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工業(yè)的興起
三、愛國知識分子——狀元實業(yè)家(重點):
1、代表人物——張謇:
首先,介紹愛國知識分子創(chuàng)設實業(yè)的背景。提出問題:哪一個不平等條約首先提出允許外國人在中國內(nèi)地設廠?(《馬關條約》)指出: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后,外國資本直接在中國內(nèi)地設廠開礦,進行經(jīng)濟掠奪。為了抗拒外國資本入侵,為了解決國家的危難和富國強民,以張謇為代表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決心自己創(chuàng)辦民用事業(yè)。
然后,多媒體展示張謇圖片,并介紹其相關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個人品德教育。。(1894年,清朝的科舉狀元,放棄仕途,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評價:“你如何看待張謇放棄仕途,興辦實業(yè)?”(以張謇為代表的愛國知識分子,始終站在救國救民斗爭的最前列。他們興辦實業(yè)以求振興中華,為此甘愿犧牲個人利益,放棄仕途。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大義。)
2、愛國實業(yè)家興辦實業(yè)的艱難: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興辦實業(yè)是非常艱難的。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因為他們要遭受封建勢力和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雙重壓迫。)因此,在中國興辦民族工業(yè)是一個異常艱辛曲折的過程,但是我們愛國的民族資本家為了實業(yè)救國在夾縫中艱難生存。
如果說以張謇為代表的民族資本家為了民族大義犧牲了個人利益,體現(xiàn)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那詹天佑則在科技創(chuàng)新上掌了中國人的志氣,振奮了民族精神。
四、愛國知識分子——詹天佑與京張鐵路:
1、詹天佑:
首先,介紹當時的背景:一直以來,中國各條鐵路干線都是由外國人設計并承建的。所以,對于要在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特殊地段上修建鐵路,外國人認為是十分困難的,而中國人自己修建更是不可能的。多媒體展示一段相關材料:“對京張鐵路的臆測”。
然后, 多媒體展示:詹天佑的圖片和相關資料。讓學生結(jié)合課本內(nèi)容和課前搜集的資料介紹“詹天佑”,并說出:詹天佑有哪些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不迷信權(quán)威、勇于挑戰(zhàn)困難、大膽創(chuàng)新設計。)
2、京張鐵路:多媒體展示:京張鐵路的圖片和相關資料。讓學生說一說:這條鐵路的誕生有什么重要意義?(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筑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小結(jié)】:(3分鐘)
自洋務運動開展以來,中國開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代工業(yè)的興起,改變了中國的社會面貌,涌現(xiàn)出了張謇、詹天佑等一批愛國知識分子,中國近代化的道路雖步履維艱,但前途是光明的。
【練習】:(6分鐘)
一、每課一得:
在進行新課前首先讓學生閱讀“每課一得” ,了解“什么是近代工業(yè)”。
二、材料閱讀:
因為所謂的練兵和海軍都只是在學習西方縣級的技術和軍事工業(yè),并沒有真正觸及清朝落后的本質(zhì)——落后的社會制度和思想。即所謂的練兵和海軍的真實目的是維護清朝統(tǒng)治,背離歷史發(fā)展趨勢,因此是“紙老虎”,注定要失敗。說明洋務運動并沒有也不可能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三、自我測評:
1、 ①洋務運動中的軍事工業(yè):
興起原因 時間 企業(yè)
名稱 創(chuàng)辦人 地點 作用
學習西方
先進生產(chǎn)
技術,制造
槍炮,增強
國防力量。 1865年 江南制造總局 李鴻章 上海 引進西方先進技
術,增強了國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