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鑄起共和國鋼鐵長城
〖教學設計說明〗新課 標第 一網
本課的主要內容分兩部分,一是“兩彈一星”,二是“三位一體”的核戰略力量,從整體看,內容過于簡單,知識點相對較少。但本課的內容,學生很感興趣,所以在教學中,一是要拓寬,調動學生大量搜集資料,充實本課內容。二是要聯系實際,把歷史引入學生的身邊,使學生有效地去感性認識。三是深入挖掘,如理解“兩彈一星”精神,分析國防建設與戰爭、和平的關系等。
在教學中,我改了本課的題目,以突出課題性。我認為教材的內容僅僅是給你一個方向,一個課題的方向,作為新課改的教師不應再過多地受教材的束縛,完全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所給的方向,設計出一個課題。而為了這個課題,就需要學生與教師大量補充知識,深入挖掘史實背后的東西,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頭腦,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本節課的小結中,我沒有對本課知識做總結,而是對學生在本節課的表現給予評價,并談了我在這節課中的感受。我覺得這樣比單純地總結知識,給學生的觸動更大,這節課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
〖教案點評〗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這節課,體現了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教師打破了教材原有框架,對教學內容重新組合,融入自己的立意,對教材的各個環節進行個性化的理解。用美伊“戰爭回放”導入,而“50年話軍事”把“兩彈一星”和國防力量新發展綜合為一個板塊,讓學生全面了解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歷程。
課堂中給學生展示自己的空間。學生的演講語言樸實,更能引起共鳴,而學生自己制作的課件與講解,同齡人也更容易接受。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得到發揮,所反映出的學生的品質與潛能都令人振奮。
本課設計的幾個問題獨具匠心。如:“戰爭是什么?”“和平是什么?”學生的回答接近生活,體現了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對此問題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最后設計的問題,既給了學生一個評價自己的機會,也是師生間的一次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