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一 模擬時事報道──侵略與反抗-
記者4:1894年11月,日軍占領旅順后,瘋狂屠殺當地居民,死難者近兩萬人。(多媒體展示圖片)日軍為掩蓋自己的罪行,將被害者的尸體集中火化,把骨灰裝進棺材里埋葬,并用木牌寫上“清國陣亡將士之墓”,借以欺騙世界輿論。
主持人:下面還有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北京的一篇報道:
記者5:19xx年8月×日電:“(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殺人無算,……大約禁城之內,百家之中,所全不過十室!薄埃撥娬碱I北京后)曾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浜蟾^以私人搶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質損失甚大,但其詳細數目,亦復不易調查。”“聯軍嘗將其所獲婦女,不分良賤老少,盡驅逐表背胡同,使列屋而居,作為官妓。……隨意奸宿。”
(多媒體展示圖片)
主持人:西方列強的野蠻侵略和封建統治者的喪權辱國,使中華民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恥辱。從列強侵略中國的那一天起,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就舉起了團結御辱、救亡圖存的愛國主義旗幟。他們奮起抗爭,奮發圖強,前赴后繼,歷盡艱辛,譜寫出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板塊:血鑄中華──中國人民的反抗(c組)
記者1:關天培虎門殉國:1841年2月25日,英艦18艘向虎門發動進攻,關天培與游擊麥廷章在靖遠炮臺率將士奮勇抵抗。26日下午英軍再度發動猛攻,琦善拒發援兵,關天培孤軍奮戰,受傷十余處,仍親燃大炮殺敵。最后與守炮臺將士400多人壯烈犧牲。
記者2:三元里民眾抗英:1841年5月30日,三元里數千群眾包圍了被英軍占領的四方炮臺。英軍司令臥烏古率兵出擊。抗英群眾且戰且退,將英軍誘到牛欄岡。一聲鑼響,殺聲四起,埋伏在山岡周圍的七八千群眾沖出來,把英軍團團圍困。三元里人民手執長矛、大刀、鋤頭、鐵鍬,奮勇殺敵。這時,傾盆大雨從天而降。英軍火藥淋濕,槍炮失靈?褂⑷罕娫綉鹪接。穿著長筒皮靴的英軍在泥濘的田野里跌跌撞撞,行動不便,有的被活捉,有的被打死,有的跪在地上舉手求饒。
記者3: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1860年8月,洋槍隊配合清軍進犯青浦的太平軍。太平軍將領李秀成親率援軍趕到。敵人用炮火猛轟太平軍,太平軍鎮定自若。華爾誤以為沒有還手之力,就指揮洋槍隊沖鋒。太平軍瞄準洋槍隊沖在前面的士兵,一陣射擊把洋槍隊打的落花流水。華爾也身中數彈,從馬上栽下來,被部下救走。
1862年9月,太平軍圍攻浙江寧波。在慈溪的戰斗中,太平軍擊斃華爾,嚴懲了洋槍隊。
記者4:鄧世昌血灑黃海:多媒體播放《甲午戰爭》中鄧世昌及北洋艦隊與日軍激戰的場面。
解說:1894年9月17日,鄧世昌與全艦250余名官兵同時壯烈殉難。可謂“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記者5:義和團奮勇殺敵 八國聯軍威風掃地:(北京站記者報道:19xx年6月15日)義和團1萬多人開始圍攻教堂。前鋒40余人死于帝國主義武裝的槍彈之下,團眾仍猛攻不止。自6月17日,部分清軍也參加了進攻。在猛烈的炮火轟擊之下,鐘樓樓頂被掀起,正堂頂上的白十字架被打落。在戰斗中,義和團制造了一種火箭武器射入教堂,“力大穿屋”,而且尾部帶有火種,可以引起燃燒。義和團還用挖地道、埋地雷戰術,打死打傷大批侵略軍,法國軍官恩利斃命。到8月16日為止,義和團包圍西什庫教堂達6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