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通用4篇)
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篇1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軍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中共與國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日本帝國主義侵華過程中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八一三事變的概況。
掌 握 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重要史實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教材 從課文和插圖中認識盧溝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體驗中國軍民英勇抗戰的民族情懷,控訴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
收集資料鑒別整理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的主要罪行,結合學習活動,準備《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繼承先烈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
思想意識 仇恨法西斯,愿為人類的和平、民主、進步事業而奮斗
教學重點 “盧溝橋事變”
教學難點 通過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揭露日本右翼勢力的險惡用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 日本侵略軍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變?(直接目的是以此為借口,進攻東北軍的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最終目的是侵占整個東北,進而獨占中國。)
2. 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以及和平解決所起的歷史作用是什么?
(西安事變后,局勢極為動蕩不安。處死蔣介石,可能導致親日派掌權,國家陷于紛爭四起、群雄割據的局面。如此一來,日本便有機可乘、進而獨霸中國。如果給蔣介石留一條活路,國民黨內親英美派就有可能答應停止內戰,盡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決定不計前嫌,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并派周恩來等人到西安去調停,終于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東北三省淪陷后,日本帝國主義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地區,對北平(即今天的北京)實施包圍。中國軍隊為了保衛北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同敵人在那里展開血戰,譜寫了一段“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英雄史詩。(布置學生閱讀87——90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按小組交流個人看法,要求人人過關。)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
1 根據88頁“看看”:你能指出盧溝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嗎?(1937年7時,北平的東面、北面和西北面已被日軍或漢奸軍隊占領,只有西南面還控制在中國駐軍國民黨29路軍手里。盧溝橋位于北平西南15公里的平漢鐵路上,成為北平通往內地的唯一門戶,是中日雙方必爭的軍事要地。)
2 說說七七事變和九一八事變相比,它們發生時的時局有什么變化?為什么七七事變是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a.日軍:已由進攻東北發展為準備進攻華北乃至整個中國。
b.中國:國共內戰停止,共產黨的軍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c.國民黨軍隊:由“不抵抗”轉為“堅決抵抗”。
d.結論:九一八事變后的抗戰是局部的,七七事變后的抗戰是全國性的。)
3 根據88頁“讀一讀”:佟麟閣的話體現怎樣的民族精神?(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不怕死是軍人應有的基本素質。軍人只有將自己的勇敢同人民、民族、國家的利益聯系起來,符合人民的愿望、符合和平的需要,軍人的不怕死才是崇高的。否則,軍人的不怕死就會造成嚴重的災難。)
教師小結、過渡:例如,日軍推崇的就是所謂“武士道”精神,日本兵打仗很不怕死。但是這種“不怕死”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帶來的卻是巨大災難。
淞滬抗戰(1937年8月-11月)
學生自行閱讀這一框題,然后教師簡單小結突出淞滬抗戰的意義。
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938年1月)
1 日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說:“因為是在戰爭期間,即是發生某種屠殺,也并非‘大屠殺’一類的行動。”你認為這種說法站得住腳嗎?(我們不否認打仗總要死人的,那是在戰場上你死我活作戰的必然結果。但是日軍是在占領南京之后,對那些已經放下武器的軍人、警察和無辜平民實行屠殺的,并且違背國際公法進入“安全區”殘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所以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它歪曲了歷史真相,其目的是美化侵略戰爭,企圖逃避罪責,蒙混視聽。)
2 作為中國人應當如何對待南京大屠殺事件?
(a.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是無窮的災難,絕對不能忘記我們的同胞用生命和鮮血寫就的祈愿:反對戰爭、爭取和平!
b. 炎黃子孫絕對不能忘記對于日本帝國主義的深仇大恨,要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卑劣行徑,堅決防止法西斯勢力的復活。
c. 我們是頭腦清醒的中國學生,我們還要注意將日本人民同軍國主義分子、右翼分子、新法西斯分子區分開來,盡量幫助那些暫時受到蒙蔽的日本中學生明白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3 課外活動,準備《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啟發引導,組織學生閱讀課文。然后,要求學生當堂擬出信件內容提綱,計劃好準備使用的資料。)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 根據 [知識網絡]梳理、鞏固本課知識要點。
2. 指導學生當堂完成填充圖冊第19頁的練習題
3. 按組完成《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
5. 提醒學生預習第3課《國共合作抗日》。
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篇2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軍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中共與國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日本帝國主義侵華過程中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
掌 握 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和南京大屠殺等重要史實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教材 從課文和插圖中認識盧溝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體驗中國軍民英勇抗戰的民族情懷,控訴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
收集資料鑒別整理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的主要罪行,結合第85——87頁的活動課,準備《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繼承先烈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
思想意識 仇恨法西斯,愿為人類的和平、民主、進步事業而奮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血染盧溝橋”
難點 :通過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揭露日本右翼勢力的險惡用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日本侵略軍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變?(直接目的是以此為借口,進攻東北軍的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最終目的是侵占整個東北,進而獨占中國。)
2、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所起的歷史作用是什么? (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東北三省淪陷后,日本帝國主義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地區,對北平(即今天的北京)實施包圍。中國軍隊為了保衛北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同敵人在那里展開血戰,譜寫了一段“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英雄史詩。(布置學生閱讀77——80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按小組交流個人看法,要求人人過關。)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七七事變
1、七七事變發生的時間與地點:(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劃線并寫寫)
2、請你講述它的經過
根據78頁“看看”:你能指出盧溝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嗎?(1937年7時,北平的東面、北面和西北面已被日軍或漢奸軍隊占領,只有西南面還控制在中國駐軍國民黨29路軍手里。盧溝橋位于北平西南15公里的平漢鐵路上,成為北平通往內地的唯一門戶,是中日雙方必爭的軍事要地。)
3、七七事變有何影響?(揭開了中華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序幕)
“讀讀佟麟閣的話”:佟麟閣的話體現怎樣的民族精神?(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不怕死是軍人應有的基本素質。軍人只有將自己的勇敢同人民、民族、國家的利益聯系起來,符合人民的愿望、符合和平的需要,軍人的不怕死才是崇高的。否則,軍人的不怕死就會造成嚴重的災難。)
教師小結、過渡:例如,日軍推崇的就是所謂“武士道”精神,日本兵打仗很不怕死。但是這種“不怕死”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帶來的卻是巨大災難。
二、淞滬會戰(重點讓學生了解八一三事變)
三、南京大屠殺
1、日寇是怎樣殘酷屠殺我南京同胞的?(結合課本內容與插圖,著重引導學生:a 6個星期屠殺30多萬人,b 最大的一次集體屠殺----下關草鞋峽,達5.7萬多人)
2、日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說:“因為是在戰爭期間,即是發生某種屠殺,也并非‘大屠殺’一類的行動。”你認為這種說法站得住腳嗎?(我們不否認打仗總要死人的,那是在戰場上你死我活作戰的必然結果。但是日軍是在占領南京之后,對那些已經放下武器的軍人、警察和無辜平民實行屠殺的,并且違背國際公法進入“安全區”殘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所以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它歪曲了歷史真相,其目的是美化侵略戰爭,企圖逃避罪責,蒙混視聽。)
3、作為中國人應當如何對待南京大屠殺事件?(a、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是無窮的災難,絕對不能忘記我們的同胞用生命和鮮血寫就的祈愿:反對戰爭、爭取和平!b、炎黃子孫絕對不能忘記對于日本帝國主義的深仇大恨,要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卑劣行徑,堅決防止法西斯勢力的復活。c、我們是頭腦清醒的中國學生,我們還要注意將日本人民同軍國主義分子、右翼分子、新法西斯分子區分開來,盡量幫助那些暫時受到蒙蔽的日本中學生明白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預習提綱】
背景:日本侵占東北三省后,繼續向南進發,企圖占領華北
盧溝橋事變 時間:1937年7月7日
概況:日軍進攻盧溝橋,炮轟宛平城。中國守軍奮起抵抗
影響: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
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南京大屠殺 時間:1937年12月
概況:屠殺中國軍民達30萬人以上
【課堂小檢測】
一、選擇題
1.七七事變發生的時間是( )
a 1931年 b 1932年 c 1936年 d 1937年
2.日本在盧溝橋事變后未能速戰速決地滅亡中國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國軍民英勇抵抗 b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c 日本的綜合國力下降 d 日軍不適應中國的環境
3.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軍民達( )
a 10萬人以上 b 20萬人以上 c 30萬人以上 d 40萬人以上
4.為反駁日本右翼教科書對侵華史實的歪曲,八年級(2)班設計了一期板報。下列板報內容最能反映日軍野蠻暴行的是( )
a 難忘九一八 b 血染盧溝橋 c 南京大屠殺 d 西安事變
二、閱讀材料:
一個17歲的男孩講述這樣一件事。(上月)14日大約有一萬多名年齡在15—30歲的中國人被帶出城,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戰炮、手榴彈和機關槍向他們開火,大部分尸體被拋入江里,有一些被堆起來焚燒,而有三個人僥幸逃脫了。這男孩估計這一萬人中大約有6000人是被俘的軍人,而4000人則是平民。——《羅伯特•威爾遜日記》
回答:
①你知道該日記記載的是哪個歷史事件嗎?(南京大屠殺)
②對于這一事件,你有何感想?(日本人的殘暴)
③它的發生地有六朝古都之稱。你知道是拿六個朝代嗎?(東吳、東晉、宋、齊、粱、陳)
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篇3
第2課 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七七事變,松滬抗戰,及南京大屠殺的基本歷史事實。抗戰初期日本對中國的 侵略及帶來的災難,通過提供資料、創設情境和組織討論,培養了解,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及口頭表 達能力;
通過組織學生網上查找資料、寫文章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課前查找資料、寫感想,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設置相關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組織課堂討論、唱國歌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是自強不息的民族,在盧溝抗戰中體現的 以民族大義為重,不怕犧牲、堅守到底的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為祖國做貢獻的使命感和愛國主義情操。
二.教學重點
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
三.教學難點
1.為什么說盧溝橋抗戰是全面抗戰的開始?
2.如何看待日本對中國人民的侵略及日本當局否認歷史事實?
四.教學媒體的使用
多媒體、powerpoint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盧溝橋》圖片)
師:誰知道這座橋的名字?
生:盧溝橋
師:盧溝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橋,也是一座具有光榮傳統的橋,中國人民全面抗日戰爭就從這里開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
師: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說說70年前在盧溝橋發生的一件大事。
生:這里發生過“七七事變”。
師:對。70年前,日軍在盧溝橋制造了“七七事變”,點燃了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的烽火,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部分內容。
(二)新知識學習
1.七七事變
(出示《日軍襲擊盧溝橋圖》《國民黨守軍抗擊日軍圖》)
師:請同學們說說什么是七七事變?
生: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借口 一名士兵在軍事演習中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緊接著向宛平城射擊并炮轟盧溝橋,挑起全面侵華戰爭這就是七七事變。
師:七七事變的借口是什么?
(出示《日軍制造假證據圖》)
生: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進入宛平城搜查。
師:日本為什么要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呢?
(出示《盧溝橋事變示意圖》)
生討論后:日本企圖通過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來擺脫新的經濟危機,使整個中國變為他的殖民地,進而吞并亞洲,實現其稱霸世界的野心。(法西斯野心)
師:在盧溝橋抗戰的是哪一支軍隊?涌現了哪些英雄人物?請講一講他們的故事。并說說應該學習他們的什么精神。
(出示《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在盧溝橋抗擊日軍圖》《二十九軍副軍長 ———佟麟閣圖》《趙登禹師長圖》)
生:守衛盧溝橋的是國民黨第29軍士兵。英雄人物有佟麟閣,趙登禹。
中華民族是自強不息的民族,在盧溝抗戰中體現的以民族大義為重,不怕犧牲、堅守到底的民族精神,。我們要學習他們崇高精神境界和人生價值觀。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師:最后誰能簡單總結一下七 七事變的影響?
生:揭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
師:從此以后,中華民族開始了全面全民族的抗戰。因此,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的標志,也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開始的標志。)
師: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后,向上海大舉進攻,妄圖實現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制造了“八一三事變”
師:請大家自學,瀏覽一下課本89頁小字部分內容。說說:
1什么是八一三事變?
2松滬會戰中有哪兩次著名的戰斗故事?
3結果如何?
(出示《上海四行倉庫圖》《在四行倉庫奮戰的謝晉元團800 壯士圖》《寶山縣戰爭圖》)
生: 1937年8月13日,日本大舉進攻上海,妄圖3個月滅亡中國。這就是八一三事變。松滬抗戰英勇事跡:1 寶山縣城保衛戰中,500 名中國官兵全部壯烈殉國。2 謝晉元副團長率八百官兵堅守四行倉庫大部壯烈犧牲。3結果上海失陷。但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打消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師:日本在占領了東北、北平、上海后馬上向國民黨首都南京進攻。日寇占領南京后,在南京大肆屠殺中國居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下面我們了解有關日軍占領南京以及南京大屠殺的殘酷歷史事實。
請大家記住南京大屠殺的時間。屠殺的人數,并歸納日軍在華犯下的滔天罪行。
(出示南京大屠殺的一系列圖片及影象資料)
生:南京大屠殺的時間是1937年12月13日。日軍的暴行主要有:
1 .開展殺人競賽。
2 .集體大屠殺。6周殺我同胞30多萬。19萬被集體屠殺,草鞋峽一次殺我同胞5.7萬,是日寇制造的最大的一次集體大屠殺)
3. 殘忍的殺人手段。槍殺,砍頭,剖腹,挖心,砍剁四肢等。
4 .q###j中國婦女 。
師:日本右翼分子至今還否認南京大屠殺;不承認侵略歷史、歪曲歷史,日本首相還參拜靖國神社(供奉日本侵華罪犯的地方)美化侵略,甚至修改教科書,刪除侵華史實。請大家分析日本這樣做的目的,并就此談談你有何感想?
(出示一組和南京大屠殺有關的歷史罪證圖片)
生:討論上面的問題并談自己的感想。日本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甚至歪曲事實,修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是美化侵略,否認歷史,為軍國主義招魂。 日本政府當局的做法為中國人民所不容忍,日本應真誠的向中國人民道歉!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要奮發圖強,以史為鑒,避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師:(強調)對,日本政府當局的做法為中國人民所不容忍,日本應真誠的向中國人民道歉!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要奮發圖強,以史為鑒,避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三)課堂小結:
師:盧溝橋的烽火,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30萬南京同胞的鮮血,進一步喚起了全民族的覺悟。讓我們永遠記住為捍衛民族尊嚴英勇現身的先烈,永遠記住日本軍國主義罄竹難書的罪惡!處理課后作業。
(學生齊唱《義勇軍進行曲》)
(四)課外作業:網上查找有關日本當局篡改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的言論,寫一篇聲討日本當局對南京大屠殺態度的論文。
(五)結束本課。
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篇4
第14課 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軍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中共與國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日本帝國主義侵華過程中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八一三事變的概況。
掌 握 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重要史實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教材 從課文和插圖中認識盧溝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體驗中國軍民英勇抗戰的民族情懷,控訴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
收集資料鑒別整理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的主要罪行,結合學習活動,準備《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繼承先烈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
思想意識 仇恨法西斯,愿為人類的和平、民主、進步事業而奮斗
重點難點
重點 “盧溝橋事變”
難點 通過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揭露日本右翼勢力的險惡用心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給出預習目標,指導學生預習。(全體學生)
二、學生準備
全體學生據預習目標預習課文。
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為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日本侵略軍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變?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以及和平解決所起的歷史作用是什么?
教師講授:東北三省淪陷后,日本帝國主義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地區,對北平(即今天的北京)實施包圍。中國軍隊為了保衛北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同敵人在那里展開血戰,譜寫了一段“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英雄史詩。
學習新課
一、檢查預習目標。(找一排學生依次回答)
1、盧溝橋事變(時間、大致經過、標志)
2、南京大屠殺(時間、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二、小組合作討論:
1、日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說:“因為是在戰爭期間,即是發生某種屠殺,也并非‘大屠殺’一類的行動。”你認為這種說法站得住腳嗎?
2、作為中國人應當如何對待南京大屠殺事件?
在學生討論后,老師強調: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它歪曲了歷史真相,其目的是美化侵略戰爭,企圖逃避罪責,蒙混視聽。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是無窮的災難,絕對不能忘記我們的同胞用生命和鮮血寫就的祈愿:反對戰爭、爭取和平! 炎黃子孫絕對不能忘記對于日本帝國主義的深仇大恨,要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卑劣行徑,堅決防止法西斯勢力的復活。我們還要注意將日本人民同軍國主義分子、右翼分子、新法西斯分子區分開來,盡量幫助那些暫時受到蒙蔽的日本中學生明白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三、老師據大綱強調重點(指導學生掌握):
1、盧溝橋事變(時間、標志)
2、南京大屠殺(時間、日本侵略者屠殺中國人民的人數)
強調:九一八事變后的抗戰是局部的,七七事變后的抗戰是全國性的。
四、多媒體展示。
五、課堂展示。
1、在圖上找出盧溝橋、南京等地。
2、用史實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六、布置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
2、預習新課。
3、課外活動,準備《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