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難中的抗爭導學案
八年級上冊•第2課•教學建議、教學案例及參考答案
【特別提示】
導學案只是老師教學的一個輔助,千萬不能完全一成不變地依據導學案來教學,如果機械使用導學案,課堂教學過程將毫無生氣,也不會起到好的教學效果。
【導入新課】
方式一:復習舊知識導入,例如:《南京條約》給中國帶來哪些嚴重后果?侵略者是否滿足?
方式二:圖片導入,華麗的圓明園復原圖和圓明園遺址圖,提問華麗的圓明園為什么變成了一片廢墟?由此導入。清朝疆域圖(一片海棠葉的形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一只公雞形狀)提問,為什么發生這樣的變化?由此導入。
…………
【參考答案】
第2課 劫難中的抗爭
主備人:陳集鎮中學楊福銀
【認定目標】(心中有目標,你就會走向成功)
1.簡述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以及太平軍痛打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等基本史實。
2.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及其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
【自主學習】一、認真閱讀課本8—9頁“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一目,回答下列1--3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英國要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大門)或者,英國不滿足已經
攫取的權利,要求修改條約,擴大侵略權益。
注意:最好分析一下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第一次
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在此,先從目的分析,講完
前兩個問題后,再從結果或者影響上分析)
2.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于何時?爆發的標志是什么?
1856年10月;英軍炮轟廣州。
(可以讓學生回憶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間、標志)
3.圓明園是哪一年、被哪兩個強盜國家搶劫并燒毀的?
對此你有何感想?
1860年10月;英國和法國;落后就要挨打,我們一定要建設強大的國家等。
可以給學生描述一下圓明園的華麗與壯觀;朗讀雨果關于兩個強盜的論述;圓明園大火三日不絕等。(見后面的教學資料)
二、請看課本11-12頁的內容,填寫下表:
時間 條約 割占領土范圍 割占領土面積
1858年 璦琿條約 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 60多萬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條約 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 約40萬平方千米
1864年 勘分西北界約記 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 44萬平方千米
19世紀80年代 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以后五個勘界議定書 中國西北部 7萬多平方千米
要形象地向學生表明:150多萬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三個法國、6個英國。還要聽姓學生注意地圖。
三、請看課本11頁的內容,回答下列1—2問題:
1.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時間、地點、領導人分別是什么?太平天國定都在什么地方?
1851年;廣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南京(天京)
2.1860年,清朝地方官員和英法侵略者相勾結,雇傭美國人華爾組織“洋槍隊”,鎮壓太平軍。太平軍痛打洋槍隊的地點主要有哪些?
上海青浦、太倉地區、浙江慈溪等
四、閱讀12—13頁“左宗棠收復新疆”一目,回答1—2題:
可以先讓學生朗讀下面絕句,然后解釋: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