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加幾》教案(精選14篇)
《5、4、3、2加幾》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5、4、3、2加幾可以用交換加數的方法和想大數加小數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用9、8、7、6加幾技能學習5、4、3、2加幾的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認真負責的態度。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5、4、3、2加幾可以用交換加數的方法和想大數加小數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用9、8、7、6加幾技能學習5、4、3、2加幾的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9十5=9十3=8十5=8十3=9十4=
9十2=8十4=7十5=6十5=8十6=
2、8十9=?
讓學生口算并說思考過程。
師:同學們用了不同方法進行計算。這節課,我們繼續用這些方法學習5、4、3、2加幾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板書:5、4、3、2加幾)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出示5十7=,同桌合作學習。
問:5十7等于多少?怎樣計算呢?
①學生獨立試做5十7。
②同桌交流并探討多種計算方法。
③學生匯報各種算法,教師板書。
④師:同學們在計算時喜歡哪種方法并能計算準確,就選擇哪種方法。
2、小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①學生分析每道題的算法,把得數寫在書上。
②匯報不同的算法,師板書。
③討論:在20以內進位加法中除了例題中寫出的,5加幾、4加幾、3加幾、2加幾的題還有哪些?
師提示1:20以內是指得數從11到20。
師提示2:進位加是指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學生搶答匯報得數。
3、看書質疑。
4、做一做。
①看圖列式。(第1題)
學生看圖,說圖意,列式計算。
②第2題和第3題。
學生自己做題,觀察上下兩道題有什么規律。通過觀察,發現加數調換了位置,和不變。
5、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運用了很多方法來計算5、4、3、2加幾,有湊十法、還有調換加數位置,想大數加小數,只要計算準確,無論用哪種方法都可以。
三、練習
1、先說得數,再說算式。(練習二十二第l題)
每個圖形的角上都有一個數,用外面的數加里面的數。按照外面的數變化按順序先說得數,再說算式。
學生匯報。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練習二十二第3題)
時間一分半,答完之后,集體訂正。
3、練習二十二第4、5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練習二十二第2題。
先讓學生看懂這個表,讓學生把得數填在書上表內。(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先說問題,再計算。)
四、課堂小結設計,數學,教學
《5、4、3、2加幾》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讓學生掌握5、4、3、2加幾可以用交換加數的方法和想大數加小數進行計算。
使學生用9、8、7、6加幾技能學習5、4、3、2加幾的計算,提高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
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認真負責的態度。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口算9+5=9+3=8+5=8+3=9+4=
9+2=8+4=7+5=6+5=8+6=
2、板書8+9=?讓學生口算并說思考過程,演示各種計算方法
同學們用了不同方法進行計算。這節課,我們繼續用這些方法學習20以內的餓進位加法。(板書: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學習。
A、獨立思考
B、反饋:生1把5分成2和3,3加7等于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3想7+5=12,所以5+7=12(以上3種板書)
C、:同學們在計算時喜歡用什么方法并能計算準確,就選擇哪種方法。
2、小組合作,探究5+8、4+8、3+9
A、學生分析每道題的算法,把得數寫在書上
B、匯報不同的算法,師板書
3、討論:在20以內進位加法中除了例題中寫出的,5加幾、4加幾、3加幾、2加幾的題還有哪些?
4、做一做。
A看圖列式(此題可以一圖四式,學生說哪種都可以)
B7+5=9+5=8+4=
5+7=5+9=4+8=
9+4=8+3=9+2=
4+9=3+8=2+9=
學生自己做題,觀察上下兩題有什么規律。通過觀察,發現加數調換了位置,和不變。
5、:這節課同學們運用了很多方法來計算5、4、3、2加幾,有湊十法、還有調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只要計算準確,無論用哪種方法都可以。
三、鞏固練習
1、先說得數,再說算式。(練習二十一第1題)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練習二十一第2題)
時間一分半,答完之后對照投影自批自改。
3、學生自己出題,其他同學搶答。
四、全課。
《5、4、3、2加幾》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能準確地進行計算;在計算過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將5、4、3、2加幾的問題轉化成9、8、7、6加幾的進位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在解決5、4、3、2加幾的問題中,讓學生感受到可以將新問題轉化成已學過的問題,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在學生比較熟練計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從計算的角度發現加法交換律的現象。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初步學會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
【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是學生在掌握了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能通過規律的發現,類比遷移,自主探究5、4、3、2加幾的計算的一般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的一般方法。教學難點:理解用交換加數位置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的算理。
三、教學準備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做準備
1.師生互動復習算法。以6+9為例復習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即“湊十法”。
2.學生搶答快速計算。9+2=8+5=8+3=7+5=6+4=9+5=
【設計意圖】
鞏固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熟練9、8、7、6加幾的準確度與速度,為學生新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比較發現,找規律
1.在題組計算中初步感受規律存在。2+8=10+5=8+6=9+7=8+2=5+10=6+8=7+9=
(1)學生獨立計算出以上每組題的結果。
(2)教師指名回答,訂正計算結果。
2.在觀察比較中發現規律。
(1)引導學生發現規律。看一看:觀察每組題中的兩個加數與計算結果。想一想: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說一說:每組題中的兩個加數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結果也是相同的。
(2)指導學生總結規律。學生自主總結規律。教師幫助學生整理語言: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3.揭示課題。帶著你的發現,繼續研究5、4、3、2加幾。
《5、4、3、2加幾》教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扎實開展好暑期安全教育活動,以“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題,通過宣傳教育,使全體師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避免事故發生,確保師生人身和學校財產安全。
二、健全組織,領導重視
成立小學暑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學校校長直接抓,統一思想認識,分工具體明確,責任定位到人,時時注意排除安全隱患,認真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三、以活動為載體,形式多樣地開展“暑假安全教育”活動的宣傳
(1)要求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公共安全教育內容。
(2)要求各班利用班、隊會開展專題教育活動。教育主題為:強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諧校園。
(3)舉行一次安全知識教育的專題講座。
(4)組織師生觀看安全教育光盤。
(5)組織一次安全自護知識競賽。
(6)各班按學生人手一份,分發“致家長一封信’按以前的要求做好宣傳、教育。
通過對學生開展以上安全教育,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疾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震、防騙、防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提高全體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5、4、3、2加幾》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同學在實際情境中,正確計算5加幾、4加幾、3加幾、2加幾
2、在觀察中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訓練同學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同學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培養同學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同學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點:
學會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同學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口算練習
9+59+38+58+36+58+9
9+49+28+47+57+88+6
(1)同學搶答
(2)以8+9、7+8為例,請同學說一說怎樣想的?
(3)引導同學小結:計算小數加大數的試題可以交換加數的方法,想大數加小數得多少,推出得數;也可以用“湊十法”計算。
二、新課
1、出示例15+7=?5+8=?
(1)同學看算式后回答:這兩道算式第一個加數是幾?第二個加數是幾?兩個加數比較有什么特點?
(2)5+7等于幾呢?你能用以前的知識做這道題嗎?
(3)同學分組討論,指名說一說怎樣想的?
(4)5+8得多少?怎樣想的?請同學回答,同座相互說。
2、教學例24+8=?3+9=?
(1)讓同學試做,然后請同學回答是怎樣想的?
(2)指導同學看書,小結
問: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板書:5、4、3、2加幾)
有什么特點?怎樣算得快?為什么?
三、鞏固
1、做第110頁做一做中的第1-3題
(1)第1題,
左圖: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怎樣列式?為什么用加法?
右圖:讓同學自身考慮,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2)讓同學從上往下做,并回答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
(3)同學獨立完成,并問:你發現了什么?
2、數學游戲
轉盤出示9加幾、8加幾、7加幾的加法。同學開火車進行。
《5、4、3、2加幾》教案 篇6
數學一年級上冊《5、4、3、2加幾》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5頁“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5、4、3、2加幾可以用交換加數的方法和想大數加小數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用9、8、7、6加幾技能學習5、4、3、2加幾的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認真負責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用交換加數位置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
難點:培養學生用9、8、7、6加幾技能學習5、4、3、2加幾的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 。
1、口算。
9十5= 9十3= 8十5= 8十3= 9十4=
9十2= 8十4= 7十5= 6十5= 8十6=
2、8十9=?讓學生口算并說思考過程。
師:同學們用了不同方法進行計算。這節課,我們繼續用這些方法學習5、4、3、2加幾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板書:5、4、3、2加幾)
二、自主探究。
1、出示5十7=,同桌合作學習。
問:5十7等于多少?怎樣計算呢?
學生獨立試做5十7。
同桌交流并探討多種計算方法。
學生匯報各種算法,教師板書。
師:同學們在計算時喜歡哪種方法并能計算準確,就選擇哪種方法。
2、小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學生分析每道題的算法,把得數寫在書上。
匯報不同的算法,師板書。
討論:在20以內進位加法中除了例題中寫出的,5加幾、4加幾、3加幾、2加幾的題還有哪些?
學生搶答匯報得數。
3、看書質疑。
4、做一做。
看圖列式。(第1題)
學生看圖,說圖意,列式計算。
第2題和第3題。
學生自己做題,觀察上下兩道題有什么規律。通過觀察,發現加數調換了位置,和不變。
5、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運用了很多方法來計算5、4、3、2加幾,有湊十法、還有調換加數位置,想大數加小數,只要計算準確,無論用哪種方法都可以。
三、交互反饋
1、先說得數,再說算式。(練習二十二第l題)
每個圖形的角上都有一個數,用外面的數加里面的數。按照外面的數變化按順序先說得數,再說算式。
學生匯報。
2、練習二十二第2題。
先讓學生看懂這個表,讓學生把得數填在書上表內。
四、開放延伸:數學游戲
五、板書設計
5、4、3、2加幾
5+7=12 5+8=13
4+8=12 3+9=12
《5、4、3、2加幾》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鞏固練習5、4、3、2加幾的進位計算,進一步熟悉“湊十”法和交換加數位置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速度。
(二)過程與方法
學會從表格形式中提取數學信息,能夠從比較復雜的圖畫中提取有用的數學信息,并能恰當地解決問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計算訓練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進步和成功的快樂。
【目標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進位加法的基本計算方法,并學習了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教師提供典型的題目,引導學生對學過的計算方法進行鞏固訓練,并在反思中總結出計算的易錯點,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通過對“填加數”的題目展開討論,得到逆向計算的多種思考方法,達到活化思維的目的。在分析和理解統計表數據的過程中,熟悉從表格中提取數學信息,并能夠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掌握逆向計算的思維方法。
三、教學準備
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復習舊知
課件出示:
1.請學生分別計算3+8、4+8和5+8。
教師隨著學生匯報計算過程和結果進行板書。
教師追問其中一題是怎樣算的'。(復習算法的多樣性)
提問:在計算中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發現: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增加,和也會相應增加。
2.用發現的規律計算。
出示算式:2+9、3+9、4+9、5+9。
先引導學生觀察每個算式中的加數,再請學生說出這組算式算得快的原因。
3.請學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計算這組算式:7+7、5+7、3+7、6+7、4+7。
小結:在剛才的計算中,我們找到了加數之間的變化規律,讓我們的計算又準又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練習5、4、3、2加幾的計算。(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對三組類似關系算式的不同處理,復習了加數與和的變化規律,在已有湊十、連加等方法的基礎上,拓展學生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二)算式混合呈現,突出審題
課件出示情境圖:
小熊、小兔子、小豬、小蝸牛和小烏龜來到了數學樂園,門票上的算式算對了,就可以進入大門啦!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吧!
1.說算理,鞏固計算。
教師挑選1個算式追問其計算方法,強調算法的多樣化。
2.減法出現,產生質疑。
讓學生找到計算錯的原因。
教師借機強調:要想計算正確,一定要看清運算符號。
讓我們來幫幫小豬,這道題正確的計算結果是多少呢?
有了同學們的幫助,小豬也進入了數學樂園。
3.混合計算,強調運算符號。
請學生總結,計算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預設一:要看對加減號。
預設二:計算時要認真,看清楚加數。
預設三:可以用上一個自己熟悉的算式和現在的算式作比較,計算能更快些。
【設計意圖】設計為小動物計算門票的情境,生動有趣地鞏固計算方法;設計將加法算式與減法算式同時展示在學生面前,強化審題的重要性,同時提升學生口算的反應速度。
(三)多角度思考,活化方法
1.方法探究。
(1)幫助小熊解決問題。
小熊遇到了一個難題,請你來讀一讀。
空格中應該填幾呢?請同學們互相交流。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討論,學生們各抒己見,表達出不同的思考過程。
預設1:5+5=10,10+3=13,5+3=8,所以填8。
預設2:5+10=15,15比13多2,10-2=8,所以填8。
預設3:5+8=13,所以填8。
【設計意圖】通過對5+( )=13計算問題的提出與討論,引導學生從多種思路嘗試解決逆向計算的問題,留給學生思考與表達的空間。通過學生的交流,體會多種方法的思維過程,在思考的過程中,辨析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活化計算方法。
2.利用方法,靈活計算。
課件出示:
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解決計算問題。
強調方法的多樣化,可以通過上一題方法計算,也可以通過加數之間的變化規律,或者和之間的變化規律,解決這類計算問題。
【設計意圖】靈活選擇方法的練習分為兩個層次,讓學生在討論中充分認知方法,在嘗試中熟練使用方法,在拓展中活化方法。
(四)綜合運用,解決問題
1.學會從表格中提取信息。
(1)從圖中知道什么信息?
(2)怎樣求籃球一共有幾個?
(3)為什么用加法解決?
(4)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嗎?
2.能夠從復雜圖畫中提取信息。
課件出示:
(1)從圖中知道什么信息?
(2)怎樣解答呢?
根據所提問題,分析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列式計算。
(3)為什么用加法?
(4)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從表格中提取數學信息,提升學生對表格的認知與理解,對行、列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熟悉。從比較復雜的圖畫中提取有關系的一組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識圖能力,明確了數量之間的關系,鞏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1.這節課你在計算方面有哪些收獲?
2.在解決問題方面又有哪些收獲?
《5、4、3、2加幾》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熟悉“湊十法”和交換加數位置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速度。
過程與方法:能夠從比較復雜的圖畫中提取有用的數學信息,并能恰當地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計算訓練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進步和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掌握逆向計算的思維方法。
【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進位加法的基本計算方法,并學習了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教師提供典型的題目,引導學生對學過的計算方法進行鞏固訓練,并在反思中總結出計算的易錯點,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通過對“填加數”的題目展開討論,得到逆向計算的多種思考方法,達到活化思維的目的。在分析和理解統計表數據的過程中,熟悉從表格中提取數學信息,并能夠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演示法、討論法、實踐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請學生分別計算3+8、4+8和5+8。(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2)
教師隨著學生匯報計算過程和結果進行板書。
教師追問其中一題是怎樣算的。(復習算法的多樣性)
提問:在計算中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發現: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增加,和也會相應增加。(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3)
2.用發現的規律計算。
出示算式:2+9、3+9、4+9、5+9。(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4)
先引導學生觀察每個算式中的加數,再請學生說出這組算式算得快的原因。
3.請學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計算這組算式:7+7、5+7、3+7、6+7、4+7。(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5)
二、探究新知
1.方法探究。
(1)幫助米奇解決問題。(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6)
米奇遇到了一個難題,請你來讀一讀。
5+=13
空格中應該填幾呢?請同學們互相交流。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討論,學生們各抒己見,表達出不同的思考過程。
預設1:5+5=10,10+3=13,5+3=8,所以填8。
預設2:5+10=15,15比13多2,10-2=8,所以填8。
預設3:5+8=13,所以填8。
2.利用方法,靈活計算。
課件出示教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第5題。(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6)
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解決計算問題。
強調方法的多樣化,可以通過上一題的方法計算,也可以通過加數之間的變化規律,或者和之間的變化規律解決這類計算問題。
三、鞏固拓展
動物摘蘋果圖。(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7)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表想法)(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8)
五、作業設計
教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第3題。(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9)
【板書設計】
5、4、3、2加幾
5+(8)=13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后進行教學的,所以我在教學的練習題中又增加了+A=B的形式。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對填未知加數這一學習內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加法交換律的知識也作恰當的滲透,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悟。
《5、4、3、2加幾》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5、4、3、2加幾可以用交換加數的方法和想大數加小數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用9、8、7、6加幾技能學習5、4、3、2加幾的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鄭老師把你們喜歡的動畫片里的主人公也請了來,想不想看看他們是誰?(課件一一出示:機器貓,史努比,蠟筆小新,皮卡丘)
師:今天這四位客人還給我們帶來了好多數學問題,有沒有信心解決它們?
二.復習揭題
1.復習
①師:那我們先來解決誰的呢?(請小朋友們決定,不管選擇了誰,都按一定程序順序顯示)
②看看機器貓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問題?(課件顯示:先來口算熱熱身)
生齊說算式并直接報得數。(依次出示:9+58+39+38+5)
③下面直接報得數,看誰的反應最快,行嗎?
(依次出示:9+47+56+58+47+48+9)
④(畫面停留在8+9上)8加9怎樣想呢?
2.揭題。
師:說得真好,前些天我們學了9,8,7,6加幾,今天我們來學習5、4、3、2加幾。
三.新授
1.教學5+7(課件的畫面又回到四個動畫人物這里)
①5加7等于多少,和同桌小朋友說說怎樣想?
②反饋:5加7等于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和他想的一樣的或者不一樣的都可以來說說)
學生邊說邊板書:a.把5湊成10,把7分成5和2,5加5等于10,10加2等于12。
b.把7湊成10,把5分成2和3,3加7等于10,10加2等于12。
c.因為7+5=12,所以5+7=12。
③剛才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法來計算5+7,有拆5的,也有拆7的,還有想到交換加數位置的。現在用你最喜歡的辦法,同桌兩個小朋友說說怎樣想。
④小結:在算這種題目的時候,你喜歡哪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你能算得又對又快,就用哪種方法。
2.教學5+84+83+9(畫面回到四個動畫人物上,選擇喜歡解決的動畫人物)
①請你們試著在紙上做一做這些題目。
②學生板演,同時請小朋友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③其它小朋友也選擇一道,同桌兩個小朋友之間說說怎樣想。
3.(畫面又一次回到四個動畫人物上,選擇喜歡解決的畫人物)
(課件顯示:你能很快把他們算出來嗎?
7+59+59+48+39+2
5+75+94+93+82+9)
①你能很快把他們算出來嗎?迅速地在紙上完成。
②校對。請學生報答案。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嗎?
③小結:兩個加數的位置交換一下,結果和不變,都是一樣的。
五.綜合練習
1.口算練習:在滾動播出的口算題中,隨機出題,學生喊停,就直接進行口算。
2.比一比
①(課件出示蹺蹺板的一端是8+4,一端是13)你覺得結果會怎樣?
②分別解決三組(145+7;7+916;114+8)
③看看下面的題目會不會有點難度?(4+76+8;5+72+9)
3.分一分
①將口算卡片送給今天的四個卡通人物,在練習紙上試試。
②反饋:機器貓:3+85+62+94+7史努比:4+83+95+7
皮卡丘:4+95+8小新:5+9
③誰的卡片最少,你能再創造幾個口算卡片送給小新嗎?
④創造口算卡片給史努比,皮卡丘,機器貓。
3.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
六.根據要求涂色:得數是10的涂綠色,得數是11的涂紅色,得數是12的涂黃色,得數是13的涂藍色,看看是什么?
課后反思:
(一)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由于這節課在授課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9、8、7、6加幾,應該說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即“湊十法”,可以看大數拆小數或者看小數拆大數。所以這節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湊十法”,而是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從而避免學生一味地重復且枯燥地學習。
(二)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趣中學。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我設計了四個小朋友喜愛的卡通人物,深深地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可謂開了個好頭。此后,綜合練習的設計也花了一番心思,比如用多媒體課件顯示不停閃動的隨機的口算式題,學生爭先恐后地選擇式題解決式題。又如為了比較兩個算式的大小,我又設計了形象生動的蹺蹺板,將算式分別擺放在蹺蹺板的兩側,讓學生猜猜結果會怎樣,學生饒有興趣的說出理由。從教學效果來看,雖然練習密度比較大,但學生始終在不知疲倦地狀態中學習著。
(三)重視練習地層次,使學生的思維有序地發展。
新課程提出要發展學生的思維,可是在思維訓練中,學生常表現出思維的輕率。因此,應訓練學生系統的思考問題,注重思維的有序性。
這節課我也設計了一些既吸引學生又發展學生思維的練習,比如將卡片送給這四位客人,即將5、4、3、2加幾的一些題目填入11,12,13,14相應的框中,讓學生說一說,等于14的算式還有哪一些,等于13的算式還有哪一些等等。這里我只是讓學生任意的無順序的說,想到一題說一題。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的練習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計算上面,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弄清被研究對象有序化的結構,學會正確地判斷、推理,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該適當的指導學生有序的說出等于11的算式有10+1,9+2,8+3,7+4,6+5,5+6,4+7,3+8,2+9,1+10。等于11的指導完了,學生自然而然等于12的,等于13的,等于14的都能自已找出規律,有順序的一道一道找出來。
如果在平時我們也能重視學生思維地有序性發展,那我想,漸漸得學生一定會受益匪淺。
《5、4、3、2加幾》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運用遷移,掌握5、4、3、2加幾的加法。。
2.能應用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比較熟練地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
3.培養學生的遷移和類推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計算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數學城堡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 出示動物口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進行。
9+5 9+3 8+5 8+3 7+4
9+4 9+2 8+4 7+5 6+5
2、 電腦出示一個數學城堡,數學城堡上寫有5、4、3、2加幾。告訴學生要成為城堡的主人,必須闖過一些關卡。
【設計意圖:讓學生成為數學城堡主人的情境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探究新知,培養能力
1、第一關:5+7=□ 5+8=□(課件出示)
提問:前面我們學習了口算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現在誰來闖第一關,說說口算5+7時應該怎樣想?
先同桌兩人互講自己的想法,再請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對于各種想法都要給予肯定,然后四人小組討論:哪一種想法最好。
教師評價:在用湊十法進行口算時,一般是看大數,分小數。如果第二個加數比第一個加數大,可以用交換位置的方法口算比較快。
2、第二關:4+8=□3+9= □ (課件出示)
指名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用詞準確、表述完整,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3、第三關電腦顯示2+9=□
指名三、四人講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注重讓學生大膽嘗試,自主探索出多種計算方法,給他們充分展示個性的機會】
三、 反饋練習,發展思維
現在大家都勝利闖過這些關,學會口算5、4、3、2加幾,恭喜你們成為這個數學王國的小主人。下面我們要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國王解決一些問題。
1、 做一做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讓學生說一說圖意,列式計算。
(2)課件出示第二幅圖
獨立列式計算,同桌互講口算過程,指名回答。
(3)小組比賽形式做第2、3題。
2、 練習二十一第1題。
3、 數學游戲。
4、 開放題:5+( )=13 5+( )=14 4+( )=12 2+( )=11
【設計意圖: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游戲的形式呈現在游戲中學習,輕松愉快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自我總結,深化新知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總結,把歸納本課內容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今天到底學了什么,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怎樣湊十,而是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時,依照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功能,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同時注重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創設游戲情境,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課始通過開火車形式復習舊知,使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入課堂,然后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創設闖數學王國這個情境,提起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2.發展學生個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在探究新知中,教師讓學生自己講計算方法,小組討論哪種方法最好,這就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反饋練習中,練習形式多樣化,使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具有趣味性,并在開放題中,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3.展現學生的思維多樣性,鼓勵不同方法計算。
兒童的思維是靈活多樣的。他們在課堂上冒出許多智慧的火花,教師應愛護這些寶貴的思想。這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提倡算法多樣化能夠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靈活性、獨創性。算法多樣化不能由教師包辦代替,而必須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我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靈活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獨立研究算法,并鼓勵學生創造個性化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勢必有不同的解題思路。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學習,把大家的思維亮點聚集在一起,智慧匯攏在一塊。在出示5+6=后,學生想出很多種方法,教師應適時引導,鼓勵創新,提倡學生算法多樣化。學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師的認可,學習的興趣會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但在最后的開放題中我沒有為學生創造了較大的交流算法的空間,處理得有點倉促。
《5、4、3、2加幾》教案 篇11
設計說明
這節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技能。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特做如下設計:
1.注重突出思考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在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讓他們口述思考過程。如計算5+7時,想:7+5=12,所以5+7=12。讓學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過程的同時,培養初步的推理能力。
2.注重加強練習,提高計算速度。
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喜歡的“開火車”“做游戲”等練習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練習,不斷提高計算速度,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
9+5 8+6 9+7 7+8
6+9 8+9 9+4 7+6
2.指名口算。
3.誰能說說你的口算方法?
4.小結:計算小數加大數的算式題可以用交換加數的位置的方法,想大數加小數得多少,從而推出得數。
這節課,我們繼續用這些方法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5、4、3、2加幾。(板書:5、4、3、2加幾)
設計意圖:將9、8、7、6加幾的算式題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激活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習新知做好必要的準備。
遷移類推,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95頁例4。
(1)請學生觀察這幾個算式,說說與前幾節課學習的加法有什么不同之處。(前面的加數小,后面的加數大)
①讓學生讀一讀算式,舉例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出得數的。
②同桌之間合作學習,計算5+7,并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預設生:把7分成5和2,5+5=10,10+2=12,所以5+7=12;把5分成3和2,7+3=10,10+2=12,所以5+7=12。
(2)提問:這樣的算式用“湊十法”計算是不是最佳選擇呢?
預設生:用“湊十法”計算比較慢,因為前面的加數太小了,算起來麻煩。
(3)提問:那怎樣想才能很快算出得數呢?
預設生:交換加數的位置,把它變成大數加小數的算式。
生:因為5+7就是7+5,7+5=12,所以5+7=12。
2.形成計算的思路。
(1)請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試算其他三道題。
(2)指名說說自己的算法。
師:看到5+8,4+8,3+9時你想到了哪些算式?你能很快算出它們的得數嗎?
預設生1:看到5+8時,想8+5=13,所以5+8=13。
生2:因為8+4=12,所以4+8=12。
生3:因為9+3=12,所以3+9=12。
3.教師提問: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很快算出得數的`?
小結:計算小數加大數的算式,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變成大數加小數來算,提高計算速度。
4.反饋練習。
課件出示教材95頁“做一做”2、3題。
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1.游戲,極速搜索。(教材95頁“數學游戲”)
2.解決問題。
(1)教材95頁“做一做”1題。(學生看圖,了解題意后列式計算)
(2)教材96頁4題。(學生在圖上收集數學信息,提出相應的問題,再列式計算)
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把你的收獲說給你的同桌聽聽(同桌互相說)。
布置作業
教材96頁1、2題。
板書設計
5、4、3、2加幾
解決方案,積極參與,數學,技能,教師
《5、4、3、2加幾》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能靈活地進行鉆、爬、投擲等動作練習。
2、體驗勝利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能靈活地進行鉆、爬、投擲等動作練習,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學會模仿動作,如了望、射擊等。
2、教師自編《小小兵》的故事,講給幼兒聽。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自編《小小兵》的故事,了解解放軍叔叔是如何勇敢打仗的,激發幼兒做小小兵的積極性。
二、教師做指揮員,幼兒做小小兵,聽音樂做模仿動作。
三、示范講解游戲的玩法。
1、“指揮員”發布戰斗任務:拿著手榴彈鉆過山洞,爬過草地,用手榴彈轟炸敵人。
2、“指揮員”請一個個小兵示范。
四、“指揮員”發布命令:發現前面有敵人,全體小兵出發。
幼兒消滅敵人后一起歡呼,慶祝勝利,游戲重新開始。
五、游戲結束。
“敵人”全部消滅了,“小小兵”回部隊休息。
《5、4、3、2加幾》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指導學生讀書做記號以及邊讀邊思考的讀書方法。
技能: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了解讀后感的一般方法。
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概述所讀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題和精彩的部分。
情意:激發學生讀書和寫讀書筆記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體會文章的感情,從多個角度中選擇一兩個角度寫己讀后的感受。
對策:指導學生反復讀例文,感受寫讀后感的方法。
課前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再次明確習作的要求:
引導學生寫出所讀書本的讀后感。
二、錯別字(投影出示這些詞語)
靄侯(諸侯)小年(少年)
做在(坐)手搞(手稿)
永往直前(勇往直前)柏年(拜年)
再帽子(摘)雙體日(雙休日)
檢險(艱)白織燈(熾)
退鎖(退縮)晃張(慌張)
那為(位)
1、學生讀一讀,辨別這些同音字。
2、交流,分別給它們組詞。
三、文章中的句子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
1、來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
2、他曾多次住進醫院,卻頑強地堅強的活了下來,它的一生充滿了坎坷。
3、后來就不見了,雙休日就然還睡懶覺。
4、讀了著文章,讓我想到一件事。
5、大兒字捷克借蠟燭去搬捆柴,還是失敗了。
6、而司馬光小時候發生的其中的一件事令我很敬佩,交流說說這些句子存在的問題:
有些語句寫的太哆嗦。
前后的`語句不連貫,看不懂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的意思。
四、從小作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讀后感大多數寫出了文章中印象最深的內容,并且能寫己的真實感受和見解。但有許多同學的文章語句不夠通順,前后也不能很自然的連接,個別同學的錯別字較多。希望他們今后認真讀課外書,寫好。
五、集體修改。
1、投影出示(黃天倫)較差學生的習作。
學生讀這習作,說說存在的毛病(內容空洞,錯別字、病句較多,結構安排較零亂)
2、分小組討論并修改這習作。
3、交流修改意見。
4、指名讀修改后的這習作。
5、學生自由讀自己的習作并加以修改。
六、板書設計:
讀后感
真實感受
《5、4、3、2加幾》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
96-9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同學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身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同學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同學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同學初步觀察、比較、籠統、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同學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培養同學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學具:每人準備小棒18根。
教學過程:
一、例1
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第96—97頁的全景圖。
老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局面,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讓同學自身看圖互相說一說)
2、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競賽快要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
(同學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老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3、同學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俺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
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
9加4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老師指導同學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邊提問邊指導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身用小棒擺一擺。
同學匯報后,教師啟發:你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同學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同學們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對于9加幾的問題,還要讓同學說一說自身是怎樣想的。
二、練習反饋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同學獨立看圖說意,并動手圈一圈,直接看圖寫出得數。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同學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教師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會計算9+幾了?
同學每說一個算式,就讓同學說出得數。
三、課堂小結
今天俺們學習的題目有什么特點?
教師指出:今天俺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
四、課堂作業
同學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個別有困難的同學,教師給予個別指導和協助,也可以讓同學借助學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