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
的《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3.梁啟超的《變法通議》 4.《公車上書》和強學會成立 三、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 四、百日維新(1898.6.11-9.21) 1.康有為的《應詔統籌全局折》 2.保國會的成立(1898.4) 3.《定國是詔》及變法內容 五、戊戌政變 1.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陰謀破壞 2.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失敗 六、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和教訓戊戌變法
的《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3.梁啟超的《變法通議》 4.《公車上書》和強學會成立 三、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 四、百日維新(1898.6.11-9.21) 1.康有為的《應詔統籌全局折》 2.保國會的成立(1898.4) 3.《定國是詔》及變法內容 五、戊戌政變 1.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陰謀破壞 2.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失敗 六、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和教訓專題九 歷史根源社會背景亡國滅種的嚴重危機原因:甲午戰爭后,列強加劇侵華表現:1、經濟上:由商品輸出進入到資本輸出為主的階段資本輸出形式危 害政治性貸款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經濟和政治 搶奪路權 列強控制交通大動脈,掠奪中國土地...
專題九 [內容標準]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①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公車上書及維新變法運動的展開,光緒帝變法詔書的主要內容,分析戊戌變法失敗原因。②能力目標:a.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歸納和總結康、梁維新變法的主要活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公車上書”揭開了變法運動的序幕。2.掌握康有為、梁啟超等對維新變法的宣傳,包括創辦的報紙、成立的團體等。3.了解百日維新的內容。4.掌握戊戌六君子。...
淄河中學七年級 歷史 導學案 序號:7課題:戊戌變法 課型:新授 課時:1 學習目標: 學習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等基本史實過程。...
第7課 一 內容與分析本節課要學的內容戊戌變法,指的是公車上書,百日維新。其核心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理解它關鍵就是要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等史實。...
教學目標1.知識方面: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19世紀末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早期維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維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公車上書;《中外紀聞》;強學會;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應詔統籌全...
戊戌變法 教案(二)教學目的:要求學生了解戊戌變法的過程和內容,認識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而進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具有愛國、進步的意義,但不發民眾力量,任何進步的政治運動都不可能成功。...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的背景。早期維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及《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啟超的《變法通議》。《公車上書》和強學會。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應詔統籌全局折》和保國會。...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的背景。早期維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及《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啟超的《變法通議》。《公車上書》和強學會。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應詔統籌全局折》和保國會。...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的背景。早期維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及《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啟超的《變法通議》。《公車上書》和強學會。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應詔統籌全局折》和保國會。...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的背景。早期維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及《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啟超的《變法通議》。《公車上書》和強學會。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應詔統籌全局折》和保國會。...
教學目標 康有為再次上書;康、梁組織保國會;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子”;失敗的原因。 通過對內容的分析,引導學生認識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成敗得失分析、概括,培養學生...
教學目標 康有為再次上書;康、梁組織保國會;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子”;失敗的原因。 通過對內容的分析,引導學生認識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成敗得失分析、概括,培養學生...
教學目標 康有為再次上書;康、梁組織保國會;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子”;失敗的原因。 通過對內容的分析,引導學生認識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成敗得失分析、概括,培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