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歐洲社會
二、西歐城市的興起
幾百年過去了,農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改進生產技術、擴大耕地面積,使農作物的產量不斷增長,農作物的增長使商業(yè)活躍起來;還有不堪忍受封建主奴役的莊園手工業(yè)者,被迫逃出莊園,定居在有集市的地方,成為商品的生產者,后來又成了專門從事交換的商人。這些地方逐漸成了日趨活躍的商業(yè)城市。城市的興起,標志著西歐封建社會開始擺脫原始的孤立狀態(tài),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當時的城市遍布歐洲各地。正如恩格斯所說城市如同“中世紀的花朵”到處開放。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的巴黎、英國的倫敦,它們不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業(yè)輻輳的都市。
十一二世紀,法國一些城市的市民展開了與封建主的斗爭。瑯城市民爭取自治權的斗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后來又分化出手工業(yè)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三、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稱作拜占廷,所以東羅馬帝國又叫拜占廷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后,拜占廷帝國繼續(xù)獨立發(fā)展, 6世紀,東羅馬帝國恢復過去的羅馬帝國。但后來窮兵黷武,國力走向衰微,四分五裂,處于風雨飄搖中。
13世紀末,西亞又出現一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這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建國后,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占領了整個的小亞西亞,又逐漸滲入歐洲的巴爾干半島,威脅到已經衰弱的拜占廷帝國,1453年,攻占拜占廷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此后,奧斯曼土耳其遷都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改圣索非亞教堂為清真寺,至此,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又存在了近千年的東羅馬帝國也終于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