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
人教課標版歷史學科 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教案 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爭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并由此發動侵略中國戰爭的基本史實。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認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二、能力目標
通過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和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汲取取鴉片戰爭“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虎門銷煙、中英《南京條約》及其影響。
教學難點: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圖片
教師:圖中的人在做什么?由這樣的事件引發了中國歷史上重大的事件是什么?
學生:抽大煙(吸食鴉片);鴉片戰爭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完全正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鴉片戰爭。
講授新課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本目以及第5頁“自由閱讀卡·從罌粟到毒品”,觀看視頻:鴉片貿易的危害,虎門銷煙。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
學生:為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原料而侵華,為牟取暴利而走私鴉片。
教師:英國走私鴉片對中國造成哪些危害?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a.白銀外流,造成清政府財政危機;b.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加重農民負擔;c.腐蝕統治機構,清政府更加腐敗;d.毒害中國人民身心健康,削弱軍隊戰斗力。)
教師:面對著鴉片的危害,林則徐采取了怎樣的措施?(嚴厲禁煙)收到什么效果?
學生:將繳獲的230多萬斤鴉片銷毀在虎門,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表現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教師:林則徐處理鴉片是燒毀它們嗎?(不是)為什么?
學生:因為燒鴉片會產生大量毒煙,造成人們“被動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與海水化合反應產生的高溫來熔化鴉片,避免污染。
教師小結、過渡: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挫敗了英國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的美夢。他們就悍然發動侵略戰爭,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
二、中英《南京條約》
教師讓學生觀看動畫:鴉片戰爭的經過,演示英國入侵中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