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認識不同的區域第三節 長江流域地區 教案
上游
中游
下游
自然條件
優勢水能資源豐富,森林、礦產多多湖泊,多大支流;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有色金屬礦產豐富江闊水深、江海相連,地勢低平,水網密布
不足地形崎嶇、地勢險峻、多滑坡、泥石流河道彎曲,水流不暢地勢低洼,易形成洪澇
社會經濟條件
優勢水陸交通便利、農業較發達、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發達水陸交通發達、城市密集、經濟最發達、技術力量雄厚、勞動力素質高
不足交通不便,經濟落后資金、技術、經濟發展水平次于下游,工業污染較嚴重資源不足,工業污染較嚴重
開發方向開放水能、礦產,改善交通建設工業和農業基地治理工業污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治理工業污染(2)長江各河段相互合作、優勢互補;中下游地區向上游地區提供資金、技術、人才,幫助上游地區開發水能、礦產,改善交通;上游地區為下游地區提供礦產、水能。師(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長江流域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相應的治理措施,并綜合分析了長江各河段的優勢互補、相互合作的發展情況。板書設計第六章 認識不同區域第三節 長江流域地區一、位置、范圍(落實在地圖上)二、資源1.資源特點:豐富多樣2.主要資源:水、水能、礦產、水運、農業、森林、旅游等等(1)主要礦產:煤(萍鄉、六盤水)、鐵(攀枝花、馬鞍山)、磷、有色金屬(德興銅礦)(2)水能資源:集中于長江上游(三峽、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位置落實在地圖上)三、經濟1.特點:經濟發達→“黃金腰帶”2.四大城市群:上海、南京、武漢、重慶(位置落實在地圖上)3.農業發展:(1)在全國居重要地位(2)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地形、氣候、水源、土壤、交通、勞動力4.工業發展(1)在全國居重要地位(2)上海和攀枝花兩大鋼鐵工業基地的對比5.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條件:位置;地形、氣候、農業;交通通信、投資環境;勞動力;資金、技術等。四、保護長江1.長江流域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嚴重①長江源區:過度放牧,草場退化 上游:亂砍濫伐森林加劇洪災的發生②中下游:河湖泥沙淤積 圍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減弱③廢水污染、廢氣污染(酸雨危害)2.保護和治理措施①上游(源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植樹種草,保持水土②中下游:退耕還湖、疏浚河道、加固堤壩、修建水庫、防洪災③減少排污,過濾凈化污水、廢氣五、長江流域各河段優勢互補、相互合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