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沖破思想的牢籠
3、活動探究學生通過討論,完成p15頁的題目:
伏爾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你覺得真正的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嗎?
針對p16頁的介紹,可試問:
伏爾泰的一生給了我們什么啟發?
4、啟蒙運動的代表:盧梭
背景介紹:盧梭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他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出人民主權學說,認為國家主權來自人民,不能分割與轉讓,人民有任命、罷免與監督行政首領之權,有推翻專制制度的起義之權。盧梭的思想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產生過很大影響。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領袖許多都是盧梭學說的信徒。《人權宣言》許多條文幾乎直接照搬盧梭《社會契約論》的原文。國民大會的成立和審判路易十六都援引了人民主權論。
活動探究
你對盧梭的下列思想有何評論?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到處都受著束縛
“請觀察自然,而跟著她所走的路徑走去。她使兒童不斷的活動;她以各種的困難,來培養充實兒童的體格;她不久就以苦痛和煩惱的意義來教導兒童,使他們能夠因此而習慣于他們所將要遇到的困難。”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
5、狄德羅---百科全書派
5、啟蒙運動的影響(1)、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論準備。(2)、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3)、啟迪了人們的思想,動搖了封建統治。(4)、激勵了中日等國仁人志士為改造舊社會而斗爭。
6、中國同時期的思想家:黃宗羲 見教材p40-41頁
對比探究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比較:
文藝復興促進了歐洲近代科技文化的發展,啟蒙運動則推動了以法國大革命為核心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開展。概述這兩次運動的聯系和區別,結合背景說明造成不同結果的原因。
聯系: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有力地沖擊了封建制度及精神支柱天主教會,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近代自然科學又為啟蒙運動的掀起創造條件。
區別:1、(時代)文藝復興發生在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期;2、(對象)文藝復興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天主教會,強調人性,啟蒙運動斗爭矛頭既指向天主教會,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強調理性;3、(形式)文藝復興是以反對天主教神學來追求現世幸福,是在復興古典文化形式下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直接抨擊教權主義、專制主義,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又是一次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政治運動;4、(作用)文藝復興為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推動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同時也推動了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等改造舊社會而斗爭。5、(領域)文藝復興是文學藝術,啟蒙運動為政治思想。
原因:文藝復興:14---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處于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中,新興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打破教會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由此興起。啟蒙運動: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要求在政治上擺脫封建專制壓迫,由此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