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分米的認識公開課教案(通用4篇)

分米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8

分米的認識公開課教案(通用4篇)

分米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分米與厘米、米、毫米之間的關系,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簡單的換算。

  過程與方法

  1.經歷邏輯推理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推理能力。

  2.經歷梳理4個長度單位間關系的過程,加深體會長度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2.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分米,會用分米測量物體的長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難點: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尺子 米尺 10厘米長的紙條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尺子 米尺 10厘米長的紙條 鉛筆 練習本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復習舊知,鋪墊新課

  1.說一說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厘米、毫米)

  2.學過的長度單位中最大的長度單位是什么?(米)最小的長度單位呢?(毫米)

  3.請學生用手比畫一下1米、1厘米、1毫米大約各有多長。

  我們在實際測量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操作指導:本板塊在操作時要關注學生對已經學習過的長度單位的掌握情況,存在問題的要及時疏導,避免對學習新知造成障礙,為系統地整理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做好鋪墊。

  板塊二 探究操作,獲取新知

  活動1 探究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課堂活動卡,見本書66頁)

  1.引導學生討論測量課桌的長度用哪個長度單位比較合適。

  學生討論后匯報:選擇厘米,因為課桌的長度不夠1米,毫米又比較小,如果用毫米作單位,測量出來的數會比較大且測量過程比較麻煩。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學具進行測量。

  3.匯報測量方法。

  方法一 以尺子的最大刻度為一段,連續量,可以得出桌子的長度是97厘米。

  方法二 以10厘米長的紙條為一段,連續量,一共有9個10厘米,余下的用尺子量,還多出來7厘米,可以得出課桌的長度是97厘米。

  4.比較測量的方法。

  引導學生討論哪種方法比較好,理由是什么。

  學生匯報:方法二比較好。因為它是以10厘米為一段進行測量的,好記又好算,不容易出現錯誤。而在方法一中,尺子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0厘米,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有的是30厘米,這樣在計算時容易出現錯誤。

  5.揭示課題:剛才我們所說的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米的認識。(板書課題:分米的認識)

  活動2 觀察操作,學習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教學1分米=10厘米。

  拿一把米尺,指出1分米的長度。

  (1)讓學生數一數1分米里面有幾個1厘米,明確10個1厘米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板書:1分米=10厘米)

  (2)讓學生用手勢表示1分米,然后思考:課桌的長度用幾分米幾厘米怎樣表示?

  (3)小組討論、交流怎樣用分米表示課桌的長度,然后匯報。課桌長97厘米,90厘米就是9個10厘米,也就是9分米,再加上7厘米,即課桌長9分米7厘米。

  2.教學1米=10分米。

  (1)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分米和米之間的關系,可以借助米尺,也可以借助計算,然后匯報。

  小組一 我們小組觀察了米尺,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為長度單位一段一段地數,一共有10段,是1米,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小組二 我們小組是根據米和厘米、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進行推導的,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個10厘米,10個10厘米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板書:1米=10分米)

  (2)請學生把學過的長度單位按照從長到短的順序排列。(米>分米>厘米>毫米)

  活動3 觀察實物,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觀察比較,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觀察尺子上1分米的長度,體會長度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用手比畫一下1分米。(反復兩次)

  (2)同桌之間進行一個小比賽,看哪個同學能夠獲勝。

  請坐在南側的同學用手勢表示出1分米,坐在北側的同學用尺子量一量,調換角色再量一遍。(同桌之間互相量)你和同桌所表示的長度哪個更接近1分米?希望你們能夠幫助自己的同桌,讓他們能用手勢準確地表示出1分米。(學生操作)

  2.估測,畫一畫,體會1分米的長度表象。

  (1)估測一下,從你的中指指尖到手的什么位置大約是1分米?請你的同桌幫你量一量,看你估測得準不準。(同桌活動)

  (2)畫一畫。

  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長度,請同學們拿出鉛筆、尺子和練習本,用尺子上沒有刻度的那一邊在練習本上畫出1分米,畫完后,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畫得準不準。

  請你分別畫出長度為2分米、3分米的線段,畫完后用米尺量一量,看你畫得準不準。

  (3)想一想,在我們的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時適合用分米作單位?(學生思考后匯報)

  3.系統梳理,體會長度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

  (1)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換算。

  ①請學生回憶已經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它們之間的進率是什么?

  ②課件出示教材23頁例3。引導學生用剛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

  2厘米=( )毫米

  80厘米=( )分米

  想:1厘米是10毫米, 想:10厘米是1分米,

  2厘米是( )個10毫米。 80厘米里面有( )個10厘米。

  ③請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填,是怎樣想的。

  (2)反饋練習:完成教材23頁“做一做”。

  (3)請同學們用圖示梳理出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操作指導:本板塊的難點在于長度單位之間簡單的換算,因此,在操作時要重點建立起四個長度單位的'表象,讓學生在估測、比一比、畫一畫等活動中,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對長度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進行系統梳理,從而突破本課時的重難點。

  板塊三 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下面各題中的單位用得對嗎?

  (1)鋼筆長14分米。( )

  (2)床長2厘米。( )

  (3)旗桿高12米。( )

  (4)寫字臺寬100毫米。( )

  (5)作業本長2分米。( )

  2.完成教材24頁4題。

  3.王師傅把一根長4米的木料鋸成長5分米的小段,可以鋸成幾小段?(木料的損耗不計)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板塊四 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課堂總結。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2)你是怎么學會的?

  (3)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我學會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我是通過觀察米尺、尺子學會的;我的疑問是測量所有物體的長度都適合用分米作單位嗎?

  2.布置作業。

  (1)教材24頁3題。

  (2)教材25頁6、7題。

  板書設計

  分米的認識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學反思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難懂,但又是實用性比較強的一節課,為此我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動手實踐的活動,意在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增加對分米的理解和運用。

  學生在測量課桌的長度時,發現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起來比較麻煩,一是數據比較大,二是學生的尺子比較短,需要測量多次,誤差較大,這時有學生說用分米作單位來測量,自然而然地引入分米,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分米與厘米、米之間的關系,建立起1分米的長度觀念。

  要想知道1分米有多長,單靠聽講是不夠的,一個長度單位表象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有效的環節,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地感受,逐步強化對分米的認識。通過尺子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往往不牢固,離開尺子或間隔一段時間,首次感知的印象會淡忘。因此,我覺得應該讓學生走出座位找找1分米,說一說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一是反饋、檢查學生在尺子上的首次感知是否有效,二是讓學生借助身邊熟悉的、自己找到的物體幫助記憶1分米有多長,以后在回憶1分米有多長或判斷其他物體的長度時,可以將熟悉的物體的長度作為參照。

  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我讓學生大膽估測,并把估測與實際測量相結合。學習時讓同桌合作:(1)請一名學生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畫出1分米,現在比畫的就是一拃的長度,一拃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比畫給同桌看。(2)一人比畫1分米,另一人用尺子量,看看估計得對不對。(3)拿出紙條,估計一下1分米的長度,在大約1分米長的地方剪斷,一起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準確。通過在尺子上比畫、用手比畫和估計紙條上1分米的長度,從借助測量工具到直接估測長度,逐漸加大了測量難度,使學生一步步加深對分米的認識,初步培養估計的能力和意識。雖然學生估計的1分米并不十分準確,但只要是較接近的,都要予以鼓勵。放手讓學生用眼觀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腦思考,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為他們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舞臺,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要能放手、敢放手,在放手的同時,能夠真正相信學生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本課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了所有的知識點,比預計的效果還好。我想我們還是要還給學生自己的空間,讓他們有機會自己去發現知識、掌握知識。

分米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篇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在建立長度觀念時,對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間的關系易混淆,故教學時應講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比較它們的長短,使學生能正確、深刻地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幣、絲帶、橡皮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你們猜一猜,錢老師的身高是多少?

  學生猜完后教師說明:錢老師的身高是1米80厘米。

  師:米和厘米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兩個長度單位,請大家用手勢比劃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米作單位?

  師:請大家再用手勢表示一下,1厘米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師:我們每天上課都要用到數學課本,你們知道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厘米嗎?自己量一量。

  生:數學書的長是21厘米,數學書的寬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師:數學書的寬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長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要想比較準確地量出數學課本的寬,就要用一個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來量。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毫米的認識。(板書課題)

分米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五冊60-61頁,毫米、分米的認識,練習十六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直觀和操作,讓學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掌握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準確選用長度單位表示物體長度。

  教學用具:直尺、米尺、回形針、鐵釘、一分硬幣、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我們以前學過的量一個物體的長度或一段距離用什么作單位?(厘米、米)用手勢表示一下。

  量一量文具盒的長度,大約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樣量的?

  量一量一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多少?

  這堂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探索新知

  1、導入:今天要學習的新的長度單位,可以量更小的物體的長度或更短的距離,并且能量得更準確,這就是毫米。(板書:毫米

  的認識)

  2、毫米的認識

  ⑴、教學例1

  ①、學生觀察直尺:尺子上有些什么刻度?除了我們學過的厘米刻度外,還有刻度嗎?(厘米里有更小的格)

  觀察1小格的長度,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嗎?

  問:誰知道每1小格的長度是多少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1厘米中間每1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②、我們通過厘米認識了毫米,那么厘米和毫米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分組:數一數1厘米里面有多少毫米?你是從哪個刻度數到哪個刻度的?

  討論:厘米和毫米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發現的?

  生答后板書:1厘米=10毫米

  ③、數一數2厘米里有多少毫米?想一想3厘米、5厘米呢?

  ④、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量一量一分硬幣的厚度,看夠不夠1毫米,再用手感覺一下,看剛才的手勢是否恰當。

  說一說,1毫米的長度是什么樣的?

  ⑤、例舉生活中長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體。

  ⑵、量一量數學課本的厚度,大約是多少毫米?將結果填在書上。

  ⑶、觀察做一做第3題,你能讀出回形針和鐵釘的長度嗎?你是怎么讀出來的?(回形針28毫米,鐵釘38毫米)

  動手量一量回形針和鐵釘的長度,你能讀出來嗎?拿出你量的物體,說出長度。(回形針29毫米、鐵釘39毫米、52毫米)

  通過回答,指出測量允許有誤差,但不能太大。

  3、分米的認識

  如果測量課桌的寬用毫米作單位,方便嗎?(不方便)為什么?(課桌的寬較長,毫米較短)因此我們來學習另一種長度單位。

  ⑴、教學例2

  ①、拿出米尺,觀察還有什么新的長度單位?

  生答后板書:分米

  問:1分米是多長呢?(10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書:1分米=10厘米

  讓學生出示分米塑料尺,量一量它的長度,再用手感受一下。

  ②、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10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演示:在米尺上數一數,1米里面是不是10分米。

  板書:1米=10分米

  ③、用手勢表示1分米的長度,用分米塑料尺檢查。

  ④、例舉生活中那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⑵、用塑料分米尺量一量數學課本的長度大約是幾分米?

  ⑶、用塑料分米尺量一量課桌的寬大約是幾分米?

  ⑷、你想量出幾分米的帶子給同學們看,用手舉起來。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小結后,用手勢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再齊讀一遍進率。

  四、鞏固應用(出示小黑板):

  1、量一量下面圖形的邊長,以毫米為單位。(書63頁1題)

  左邊的同學量三角形,右邊的同學量長方形。指名說結果,集體訂正。

  2、在橫線上填上米、分米、厘米、毫米。(書63頁2題)

  同桌互說,再指名說出結果。

  3、用線把相對應的左右兩邊連起來。

  公路寬10分米

  一把鑰匙6米

  一支圓珠筆170厘米

  課桌長40毫米

  鄧老師高13厘米

  五、拓展創新:

  生活和學習中,你用到了許多物品,你想量一量它們的長度嗎?請選用適當的長度單位表示。

  分組進行。

分米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比劃、測量等學習活動,明確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使他們初步認識新的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并能掌握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進行簡單的換算。

  2.借助具體的測量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發展估測意識。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從而獲得積極的學習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建立較為準確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米尺;學生準備書、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幣、一張銀行借記卡、小棒等。

  教學步驟:

  一、鞏固復習米和厘米

  1.學生猜老師的身高

  2.告訴學生,老師的身高是168厘米,問,那是幾米幾厘米呢?

  3.問:這里有哪些長度單位?

  4.比劃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米作單位?

  5.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二、通過自身體驗引出毫米

  1.過渡語:我們人有身高,我們身邊的文具也有身高,同學們看看這兩件文具分別有多長?

  2.是剛剛3厘米嗎?那再仔細觀察,估計一下,多余的地方有前面一樣的幾小格

  3.看來同學們的估計能力還是很強的,那現在說一說這塊橡皮有多長了嗎?回形針呢?

  4.用幾厘米幾小格來表示太麻煩了,今天我們就要學到一個比厘米更小,更精確的單位--毫米。

  三、建立1毫米的概念

  1.你們知道怎樣的長度就是1毫米呢?

  2.在尺上找到一毫米,請同學上來指一指(一般會指從0刻度開始的)

  那尺上哪里還有1毫米,同舊之間互相指一指

  其實尺上每1小格都是一毫米

  3.你們知道了尺上1毫米的長度,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厚度大約是1毫米呢?

  4.測量2分幣的厚度

  5.用手來表示1毫米有多長?

  6.畢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裝進自己的腦袋里

  7.你們現在已經認識了1毫米,你想對它說些什么?

  四、通過估計測量,建立幾毫米的概念

  過渡:是啊,1毫米實在是太小了,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卻真有用毫米作單位才能測量的物體。

  你們瞧!

  這幅兒童畫里畫的是什么啊?

  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螞蟻有多長?一粒米又有多長呢?

  老師已經把它們畫在了作業紙上,請同學們先估一估,它們各有多少毫米?

  現在測一測,看看你們估得對不對?

  你是怎么測量的?

  五、認識厘米和毫米間的關系

  1、其實剛才同學們已經很聰明地從尺上找到了4毫米、6毫米,知道有幾小格就.幾毫米?那現在你們能不能準確地告訴我橡皮有多長,回形針有多長?

  2.又有厘米,又有毫米,如果只能用毫米作單位,那又該怎么說呢?

  3.你為什么說是33毫米啊?你怎么想的?

  得出1厘米=10毫米

  4.請學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1厘米,數數它里面是不是有10小格

  5.那回形針呢?共有幾毫米?為什么?說清理由

  6.即時練習

  (1)我們無意間發現了這么大的一個秘密,真是太了不起了,那么你們能不能用這個大發現,完成下面幾題?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1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80毫米=厘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1米=厘米=毫米

  (2)測一測

  看來同學們已經很清楚厘米和毫米的關系,接下來我們就來用一用毫米這個單位?

  A.估一估,這個四邊形其中兩條邊的長,只能用毫米作單位,再測一測,你估的對不對?

  B.測一測書本的厚大約有幾毫米?先估后測

  C.說一說,測量什么樣的物體的時候要用到毫米作單位?

  (3)填上合適的單位

  以前我們就知道如果亂用單位就會出錯或者鬧笑話,因此我們要合理的運用這些單位,那同學們看看,在里該填上哪一個合適的長度單位?

  鋼筆長14____

  粉筆長75____

  樓房高15____

  鐵釘長50____

  大頭針長3____

  大橋長200____

  六、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些什么?有哪些收獲?

  七、拓展延伸

  還有比毫米更小的單位存在,以后我們還會學到

分米的認識公開課教案(通用4篇) 相關內容:
  • 分米的認識  學習設計

    總第2課時教學目標: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方法、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以解分米與厘米與米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 分米的認識 人教版新課標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4—第7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 第二課時 分米的認識

    一、教學內容:教科書p4頁例2,p4頁“做一做”及p5頁第3題二、教學目標:1、讓學生懂得測量不同長度的物體要用合適的長度單位,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并學會用其量物體的長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 分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五冊p4,練習一第4------6題教材簡析認識了毫米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的實踐活動,體會在實際測量中,有些物體的長度是界于厘米和米之間的。因此,感受到分米重要的實際意義,產生一種學習和動機和需求。...

  • 第一單元第二課時《分米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分米產生的意義; 2.了解分米與厘米,分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通過估一估、測一測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

  • 分米的認識 人教版數學三上教案

    教材第4—第7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3,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認識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長度概念教學難點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

  • 在 活 動 中 體 驗 數 學——“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新課標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理論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

  • 人教三上數學第三單元《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3篇)

    學習內容教材第21-22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五第1、2、5題。學習目標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并會用他們做單位進行測量。教學重點:建立較為準確的“1毫米”的概念。教學難點:理解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關系。...

  • 《毫米、分米的認識》(通用14篇)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2~4.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吸管一根,剪刀一把,一小組一把米尺.鉛筆,練習本,橡皮.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毫米,分米的認識"是...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第1—3題,毫米、分米的認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

  • 毫米、分米的認識(通用12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第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6篇)

    復習目的: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分米、毫米等長度單位的感性體驗。會確定位置,從而鞏固學生已有的對平面圖形的直觀體驗。2、通過觀察、測量、語言描述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 毫米和分米的認識(精選3篇)

    教 學 過 程第1時授課時間2005年3月 日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2頁,自主練習第1、2題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學習內容教 師 活 動學生活動札記、修改創設活動情景,引入新知認識毫米你在學習時最常用到...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4篇)

    復習目的: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分米、毫米等長度單位的感性體驗。會確定位置,從而鞏固學生已有的對平面圖形的直觀體驗。2、通過觀察、測量、語言描述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区四区五区在线播放 | 全部免费的a毛片在线看 | 粉嫩av蜜臀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黄 |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av麻豆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 浪荡艳妇爆乳JUFD汗だく肉感 | 欧美肥妇毛多水多bbxx水蜜桃 |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农村乡下三级播放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 国产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a级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天堂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中文 | 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国产毛片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精品在线一区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 青青草成人免费 | 中文一区一区三区免费 | 亚洲看片网 | 国产真人中国A级毛片 | 超碰高清在线 | 色网在线看 | 国产免费观看久久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 高清偷自拍亚洲精品三区 | 天天综合网7799精品 | 一级黄色故事片 |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 国产精品美女爽爽爽视频 | 99热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