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認識不同的區域第三節 長江流域地區 教案
第六章 認識不同的區域
第三節 長江流域地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認識長江流域的位置、范圍,了解長江流域豐富的自然資源,明確長江流域水能資源的綜合開發及意義,明確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狀況,能結合長江流域相關經濟數據解釋長江流域為何被稱為中國的“黃金腰帶”。認識長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學會分析長江流域上下游地區在城市密度等方面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掌握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優勢及其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認識長江流域工業發展條件及其在全國的地位。認識長江流域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能提出主要的治理措施。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地圖和數據資料,讓學生在分析探究中學習并提高綜合分析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樹立區域之間或區域內部不同地區間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和互利的意識;滲透正確的資源利用觀念、環境觀及可持續發展觀念。教學重點長江流域地區的經濟教學難點結合地圖、圖表數據資料對長江流域地區的資源、經濟、環境問題等相關情況進行分析和歸納。教學時間 4課時教學過程【第1課時】師:xx年7月23日出現了5xx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我國觀測日全食的最佳地區是哪里呢?生:長江流域地區。(多媒體展示長江流域一些省區,如:四川、重慶、安徽等省區日全食的照片,讓學生對長江流域的大致范圍有個了解。)師:長江流域地區的具體范圍在哪里呢?主要包括哪些省區呢?(投影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和長江流域地區范圍圖,讓學生探究認識長江流域地區在中國的位置和大致范圍,及其范圍內主要包括的省級行政區和地形區。)生:通過觀察地圖,小結歸納長江流域的范圍。①長江流域是指整個長江水系的流域范圍,為180萬平方千米,占中國陸地面積的18.8%.②長江流域橫跨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跨越我國地勢三級階梯。③長江干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計11個省級行政區,支流延伸至貴州省、甘肅省、陜西省、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8個省級行政區部分地區,流域覆蓋19個省級行政區。(多媒體展示長江流域的風光圖片:長江源頭的雪山、高寒草原;橫斷山區的森林;虎跳峽;長江三峽風光;三峽、葛洲壩;繁忙的長江沿江港口貨運;鄱陽湖、洞庭湖的漁獲;長江中下游的水鄉、沃野;上海國際大都市景觀;上海寶鋼集團;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九寨溝、峨眉山、廬山、黃山、張家界風光;等等)師:通過這一系列照片,我們感覺到長江流域地區面積廣大,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資源多種多樣,為流域內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長江流域有哪些種類的自然資源呢?生:結合教師多媒體展示的照片、課本p.46的知識之窗、課本p.45圖6.42及課本p.47的案例,探究認識長江流域豐富的自然資源,結合地圖,明確資源的分布及流域內的主要資源在全國的地位。[師生共同小結]①水資源: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域內水資源總量近1億立方米,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4.19%,是中國重要的戰略水源地,是解決北方缺水、實施南水北調的最佳水源地。②水運資源:總通航里程7萬千米,占全國70%以上。長江干流航道與旅京航運河共同組成我國最大的內河水運網。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713千米,上起四川宜賓,下至長江口。支流航道700余條,主要支航50余條。干支流水運中心為重慶、武漢、長沙、南昌、蕪湖和上海等六大港口。與世界各國比,長江水系通盤里程居世界之首,素有“黃金水道”之稱。③農業資源:有耕地2300萬公頃,占全國的25%;而糧食產量占全國的40%,水稻產量占全的70%,棉花產量占全國的33%以上。耕地95%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其中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區、鄱陽湖區、巢湖區和太湖區,都是我國著名商品糧基地。④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林木蓄積量占全國的1/4。主要林區在川西、滇北、鄂西、湘西和江西等地。用材林僅次于東北林區;經濟林則居全國首位,以油桐、油茶、漆樹、甘橘、竹林等最為著稱。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群落、物種和數量在我國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流域內已建立了約100處保護目標的自然保護區。古老珍稀的孑遺植物如水杉、銀杉、珙桐;碩果僅存的珍禽——大熊貓、金絲猴、臼暨豚、揚子鱷、朱鹮等馳名中外,多屬于長江流域特有。⑤淡水魚資源:長江流域湖泊眾多,河川如網,魚類的品種、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可占全國產量的60%以上。長江水系淡水魚已知274種,為全國淡水魚種的39%。產區主要在中下游水域,目前漁業以淡水人工養殖為主,天然捕撈量不高。⑥旅游資源:長江流域幅員廣大,歷史悠久,景觀紛呈,旅游資源富甲全國。昆明、成都、重慶、南京、揚州、鎮江、蘇州、江陵、武漢、上海、杭州、南昌、長沙等歷史文化名城,以及風景名勝峨眉山、九寨溝、三峽、張家界、九華山、黃山、廬山、太湖等都是全國著名的瀏覽勝地。⑦礦產資源:在全國已探明的130種礦產中,長江流域有110余種,占全國的85%。(多媒體展示長江流域主要礦產資源的種類和儲量、占全國百分比等相關數據。)生:結合教師展示的數據和課本p.45圖6.42,完成探究活動第1題,認識長江流域礦產資源和主要礦產地。[師生共同小結]①長江流域礦產資源種類多樣,主要礦產資源包括煤、鐵、磷、有色金屬等。②長江流域主要的鐵礦產地有安徽馬鞍山、四川攀枝花;煤礦產地有貴州的六盤水、江西的萍鄉;貴州開陽、云南昆明、湖北荊襄、四川金河、湖南瀏陽、江蘇錦屏是我國六大磷礦生產基地;主要有色金屬基地(一般來說,鐵、錳、鉻以外,其他的金屬,都算是有色金屬)有江西德興的銅礦、湖南水口山的鉛鋅礦、湖南錫礦山的銻礦等等。師:要認識長江流域的自然資源,不能不提的是水能資源。長江流域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68億千瓦,可開發量1.97億千瓦,年發量量約1萬億千瓦時,占全國的53.4%,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生:小組討論,完成課本p.46的探究活動。①我國五大河流中,長江水量最大,落差最大,所以水能資源最豐富。②長江上游流經一、二級階梯交界處,落差大,而且上游峽谷多,水流急,所以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多媒體播放介紹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視頻)生:結合教師播放的視頻資料和課本p.47~49“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案例,小組討論,完成課本p.49探究活動1、2。①三峽水利樞紐為長江流域提供更多的電力,改變長江中下游能源短缺的局面,使工業、交通等行業產值增加。②三峽水利樞紐帶來的效益:發電、防洪、船運、灌溉、水產養殖、旅游、調節氣候、改善環境、減少大氣污染等等。師(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了解了長江的流域的位置、范圍等方面的概況;認識了長江流域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以三峽水利樞紐為案例,重點分析了長江流域水能資源綜合開發的情況及對本區的經濟和環境帶來的巨大效益。【第2課時】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長江流域地區范圍廣,自然資源豐富多樣,這有何好處呢?生:豐富的資源利于經濟的發展,例如農業資源豐富就利于發展農業,淡水資源豐富利于發展漁業,旅游資源豐富利于發展旅游業,礦產資源豐富就利于發展工業,水運資源利于交通運輸的發展,等等。師:很好,所以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學習長江流域地區的經濟。生:讀課本p.50圖6.53,完成p.50探究活動,討論并解釋:為什么說長江流域是我國的“黃金腰帶”?[師生共同小結]從1990年到xx年,長江流域的gdp及占全國的比例均呈持續增長的趨勢,而且增長速度快。xx年長江流域的gdp約37000億元,占全國比例的42.5%,充分說明長江流域經濟發達,而且長江流域位于中國版圖的中間部位,所以把長江流域比喻為中國的“黃金腰帶”。師:xx年中國gdp排行前100個城市中,有25個城市是位于長江流域,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長江流域的經濟發達。生:讀課本p.51圖6.54,認識長江干流沿線的主要城市和主要旅游景點,重點找出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為中心的四大城市群,認識它們的位置。(播放介紹長江四大城市和主要旅游景點的短片,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吸引學生的興趣)生:分小組討論、探究,完成課本p.51活動第2(1)(2)題,分析長江流域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線的原因;比較長江上、中、下游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城市密度差異,分析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①河流沿岸用水方便,交通便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線。②長江上、中、下游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城市密度的大小都是下游大于中游大于上游。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下游地勢低平,氣候溫暖濕潤,交通便利,故人口和城市密度大;上游地形崎嶇,氣候差異大,尤其青藏高原氣候惡劣,所以城市人口比例和城市密度較小。師:關于長江流域的經濟,我們就重點來認識農業和工業兩個重要部門的發展情況。長江流域是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區域,農業發展總體水平高于全國平均。很多農產品的產量占全國的比重大。生:讀課本p.54圖6.62、圖6.63和圖6.64,認識長江流域主要農產品及其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生:結合長江流域地形圖和長江流域地區主要農作物分布圖,完成課本p.54活動題。①長江流域的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等等。②該地區糧食生產的有利條件有以下幾點:自然條件:平原多,地勢平坦;氣候溫暖濕潤,熱量充足,水分條件好;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社會經濟條件: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工業發達。③長江流域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所以淡水產品的產量豐富。④長江中下游的農業特色為“魚米之鄉”。生:結合課本p.55活動第2題的數據資料,認識長江流域主要的工業產品及產量占全國的重大比例,明確長江流域地區的工業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并討論分析其原因——長江流域擁有全國最大的滬寧杭工業基地,沿江地帶工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輕重工業都比較發達,工業產品占全國的比重大,所以長江流域的工業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生:讀課本p.55圖6.65,認識長江流域主要的鋼鐵工業基地。[播放介紹上海寶鋼集團和攀枝花鋼鐵工業的視頻]生:結合視頻介紹和所學知識,完成課本p.55探究活動第3題,比較攀枝花和上海鋼鐵工業發展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