫在下面。
10、以“我們今天飯桌上的佳肴”為話題,對照課文,談談自己的所思所感。(3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1、jiáo 逞 cèng 颼颼
2、救命
3、可以體會出“我”顯示了上樹爬高的本領以后的樂趣。
4、景色描寫、動作描寫
5、對比
6、爬高上樹、搶柳葉兒、吃柳葉兒
7、① 比喻、 “我”是真的這樣看的。這個比喻是“我”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是極端饑餓在頭腦中的折射:太餓了!隨時都會想到“吃”,真希望太陽是“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多好吃啊!
②從中可以體會到“我”饑餓、瘦削到何種地步。這是真實的寫照,從下文奶奶的擔心可以看出。
③不能換。罩,有遮蓋之意;照,則是照射的意思。
8、①“煮”、“撈”、“泡”、“攥”等動詞可以看出要去掉柳葉兒的苦味是很復雜的。
②從側(cè)面說明了饑荒之嚴重:就是這樣的東西,其他人也不能吃飽。
③寫吃柳葉兒的樂趣以及對柳葉兒的無限感激之情。
9、比如: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10、略
郵編:224172
地址:江蘇省大豐市新豐二中(金墩街) 黃衛(wèi)東
電話:0515—3997413 (小靈通)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柳葉兒》教案 篇5
《柳葉兒》課堂教學實錄
師生問好。
師:今天,老師給咱同學們帶來了一樣特殊的禮物,可能大家都沒有吃過,老師也沒有吃過,大家想嘗一嘗嗎?
生:想!
師:那好,老師就把它送給同學們,誰來幫一幫老師?(學生分發(fā)柳葉)
師:這可不是一般的柳葉兒,老師專門用開水煮了好幾遍,泡了一整天,希望同學們都能親口來嘗一嘗,品味一下這經(jīng)過加工后的柳葉兒到底是什么味?(學生品嘗柳葉)
生:苦,不好吃。
生:澀……
師:雖然柳葉經(jīng)過了加工,但我們感覺仍然很苦澀,不好吃。那假如有一天,讓你拿柳葉來當飯吃 ,又會是一種什么滋味呢?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宋學孟寫的《柳葉兒》,請同學們打到課本的62頁。(板書課題)
師:首先讓老師給大家講述一個有關吃柳葉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就曾經(jīng)發(fā)生在你的爺爺、奶奶,甚至你的爸爸、身上。
(《二泉迎月》的旋律響起,教師選取文中作者回憶的部分,采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講述。)
師:好!故事老師就給大家講完了,下面給同學們一個自由閱讀的時間,你再次去朗讀這個故事,再次去感受作者當年的生活經(jīng)歷,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找出來,待會兒我們一塊來解決!
(學生朗讀課文,教師進行閱讀指導。)
師:故事大家都讀完了,那這個故事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是哪里?哪位同學說一說?
生:“這時候,太陽出來了,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邊上……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我非常喜歡這個句子。
師:能說一說你喜歡的理由嗎?
生:因為從這里能夠看出作者當時非常的饑餓,把“太陽”都看成了“大櫻桃”,還“全是肉做的”。
師:大家同意不同意他的說法?
生:同意。
師:非常好,剛才這位同學給我們讀的這句話,描繪的景色很美(教師板書——“美”),那你能看出這是什么時候的景色嗎?
生: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
師:對!就是在作者搶柳葉,摘柳葉的時候,太陽出來了,但他并沒有留意這一幅美麗的“日出東方圖”,而他首先是想到的什么?
生:大紅櫻桃。
師:并且還是“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你能想到這是作者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會有這樣的聯(lián)想嗎?
生:在饑餓,無食物可吃的情況下。
師:很好!的確,作者非常的饑餓,不管看到什么,他都想到吃的,那這個時候,他如果看到彎彎的月亮,可能會想到什么?
生:香蕉。
生:橘子。(眾生笑)
師:是橘子瓣,對吧!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饑寒交迫、食不裹腹,對作者來說,這時滿腦子都是吃的。
師:作者的這一聯(lián)想充滿了天真的想像,但同時也引人深思。
今天,咱們也來展開想像的翅膀,發(fā)揮我們的想像力,看大屏幕上的圖形,你會想到些什么?(屏幕展示)
生:雞蛋。
生:西瓜。
生:皮球。
生:盤子。
生:月餅,還有——蘋果。
師:再給一位同學一次機會。
生:像眼鏡。(生笑)
師:帶有圓形鏡片的眼鏡,是吧?(是),同學們的想像非常的豐富,老師也希望大家永遠都有一雙善于想像的翅膀,永遠翱翔在想像的天空里。
師:剛才,同學們看到老師寫到黑板上一個字——“美”(師生齊說出)。其實在本文中景色美的句子不只是這一處,還有一處,把它找出來,告訴大家。
生:“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偶爾傳來一兩聲‘嘩啦嘩啦’的水響”。
師:看一看前邊的那一句話,是不是也是景色描寫啊?
生:是。
師:這一段文字向我們描繪了一幅鄉(xiāng)村清晨的美麗畫卷,請同學們大聲朗讀這段文字,領略一下這美麗的景色描寫。
(學生朗讀)
師:大家感覺是不是非常的“美”(是),的確,這段景色描寫朦朧、寧靜,充滿了詩情畫意,那你能看出這是作者在什么背景下看到的嗎?
(教師提示:作者是在去干什么的路上看到的?)
生:去摘柳葉的路上。
師:作者這時摘柳葉的感覺怎么樣?
生:也很“美”。
生:不怎么舒服。
師:咱們繼續(xù)往后看,看看作者作者到底摘柳葉時的感受怎么樣?(學生閱讀課文)
生:作者摘柳葉時,好像非常的痛苦。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是從“我走過去樣頭看看,一下甩脫了鞋……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
師:能不能找?guī)讉關鍵性的詞?
生:涼颼颼。
師:作者摘柳葉時的季節(jié),大概就是現(xiàn)在這個時候,雖然已是春天,但天氣還是有些冷,春暖乍寒。還有其它的詞嗎?
生:我想說兩句話(生笑),我覺得這里景色描繪的很美,大概作者在搶柳葉的路上,還希望將來能過上好日子。
師:說的非常好,是啊!作者也非常的希望能夠過上像我們今天這樣的幸福生活。
其實,在這一部分中,有很多的詞都能看出作者當時摘柳葉時的感受,像:“牙齒咯嘣嘣響”——可見天氣何其冷;“冰涼的硬地上”——可見地面何其涼;“肚皮蹭著了樹干”——可見作者身上穿的何其薄。所有的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當時人們生活的艱辛。我想:在這美麗的景色中,也一定摻進了作者太多太多的苦澀。(教師板書——“苦澀”)
師:同學們還有其它的疑問嗎?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生:“每當這時,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亂跑……里面的腸子回淌出來。”為什么當時人們的肚皮都會那么薄?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誰來幫她解答一下?
生:因為那個時候人們非常的饑餓,填不飽肚子,所以肚皮都非常的薄。
師:文中還有一句話,也寫出了作者當時的肚皮很薄,找出來了嗎?
生:“于是我拼了命直吃的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
師:找得非常好,咱們來齊讀這句話。(師生齊讀)
從這一句話中,你都了解些什么?
生:作者身體非常的瘦。
生:當時人們饑荒的程度很嚴重。
生:我想提一個問題,為什么作者拼了命的吃?
生:因為柳葉包子很好吃。
師:可能咱同學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遇到好吃的東西,往往要拼了命的吃。可見,“柳葉包子”對于童年的作者來說,一個字——“香”。(師生齊答,教師板書——“香”)
師:由此可以看出在那年月,人們的生活水平是非常的低,連“柳葉包子”都是無上的美味,那還有什么不能吃呢?
師:同學們!還有沒有其它的疑問?
生:那時沒有吃的,為什么還有蔥花和鹽呢?
生:當時是生產(chǎn)隊供應的。
師:聽誰說的?
生:聽爸爸媽媽說的。
生:因為蔥花和鹽只是調(diào)料,并不是主食。
師:老師謝謝你,幫助我們大家解決了一個問題。
師:還有疑問嗎?
生:“誰說這樹太高,沒人能爬上去……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卻是美滋滋的。”為什么作者對自己童年爬樹的情景記得那么清晰?
生:因為這樣可以顯示自己上樹爬高的本領,主要是為了逞能。
師:,與我們剛才講的作者摘柳葉時的感受相比,這里作者上樹摘柳葉時的心情怎么樣?
生:樂。
生:高興。
師:那我們就用一個字來表示作者的心情——“樂”。(教師板書——“樂”)你是從哪幾個詞中看出作者很“樂”的?
生:“得意洋洋”。
師:有位同學還有補充。
生:“美滋滋的”。
師:的確,上樹可以逞能,作者當然很高興。那假如就在此時此刻,他的父母就在樹下,當他們看到此情此景,又會在想些什么呢?
生:我的孩子連柳葉都吃的這么香,那給他好東西吃的時候會是什么樣呢?什么時候能讓我的孩子好生活呢?
師:很好,體現(xiàn)了做父母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誰還有其他的想法?
生:在這個饑餓的年代,真是委屈了孩子。
生:唉!為了這一點柳葉,就要爬到那么高的樹上,什么時候就不至于冒那么大的危險,就能過上好日子呢?
師:雖然作者當時心里非常的高興,但是做父母的心里卻是一陣陣的酸楚。
生:我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在那時全家最樂的是我?
師:這個問題,哪位同學來幫她解答?
生:因為可以上樹爬高來逞能。
生:搶柳葉的時候,景色很美。
生:柳葉包子很香。
師:通過三位同學的回答,你明白了嗎?(明白了)
對于當時的作者來說,的確“柳葉”帶給了他無窮的歡樂,也許對于一個只有八歲的孩子,他還無法感受到當時父母的辛酸,體會不到家庭所面臨的處境,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我想:多年之后,作者在回憶這段不平常的經(jīng)歷時,他一定會體會到這“樂”中包含了多少的苦澀。但不管怎么樣,作者還是要感謝柳葉,為什么?
生:因為柳葉救過作者的命。(眾生回答)
師:是啊!在那年月,柳葉救過很多人的命,因此作者對柳葉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于是就有了故事開頭的兩段。(師生齊讀)
師:如果作者今天再去摘柳葉來咀嚼的時候,他一定是嚼在嘴里,苦在心頭。
好!這個故事我們就講到這里,文章也賞析到這里。我們把思緒拉回到現(xiàn)在。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最想對今天的同齡人說點什么?
生:不管是以前,還是現(xiàn)在,每當吃飯的時候,我們都要愛惜每一顆糧食。
生:極普通、極平凡的東西,往往也是最不平凡的。
師:說的很好,很具有哲理性。
生:用自己的長處,給大家做點貢獻吧!
生:我覺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十分珍貴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
師:是啊!與作者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師板書——“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其實,發(fā)生在那年、那月,這樣感人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屏幕展示)請大家看屏幕,這是張潔寫的《挖薺菜》中一個精彩片段,請同學們快速的朗讀,找出與《柳葉兒》中“樂”、“美”、“香”表達相同的句子。(學生朗讀,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師:誰來把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解答一下?
生:“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真是無上的美味啊!”,這是與“香”有關的句子。
生:“大地春回、萬物復蘇的日子重新來臨了!田野里長滿了各種野菜……”, 這里寫出了景色的美。
師:哪位同學還有要補充的嗎?
生:我認為:“我甚至可以不時地抬頭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飛過去的小鳥,樹上綻開的花兒和藍天上白色的云朵。”也是描繪美麗景色的句子。
師:找的非常準確,那與“樂”有關的句子呢?
生:“提著籃子,邁著輕捷的步子,向廣闊無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薺菜,在微風中揮動它們綠色的手掌,招呼我,歡迎我。”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挖薺菜時的喜悅心情。
師:剛才同學們的回答都非常的好。也許在那樣的年月,只有冬去春來,田野里長出薺菜,作者去挖薺菜時,才會感到生的自由和歡樂。也許,在那時只有薺菜才真正的屬于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但不管是“薺菜”,還是“柳葉”,拿它們當飯吃的日子,畢竟都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今天,我們都在吃著美味加營養(yǎng)的飯菜,但我還是希望同學們多聽一聽當年人們“吃柳葉,吃薺菜”的故事。
(《二泉映月》的旋律響起)
師:當我們要結束這節(jié)課的時候,請同學們來看屏幕上的一組畫面: (屏幕展示)
展示圖片一。(教師旁白:他們衣衫襤褸,站在前面的孩子有的全身不著衣物,并且骨瘦如柴,因而顯得頭特別的大;每一個人的手上都拿著一堆樹葉,本來天真爛漫的童年,在他們的身上卻找不到一絲痕跡。)
展示圖片二。(教師旁白:這是一位老奶奶,憂郁的表情和充滿期待的眼神,讓人看了辛酸。)
展示圖片三。(教師旁白:這是一群餓死的孩子的尸體。)
展示圖片四。(教師旁白:這是與本文有關的一幅圖片,一個孩子提著竹籃,爬到一棵枯樹上去摘樹葉充饑的情形,樹上的葉子幾乎已被捋光了,但是僅有的幾片樹葉,還是讓孩子看到了對生的希望。)
(眾師生都被此情此景深深的打動)
師:畫面中的人物并非是遠在天邊的非洲饑民,而是我們的同胞,這就是發(fā)生在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狀況,看了這些圖片叫人難過,但這也同時提醒著我們今日生活的富足充盈,教育著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結束語:童年的生活都是難忘的,不管它是與苦難交織,還是同歡樂相伴,它畢竟留下了許多值得我們回憶的東西。和作者一樣,我們也都曾經(jīng)擁有過屬于自己的童年,那就請同學們課后拿起筆,回憶、記錄自己的童年故事,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板書設計:
柳 葉 兒
宋學孟
樂
美 苦澀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香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柳葉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從理解“苦”與“樂”來讓學生感念生活。
2、結合課文的語句,體會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 導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請描繪一下你所能想到的艱苦的生活。(捋槐樹葉、地瓜葉子,榆樹皮,挖觀音土、草根充饑,爬樹好就是這樣被逼出來的啊。) 互相合作,交流感受。(從衣食住行角度來談)
2、柳葉兒是什么?能用具體的語言描繪一下它嗎? 學生具體描繪:注意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繪。
3、就是這我們江南隨處可見的柳葉兒,文人墨客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贊賞它的多姿”,請從你的積累中回憶出寫柳的詩句。 回顧積累,再現(xiàn),增強知識儲備。
二、 教學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那作者在成年之后對小小的柳葉懷有怎樣的感情? 抓住文本進行。
2、為什么呢?你能否簡單復述一下文中所講的故事。 四人一組講述故事。
3、 中找出些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寫法。
三、 拓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怎樣? 結合自身來講。
2、那我們對待生活應該怎樣? 培養(yǎng)學生感念生活的思想感情。
3、請你用一、二句名言警句來對不知道珍惜的人進行勸說。 發(fā)揮學生主動性進行探究合作。
教學板書
柳葉兒 苦、澀
珍愛生活
宋學孟 樂
附: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柳葉兒》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一、體會作者童年的“苦”與“樂”。
二、認識過去的童年,了解時代的變遷,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
學習時數(shù):1課時
學習內(nèi)容和步驟:
一、 課前學習:
1.查字詞典;把文中的重點詞語及注音解釋抄寫在積累本上。
2.向長輩了解他們的童年生活。
3.試著嘗嘗過去人們吃的食物,諸如野菜、柳葉兒等等。
二、 課堂學習
(一)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展示預習成果。
(1)向大家介紹你所積累的生字、詞語。
(2)交流你所了解到的長輩的童年生活趣事等。
2.速讀全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nèi)容。
(明確這篇敘事散文是以“柳葉兒”為線索,敘寫“我”在饑荒歲月里的童年趣事。)
3.獨立思考:作者圍繞“柳葉兒”從哪幾方面來寫童年的?
(試著用一個表示動作的字概括)
戀柳葉兒——搶柳葉兒——吃柳葉兒——詠柳葉兒
(二)合作學習,探究理解。
1.討論交流:
(1)本文重點寫到搶柳葉兒吃,你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這在當時是件“極苦的事”還是“最樂的事”?
(2)在“我”看來“柳葉兒”的味道如何?
(在文中找出依據(jù)并作分析)
2.質(zhì)疑解疑:(同桌討論)
組織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練習二研讀重點語句,學生回答可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但不能脫離當時和現(xiàn)在的特定時代背景,不能離開兒童的心理特點。
3.融合情感:(小組討論)
作者對“柳葉兒”具有何種感情?
(師作引導,結合飽含感情的語言。)
4.積累學習:說說你所知道的詠柳的詩句。(學生交流)
5.小結。
(三)拓展延伸:
根據(jù)你所了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長輩的童年吃的食物,與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對比,以“吃”為話題,口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三、課后學習:
將“拓展延伸”的內(nèi)容進一步完善,整理成書面材料,寫到練筆本上。
教后記: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柳葉兒》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
1、從理解“苦”與“樂”來讓學生感念生活。
2、結合課文的語句,體會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 導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請描繪一下你所能想到的艱苦的生活。(捋槐樹葉、地瓜葉子,榆樹皮,挖觀音土、草根充饑,爬樹好就是這樣被逼出來的啊。) 互相合作,交流感受。(從衣食住行角度來談)
2、柳葉兒是什么?能用具體的語言描繪一下它嗎? 學生具體描繪:注意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繪。
3、就是這我們江南隨處可見的柳葉兒,文人墨客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贊賞它的多姿”,請從你的積累中回憶出寫柳的詩句。 回顧積累,再現(xiàn),增強知識儲備。
二、 教學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那作者在成年之后對小小的柳葉懷有怎樣的感情? 抓住文本進行。
2、為什么呢?你能否簡單復述一下文中所講的故事。 四人一組講述故事。
3、 中找出些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寫法。
三、 拓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怎樣? 結合自身來講。
2、那我們對待生活應該怎樣? 培養(yǎng)學生感念生活的思想感情。
3、請你用一、二句名言警句來對不知道珍惜的人進行勸說。 發(fā)揮學生主動性進行探究合作。
教學板書
柳葉兒 苦、澀
珍愛生活
宋學孟 樂
附: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