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
學生自由發言,答案是開放性的。
(1)老師先設計一張空白表和同學一起商量:我們往往把一些相關知識用列表方式來歸類,那么,這表中需要反映哪些要素呢,讓學生自己設計表格,學會歸納知識的方法。
(2)表格設計好后,再看書,使學生明白看書的重點(有目的地學習)。
(3)請一同學上墨板填表,避免會說不會寫。
這一問題有一定的難度,組織學生討論。老師充分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即使錯了也要找理由予以表揚,以鼓勵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學生對這兩種觀點的贊同與否,反映了他們的世界觀。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舉一些例子,引導學生認識必須遵從自然規律的道理。
學淵于思,思起于疑,小疑是小進,大疑則大進,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發問,而不要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要確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觀念。其次,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上他能提出一個問題要比他“接受”到幾個知識點重要得多,這是他主動學習的不竭動力。
學生挖掘的也許不止這些,只要有道理,都應予以肯定。
課堂總結
師:請同學對本課內容進行小結。
師:布置探究活動,尋找家鄉的古建筑。
生: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小結,完成課內作業。
生:談自己在這一課學習中的感想、收獲,還有什么疑問或困惑,還有什么需要表達的,師生平等、相互探討。
給學生們自由拓展的空間。
考慮到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老師要作適當輔導:
①幫助學生根據住址分若干小組,調查最近的古建筑。
②調查內容、方法介紹。
③提醒學生重視口述史,采訪知情老人,也可請你們的親友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