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土地改革
西藏民主改革的勝利完成具有偉大深遠的歷史意義,是西藏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民主改革的勝利標志著舊制度、舊社會的結束。同時又標志一個新制度、新社會的誕生,是西藏歷史的新紀元。
[教師引導]同學們,在學習了土地改革的內容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土地改革的 意義。
[板書]二、土地改革的意義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內容,看其是從哪些方面來總結土地改革的意 義的?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課本從以下方面來總結土地改革的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權得到了鞏固,農村生產力得到了解放,農業生產獲得迅速發展,為國家工業化準備了條件。
[教師講析]土地改革的意義包括五個方面,第一,徹底廢除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摧毀了地主階級的封建統治勢力。第二,廣大農民在經濟上、政治上徹底翻了身。第三,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創造了條件。第四,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第五,農業生產的發展為工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廣闊的市場,為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板書]1.摧毀封建土地制度,消滅地主階級。
2.農民翻身做主人。
3.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4.鞏固了政權。
5.為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通過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土地改革的意義。
[投影顯示]
同學們,這是1952年1月1日,為了宣傳農村土地改革的勝利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種郵票,全套4枚,由孫傳哲設計,上海大業印刷公司雕刻,上海大業印刷公司印制,1955年1月10日再版。生動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生產的發展。
土地改革對無地和少地的貧苦農民來說,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歷史變遷。按照規定,農村劃分出了地主、富農、中農、貧農、 雇農等幾個階級和階層。沒收來的土地和財產,被重新分配。無論是地主,還是雇農,每個人都能得到一份土地。當然,最高興的要數那些從前一無所有的貧雇農,他們中有的人甚至把土地證當作了寶貝,一直珍藏到今天。
[投影顯示]
時任四川省金堂縣楊柳鄉鄉長的彭世康說:“我們這里土改一結束,正好是國慶節,到縣上去 參加活動。我們這里雇農出身的張德寬,他分得了土地,拿著土地證,分得了地主的浮財,分到了皮襖,祖祖輩輩都沒有穿過。”
四川省金堂縣農民張德寬說:“我們分得的東西,勝利果實。就把皮襖穿著上街的嘛。那天熱嘛,讓把分得的東西拿去。”
彭世康說:“我問他,你為什么要穿,那么熱。嘿,他說祖祖輩輩都沒有穿過,現在分得了土地,分得了這些,就是要穿給他們看。”
張德寬說:“都看我,問你這個皮襖是分到的?我說是嘛。哦,你們把人家皮襖都分到了,他們這樣說,我說真的分到的喲,哎喲,這么好的皮襖你分到了?我說是嘛,沒收到的。”
……
時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魯笳說:“農民得到了土地,我們的黨就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全國農民擁護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辦不成的。所以說,這是一次最徹底、最全面、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來源:學_科_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