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難中的抗爭導學案
二、抗爭——太平天國起義和左宗棠收復新疆:
1、太平軍痛打洋槍隊:
面對著外來侵略日盛和清政府的日益腐敗,1851年,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爆發了洪秀全領導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指出: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農民起義肩負著反封建和反侵略雙重任務。起義軍迅速攻占南京并建制,建太平天國,號太平軍。面對日益壯大的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勾結洋人組成了“洋槍隊”。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太平軍痛打洋槍隊”的史實?偨Y:地點——上海及其附近青浦、太倉,浙江慈溪;戰果——繳獲了大量武器,破敵營30多座,活捉副領隊,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影響——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侵略者的威風。
2、左宗棠收復新疆:
⑴背景:要讓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并沒有因戰事結束而得到安寧。相反,侵略者的野心進一步大增,開始紛紛將魔爪深入中國邊疆地區。對此:
首先,讓學生了解當時的邊疆危機,特別是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出:當時的新疆地區面臨哪些危機?。
地區 危機
東南邊疆: 日美侵略中國臺灣;
西南地區: 英國非法入侵西藏;
西北地區: 浩罕汗國阿古柏入侵新疆;俄英支持阿古柏;俄國出兵侵占新疆。
然后,通過一系列的思考題讓學生了解新疆重要的歷史地位。思考:①新疆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蘊藏哪些重要的礦產資源?(160多萬平方千米;有煤、石油、天然氣)②為什么侵略者會將侵略的矛頭對準新疆地區?(侵占中國的土地,掠奪豐富的礦產資源。)
最后,讀書了解清政府對此的態度——舉棋不定。左宗棠主張堅決收復新疆。讓學生找出左宗棠此舉的理由:新疆乃中國西北大門,若失則塞外無險可守,塞內險象環生。
⑵經過:對“左宗棠收復新疆”通過兩個步驟讓學生了解史實。
第一步:軍事上,消滅阿古柏,收復新疆大部分。對此,通過以下幾個問題進行:①左宗棠采取什么樣的戰術打敗了阿古柏?(“緩進急戰”)②收復新疆大部分以后,左宗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整軍備戰,準備進軍伊犁。)
第二步:以軍事為后盾,通過曾紀澤的外交談判收回伊犁,從而完成整個新疆的收復。對此,通過也以下幾個問題進行:①談判伊始,俄國的態度怎樣?(態度蠻橫)②為什么后來俄國轉變了態度,歸還了伊犁?(左宗棠以武力做后盾,而且誓死收復伊犁——“抬棺出征”)③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④后來清政府有采納了左宗棠的什么建議?有何意義?(1884年在新疆設行省。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理和防務。)
⑶意義:指導學生結合課文自己歸納出“左宗棠收復新疆” 的意義,并對左宗棠進行一個正確的評價。左宗棠收復新疆保衛了中國的西北邊疆,遏止了侵略者的進一步擴張,有效的維護了中國領土不受侵犯。
議一議:如何正確評價左宗棠?
【小結】:(3分鐘)
鴉片戰爭后,侵略者并沒有因《南京條約》的簽訂而停止侵略中國,清王朝也并沒有因割地賠款而獲得安寧,相反侵略者得寸進尺。
問:①侵略者又發動的一場戰爭叫什么?結束的標志是什么?(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北京條約〉)②沙俄也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國哪些地區的多少領土?(東北、西北;共計150多萬平方千米)③中國人民面對侵略采取了哪些抗爭?(太平軍痛擊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④收復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愛國將領?(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