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高中歷史教案 > 高一歷史教案 > 《抗日戰爭》教學設計(通用3篇)

《抗日戰爭》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9-11

《抗日戰爭》教學設計(通用3篇)

《抗日戰爭》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理念

  本課的講授采取 “問題探究式教學”與“情景討論式教學”的理念,采用“角色扮演”、“體驗式教學”的形式來輔助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討論,讓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直觀地感受、領悟歷史。這種教學理念要求老師不僅會“教”書,還要會“編”書,即老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對課程資源進行再度開發與利用。根據“侵略與反侵略”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以清晰明了的線索使教學資源為教學目標服務。引領學生主動參與資源的整合、問題的探討、疑難問題的思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自主互動的學習方式。

  課程標準

  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中國軍民抗戰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歷史地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識記: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史實。

  理解: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全面分析抗戰勝利的原因及歷史地位。

  知識的運用:結合時事客觀分析歷史與現實的聯系。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全面分析抗戰勝利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概括歷史事件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抗戰勝利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及學生角色扮演,鍛煉其合作精神,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創造性。通過自主學習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史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介紹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愛國將領,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振興中華高尚情操。通過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這一偉大歷史事件,激發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強國之志。通過模擬法庭,加深學生對歷史上以人為本、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歷史地位。

  難點: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抗戰勝利的歷史地位。

  學情分析

  《抗日戰爭》這節課同學都很熟悉,而且很多同學對這部分知識比較感興趣,加上抗日戰爭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經過一段時間的高中歷史學習,學生已經對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也已經學會在閱讀中提取有效信息。打算采取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與教師適當引導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創設問題情景,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讓學生在互動學習中獲得規律性認識,并加強合作精神的培養。

  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討論式教學法、問題探究式教學法、角色扮演、小組合作探究,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從高度、廣度、深度上拓展學生的思維,師生共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手段:采用制作powerpoint課件的方式輔助教學。電教手段應用,電影資料剪輯,聲音的剪輯。

  教學流程設計

  [課前渲染] 課件制作播放建國60周年國慶閱兵片段和《國歌》。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創設歷史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調動學習興趣,烘托渲染氣氛。

  [導入播放] 課前渲染,建國60周年國慶閱兵片段和《國歌》,國歌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是什么時候?什么原因導致的?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主題一:狼子野心,野蠻侵華

  (一) 日本三四十年代的侵華

  問題1:日本一系列侵華戰爭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學思之窗”,老師簡單設計了一個師生互動的游戲環節,通過提供的材料,分別是哪些重大歷史事件。

  調動學生思維,同時ppt放動畫地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日本侵華。

  問題2:日軍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多媒體課件播放“潘家峪慘案”、“七三一部隊”、南京大屠殺圖片,讓學生

  直觀地感受歷史。朗讀詩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模擬歷史法庭,突出重點,加深學生對歷史上以人為本、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主題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日

  (二)、全民族的抗戰

  (播放剪切聲音《保衛黃河》歌曲。讓學生點燃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

  抗日戰爭涌現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英雄人物(揚靖宇、張自忠、李宗仁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振興中華高尚情操。

  問題3:(探究)全民族抗戰是如何實現的?(老師講解化難為易,先進行思路點撥,告訴學生做題的方法)全民族抗戰是如何實現的? 理解從原因和過程作答。統一戰線能否建立關鍵取決于國民黨和共產黨能否團結起來,國民黨和共產黨能否團結取決于社會的主要矛盾的變化,還要明確哪一政黨對兩黨的合作起了主導作用。老師擬了提綱學生作答。

  問題4:以國民黨為主的正面戰場與以共產黨為主的敵后戰場在戰爭中的情況怎樣?   初中已學,老師擬了提綱,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自主構建知識。

  主題三:凱歌奏響  抗日勝利

  (三)、抗戰的勝利

  問題5:(探究)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原因

  讓學生猜謎語的方式調動興趣,引發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全面分析抗戰勝利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概括和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

  問題6:(探究)抗戰勝利的歷史地位?教師進行思路點撥,提供圖片和材料,(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主題四: 鑒史知今  歷史的反思

  問題7:抗日戰爭勝利留下的精神財富?   ( 朗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反思: (聲音錄制) 升華教材。

  [課后探究]

  【教學設計說明】從教學角度來說,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圖擺脫教材的束縛,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相關知識,構建嶄新的教學情境,體現學生歷史學習"經世致用"的價值;從學生學習角度來講,盡量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最大化地調動學生學習歷史、鉆研歷史的積極性;并借此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抗日戰爭》教學設計 篇2

  三、偉大的抗日戰爭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進一步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并通過分析、歸納,概括其危害:再次嚴重踐踏了中國的主權,中華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2、認識中國軍民的抗日斗爭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抗戰兩個階段,理解抗日范圍變化的原因以及全民族抗戰的重要性, 3、總結出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極其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過程與方法目標1、本課內容從縱向看包括日軍侵華和中國軍民的抗日兩條線索的內容。學習時要將學生置身于抗日戰爭這一特定背景中,去探究兩條線索中所涉及的問題。在問題的設計與處理過程中,注意宏觀與微觀的關系,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慎重思考他人意見,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2、面向全體學生運用多樣教學手段、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及時、客觀、激勵地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

  3、運用問題教學法,啟發、分析、討論等解決相關問題;運用圖片、影像、文字等資料創設歷史情境,使學生直觀感受歷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理解團結就是力量這一道理,弘揚民族精神,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樹立為祖國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2、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3、以史為鑒,加深對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二、教材要點侵華日軍的罪行 1.滅亡中國,稱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國策,1927年東方會議確定“征服滿蒙”的武裝侵略方針;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使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中國內戰的局勢給日本造成了可乘之機。日本政府決定發動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 2.1937年7月7日,日軍借口一名日軍失蹤,制造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很快,平津淪陷。日軍向華東和華北兩個方向發動攻擊,妄圖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 3.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爆發。11月,上海失守。12月,南京淪陷。日軍對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和手無寸鐵的中國市民進行了長達6周的殺戮,30萬人被害,其中包括慘遭蹂躪的2萬名婦女。 1938年5月,日軍占領徐州,打通津浦路。10月,廣州、武漢失守。中國失 去了華北到華南的大片領土。 4.日軍在侵華過程中,違反國際公法,在中國土地上研制細菌和化學武器,殘無人道地用活人進行試驗,并實施細菌戰和毒氣戰。還制造了許多南京大屠殺式的慘案,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為鞏固和擴大占領區,日軍實行“以華治華”的政策,進行殖民統治、經濟掠奪,推行奴化教育。 5.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面對強大的敵人,中國軍民眾志成城,同仇敵愾,顯示出了無堅不摧的民族凝聚力。 關內關外的抗日救亡運動1. 九一八事變后,面對日軍的武裝侵略和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 2. 關內關外抗日救亡運動的主要史實(可進行如下表格梳理)

  愛國力量

  抗日救亡運動的主要史實中國共產黨九一八后立即發表抗日宣言;1935年發表“八一宣言”、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東北軍民組織抗日義勇軍,    抗日聯軍(東北抗日武裝力量的核心)國民黨愛國官兵十九路軍凇滬抗戰迫使日軍三易主帥;長城抗戰——愛德馨營山海關殉國,二十九軍宋哲元部長城喜峰口失而復得,馮玉祥聯合共產黨員吉鴻昌,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將日偽軍趕出察哈爾省。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關內人民工人罷工、募捐;愛國工商業者抵制日貨;愛國學生掀起“一二九運動”,深入工廠農村、軍隊進行抗日宣傳。(1935年抗日救亡運動擴展為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愛國民主人士3. 1935年,隨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運動擴展為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1935年12月9日,愛國學生掀起“一二九運動”,運動后平津學生響應中共號召,南下深入工廠、農村、軍隊進行抗日宣傳。4. 1936年12月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在中國共產黨的斡旋下,蔣介石被迫接受張、楊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全民族的抗日戰爭 1. 隨著日軍侵略的加劇,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關內關外的抗日救亡運動發展到全民族的抗日戰爭。(發展過程詳見“教學過程”部分)2. 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從此,抗日戰爭發展成為有工、農、兵、學、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共同參加的全民族抗戰。 3.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組織多次戰役,共產黨挺進敵后,開辟敵后戰場,共同抵抗日軍的侵略。(關于本目請關注并充分利用《敵后抗日根據地形勢圖》) 4.八一三事變后國民政府組織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期間,國民政府還組織了太原會戰。八路軍開赴山西參加會戰。一一五師在平型關取得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1938年春徐州會戰中,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山東臺兒莊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 正面戰場的抗戰消耗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優勢敵人的進攻。1938年廣州、武漢失守后,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在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國共間雖有摩擦,但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繼續抗擊日軍的進攻。1940年5月,棗宜會戰,國民黨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率部與敵人奮戰九晝夜,壯烈殉國。 5.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開洛川會議,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把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 1937年9月,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陜甘寧邊區成為中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后方。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日根據地軍民粉碎了日軍的一次又一次“掃蕩”、“蠶食”和“清鄉”。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在華北進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團大戰,殲敵4萬多人,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蒙古抗日游擊隊、回民支隊等少數民族的抗日武裝隊伍,在反“掃蕩”過程中發展壯大起來。 在戰略相持階段,敵后戰場發展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1.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背景下中國抗日戰爭最后階段大事記: 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9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德、意宣戰。 ②1942年1月,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部成立,蔣介石任最高統帥,世界反法西斯陣營正式形成。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戰場。 ③1944年春,敵后抗日軍民發起局部反攻。 ④1945年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 ⑤1945年5月,德國投降,歐洲戰爭結束。 ⑥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⑦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擊潰關東軍;美、英等國在太平洋集結重兵,準備在日本登陸。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正面戰場和敵后軍民舉行反攻。 ⑧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⑨1945年10月25日,中國臺灣光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終于取得了最后勝利。 2.中共“七大”制定了黨的任務: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領導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民主主義國家;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這次大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 3.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勝利。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民族恥辱,捍衛了民族尊嚴,并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本目重點日軍侵華的罪行及危害,全民族抗日戰爭的原因、表現及結果(理解其重要性);理解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三、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課前準備:搜集并欣賞反映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圖文音像資料,并在一定范圍交流,對抗日戰爭有一個初步了解,增強感性認識,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導入:本課內容現實性強,可運用的材料從形式到內容都較為豐富。因此可以采取運用材料、創設情境、啟發思考的方式進行到入。以下幾例供選擇參考1、利用反映日本軍國主義暴行的典型的圖片資料。如日軍殺人比賽的圖片。2、文字材料。如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選的材料、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副對聯:感時   濺淚,恨別    驚心。3、視頻音像資料。如歌曲《九一八》、電影《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黑太陽731》。那么,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中國人民又進行了怎樣的斗爭?今天世人該怎么面對這段歷史? 此外,也可以通過回憶近代以來(20世紀三十年代以前),日本侵華史實導入。教學

  首先引導學生瀏覽“課前提示”及課文子目,要求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然后教師可投影圖示:日軍侵華、中國軍民抗日的兩方面內容及相關的兩個階段           抗日救亡運動             全民族抗戰1931年——————1937年——————1945年

  局部侵華                全面侵華(說明:這里教師需要解釋一下通常所說的“八年抗戰”)(一)侵華日軍的罪行★學生帶問題閱讀課文(教師要強調:包括書中插圖): (1)日軍軍事侵略的進程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2)日本為什么要侵略中國? (3)日軍在中國淪陷區是如何進行殖民統治的? (4)你認為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了哪些罪行?(最好進行分類) ★閱讀后多媒體播放: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視頻音像資料,增強感性認識,并激發學生的興趣。★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1)此問學生回答后,教師作補充投影: ①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 ②1935年,制造了華北事變; ③1937年,發動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全面侵華;④1937年,發動“八一三事變”,侵占上海; ⑤1937年,占領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殺;⑥1938年,占領徐州、廣州、武漢。至此日軍占領了中國華北、華中、華南大片領土。(2)此問學生回答后,教師需作相關分析并歸納如下:   ①滅亡中國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既定國策(蓄謀已久)。1927年,日本在東方會議上確定了“征服滿蒙”的武裝侵略方針。②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使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③中國國民政府全力圍剿紅軍,給日本以可乘之機。補充說明: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從根本上講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特征所決定的,是擺脫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困境的對策;從現實的角度看新一輪經濟危機加速了其侵略的步伐;而當時中國的局勢和國際社會的綏靖之風又為其創造了有利條件。(3)此問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歸納:

  ①政治上,利用漢奸,扶植傀儡政權,實行“以華制華”的政策;

  瘋狂迫害占領區人民;

  ②經濟上,大肆榨取中國的資財、掠奪勞動力。

  ③思想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4)此問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分類歸納,并投影: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具體有:

  軍事侵略與占領;屠殺中國人民;蹂躪中國婦女;研制細菌和化學武器、用

  活人試驗并實施細菌戰和毒氣戰;對淪陷區進行殖民統治、經濟掠奪、奴化教育等。(同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向身邊的老人(或從網上)了解日軍的罪行,以增強感性認識。)★探究與討論(以下四個問題可重點選擇一、二,采取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代表發言、教師總結四個步驟進行):(1)日軍為什么能長驅直入侵占中國大片領土?       參考答案:日軍侵華是蓄謀已久,敵強我弱;中國國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1933年后又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國際形勢對日本較為有利。(2)日軍為什么要在中國淪陷區進行殖民統治? 參考答案:為鞏固和擴大占領區,為一步一步滅亡中國、實現其既定國策奠定基礎。

  (3)日軍侵華的罪行對中華民族造成了怎樣的危害?并請談談你的感想。參考答案:日本帝國主義再次踐踏了中國的主權,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攫取了在淪陷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權,剝奪了許多中國無辜百姓的生存權,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日本的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是極其野蠻而殘酷的。它們的滔天罪行是不可饒恕的。而今天日本的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大有死灰復燃、重新抬頭的危險,我們應該保持高度的警惕。日軍的滔天罪行至今仍有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如:勞工問題、生化武器問題、戰爭賠款問題、慰安婦問題等等。(4)請看下面的情景材料:xx年夏,深圳市振華路一家酒吧在門口掛出 “日本人不得入內” 的招牌,拒絕日本人前來消費。該酒吧經理說,這是為了抗議日本修改教科書等不義行為。想一想對此你有什么看法?(二)關內關外的抗日救亡運動★解釋概念:     (1)關內關外(略)(2)抗日救亡運動,是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第一階段的內容。它是“九一八”事變后,由于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國軍民自發起來,維護國家主權,抵抗日本侵略的愛國行為。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結果。它包括前方中國軍民抗日和后方人民斗爭兩方面內容。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與提示閱讀教材后完成下表:

  愛國力量

  抗日救亡運動的主要史實教師分析西安事變發生的原因、和平解決的原因及和平解決的意義:①西安事變發生的原因◇根本原因:華北事變后,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推動,特別是一二·九運動的影響;◇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 ◇蔣介石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逼張、楊剿共并親赴西安督戰,是事變發生的直接原因。②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日本的侵華加劇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共從民族利益出發,提出和平解決主張,并積極參與談判。◇國民黨內親英美派要求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營救蔣介石。◇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聯共抗日。③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討論:1931~1937年中國抗日救亡運動的原因、特點和影響

  (1)原因:①日本大舉侵華,中華民族面臨的危機空前嚴重。

  ②蔣介石對日本侵略一味妥協退讓,壓制全國人民的抗日活動。

  ③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宣傳與領導。

  (2)特點:

  ①廣泛性(區域和階層):區域廣,波及東北、華北、上海、福建等地。

  各階層各黨派都投身其中。東北軍民;學生;國民黨愛國力量;許多民主黨派

  和群眾團體;這次運動的群眾基礎十分廣泛。

  ②抗日與反蔣相結合。(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內”—— 抗日必反蔣  )

  ③艱巨性

  (3)影響:

  ①打擊了日本在東北的殖民統治,揭露了日本吞并華北的陰謀和企圖滅亡中國的野心。

  ②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

  ③促使國共兩黨調整政策,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④促使中國政局由內戰、對峙到合作抗日的轉變,為實現全民族抗戰作了準備。史料鏈接:

  日本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光治說:“關于東北暴徒之根本討伐,實為極難之事,因其集團作亂,不易治平,且非一朝一夕所能收效。自奉天事變發生后,我軍對安奉線附近暴徒中心地之討伐不下六十二回之多,結果收效甚微。”

  想一想:日本侵略者三宅光治的“自白”說明了什么問題?(三)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全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第二階段的內容。★學生帶問題閱讀課文(包括書中插圖): (1)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2)抗日救亡運動發展到全民族抗戰的經過如何?(3)抗日救亡運動為什么會發展到全民族抗戰?(原因)(提示:從日軍侵華經過及全民族抗戰形成經過中分析提煉、并從多角度思考力求全面)(4)全民族抗戰表現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現又是什么?★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1)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是國共合作的完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標志著抗日救亡運動發展到全民族抗戰。 (2)抗日救亡運動發展到全民族抗戰的經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①1935年,中共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②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③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共通電呼吁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新進攻。④1937年,中共中央向蔣介石提交國共合作宣言。⑤八一三事變后,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根據國共兩黨協議,改編八路軍、新四軍,實現了軍事上的合作。⑥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3)抗日救亡運動發展到全民族抗戰的原因:①中日矛盾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②日本侵略的形勢,使國民政府不得不抗日; ③中國共產黨及全國人民的努力。(4)全民族抗戰的表現:(此問學生的回答肯定不會全面,教師要作引導;并作分析、歸納)①抗戰旗幟: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②抗戰地域:真正的全國戰爭。前線軍民抗日,后方全國救亡。③參戰人員:全國各階級、各階層。④黨派團結:全國各黨派均以民族存亡為重,結束分裂對抗,求同存異,在抗日基礎上團結一致。⑤軍隊合作:全國軍隊包括國民黨軍隊和共產黨軍隊,主力軍和游擊隊,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統一又獨立的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兩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討論與探究:列舉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史實,并談談在抗戰的不同階段兩個戰場的地位及關系。(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敵后抗日根據地形勢圖》)◇在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正面戰場是抗戰的主戰場。國民黨軍隊組織了淞滬、徐州、太原等會戰(八路軍配合友軍作戰),吸引和消耗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使得八路軍、新四軍能夠深入敵后,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形成敵后戰場。(中共提出全面抗戰路線;成立陜甘寧邊區政府,邊區成為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后方。)沒有正面戰場的積極抵抗,就沒有敵后戰場的迅猛發展,而沒有敵后戰場的發展,就沒有抗戰相持階段的迅速到來。◇在戰略相持階段,敵后戰場抗擊了日軍的主力,成為抗戰的主戰場。為國民黨軍隊贏得在西南休整的時間,也為其取得西線滇緬戰場的勝利提供了條件。(1940年棗宜會戰、百團大戰、少數民族的抗日等)

  ◇在戰略反攻階段,兩個戰場在不同的區域向日軍發起進攻,迎來了抗戰的最后勝利。總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以后,國共合作抗日是主流。其間雖在抗戰相持階段國民政府制造了反共摩擦事件,但由于中國共產黨堅持團結,反對分裂,統一戰線最終沒有破裂。國共合作抗日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積極的貢獻。⑥抗戰基礎:廣大群眾。是抗日戰爭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主要表現:國共合作抗日。

  (四)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學生閱讀課文(包括書中插圖、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背景下中國抗日戰爭最后階段大事記; 教師對中共“七大”背景(敵后抗日軍民發起局部反攻)、目的(為了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內容(制定了當時黨的任務、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意義(為抗日戰爭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做簡要分析。(2)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提示:從國內和國際兩方面分析歸納。)①國內: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抵御外敵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②國際: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推動了世界民族解放運動,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討論與探究:(1)結合史學爭鳴,討論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是什么?(此題可采取學生思考討論、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幾步驟)①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的戰爭;②中國人民長期的、團結的、全民族(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戰,對打敗日本、取得抗戰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③中共努力發動和組織廣大群眾,使抗戰有了極大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④海外華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援;⑤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相互配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2)為什么說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此題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審題指導,此題的關鍵詞“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提醒學生需要運用比較、歸納、提煉的思維和方法,否則會感覺事件單一想不到比較或題干太大無從下手;此外本題的答題范圍不僅限于與前比較,而且還需與后比較及在世界的影響,因此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需要做進一步分析。)①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對外敵入侵、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②抗日戰爭使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國之一和戰后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③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因戰爭失敗而割地、賠款、出讓國家主權的屈辱歷史;光復了自甲午戰爭以來的失地;廢棄了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長達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華民族空前覺醒、團結、統一,顯示出無限的生命力。小結:同學們,這段歷史雖已過去,但又沒有過去;雖已學完,但又沒有學完;它留給我們每個人的太多、太多,它留給中國和世界的太多、太多;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這段歷史會讓我們得到更多、更多…… 課后反饋和延伸:1、1931——1945年這段歷史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2、你認為日本侵華對中國損害最大的是什么? 3、試從戰爭領導、民眾動員、戰略戰術、國際環境四個方面比較中國在甲午戰爭中遭到失敗而抗日戰爭卻取得勝利的原因 四、能力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事件發生順序的排列,正確的是

  ①九一八事變  ②七七事變   ③一二八事變  ④華北事變  ⑤八一三事變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⑤①      c.①③④②⑤       d.③①④②⑤

  2.下列關于1931-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中國歷史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九一八事變開始了日本變中國為其殖民地的新階段

  b.中國政府組織人民進行局部抗戰

  c.中共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d. 國共間由內戰逐漸走上聯合抗日的道路

  3.xx年12月13日,由旅日華僑捐資50萬元鑄造的重6.6噸的“和平大鐘”,在南京撞響66聲。對此舉的理解你認為正確的是①紀念66前南京大屠殺中30多萬遇難同胞②痛斥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③警示世人銘記歷史、深思歷史④抗議日本右翼勢力否認侵略、掩蓋暴行的行徑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義勇軍進行曲》中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指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發生后?

  a.1840-1842年鴉片戰爭b.1931年九一八事變 c.1935年華北事變d.1937年盧溝橋事變                 

  5.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根本原因是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b.中共發表“八一宣言”  

  c.蔣介石態度明顯轉變                 d.全國人民擁護一致抗日

  6.在抗日義勇軍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東北抗日武裝力量的核心是

  a. 東北軍         b.八路軍            c.新四軍        d.抗日聯軍

  7.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大捷是

  a.山海關戰役      b.平型關戰役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8.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是  

  a. 一二九運動發生 b.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c. 七七事變爆發 d. 國共合作的完成

  9.棗宜戰役中,為抗日而犧牲的第33集團軍總司令是

  a.楊靖宇       b.宋哲元          c.李宗仁         d.張自忠

  10.下列對國民黨正面戰場初期抗戰的表述不客觀的是

  a.抗戰態度比較積極              b.打破了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計劃 

  c.阻止了優勢敵人的進攻          d.消耗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

  11.關于中共“七大”,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b.制定全面抗戰路線

  c.提出解放全國人民,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民主主義國家的任務

  d.為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

  12、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國人民長期的、全民族的抗戰    b.中共努力發動和組織廣大群眾  

  c.海外華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援    d.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相互配合

  (二)材料解析題

  13、閱讀《中日國力、軍力對比簡表》

  項

  目

  國      力

  軍      力

  工業總產值(億美元)

  生鐵產量(萬噸)

  鋼產量(萬噸)

  石油產量(萬噸)

  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

  總兵力(萬人)

  有訓練

  的后備

  兵源(萬人)

  軍艦(艘)

  軍艦總噸位(萬噸)

  飛機

  (架)

  中

  國

  13.6

  95.9

  55.6

  0.02

  10%

  202.9

  50

  66

  5.9

  600(作戰305)

  日

  本

  60

  239.7

  635

  39.3

  80%

  60余

  409.7

  200

  77.1

  2625

  結合所學知識及表中內容分析提煉中國在抗日戰爭中具有哪些優、劣勢?你認為在戰略上中國應如何決策才能揚長避短取得抗戰的最后勝利?

  (三)問答題14.日本右翼勢力否認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他們認為:“在支那事變(指1937——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發展的過程中,日軍……并沒有掠奪領土的意圖。”“支那戰爭是試圖建設日滿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東北建立的偽滿洲國政權與中國)一體的東亞新秩序的日本與美英蘇結盟的蔣介石之間的一場斗爭”。試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觀點,結合有關史實加以批駁。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c、b、 d、c、a;  6-10:d、b、d、d、c;   11-12:b、a;

  (二)材料解析題

  13、優勢:中國進行的正義戰爭;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劣勢:中國戰前沒有充分的準備(日本蓄謀已久);國力落后;軍事水平、武器裝備落后;

  戰略決策: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實行全民族抗戰;堅持持久抗戰的方針;正面與敵后兩個戰場互相配合。

  (三)問答題

  14.(1)主要觀點:戰爭的目的是建立東亞新秩序,是為了對抗蔣介石與美、英、蘇結盟,沒有掠奪中國領土的意圖。 (2)批駁:建立東亞新秩序,實質上是日本滅亡中國、稱霸東亞野心的體現。侵華過程中的史實證明了它的實施具有充分計劃性:①滅亡中國,稱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國策,1927年東方會議確定“征服滿蒙”的武裝侵略方針; ②1931-1935年,日本即將中國東北變為其殖民地,并威逼華北;1937-1938年日本又占領了中國華北、華中和華南的大片領土。③日軍侵華過程中,實行“以戰養戰”、“以華治華”的政策,對占領區進行野蠻的殖民統治、經濟掠奪,并推行奴化教育。④侵華過程中,日本軍國主義者殘無人道、滅絕人性,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研制細菌和化學武器,用活人進行試驗,實施細菌戰和毒氣戰;制造了許多南京大屠殺式的慘案。⑤關于“美英蘇結盟”,先有德意日法西斯對世界的侵略,后有中、美、英、蘇等國結盟,共同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因此,以上觀點是日本右翼勢力掩蓋侵略的漂亮幌子、是否認侵略的詭辯與謊言。

《抗日戰爭》教學設計 篇3

  一、背景分析

  (一)課改特點

  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最大的特點是采取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問題,便于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對歷史事件、現象和人物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也更有利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地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同時,比較注重對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

  (二)時代背景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的時代主題,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紀念,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在這一背景下開展本課的教學,更有利于營造課堂教學氣氛,也能更好地開展愛國主義情感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勿忘國恥,努力振興中華,自強自立,才不會受人欺負。

  (三)教學主題

  本節內容是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全面分析了抗戰勝利的原因,突出體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作用,理解抗戰勝利的重要歷史意義。在教學中,我積極采用情景教學法,創設問題情景,為教與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二、教學實例

  (一)情景引入

  教師:今天是星期一,同學們剛剛參加完升旗儀式回來,現在我來考考大家:升國旗唱的國歌原名叫什么?

  學生:《義勇軍進行曲》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段國歌吧!(文娛委員領唱,學生齊唱國歌)

  教師:從甲午中日戰爭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里,民族危機意識始終籠罩在國民心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便是這種意識的集中反映。這首歌創作于1935年,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從這首歌創作的歷史背景看,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指的是什么?當時中華民族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學生:華北事變或日本侵華;抗日救國或救亡圖存。

  教師:這一時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請大家翻開課文第30頁,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場決定中國命運的著名戰爭──抗日戰爭。

  (二)講授新課

  (板書)第2課 抗日戰爭

  一、全民族抗戰

  1、日本加快侵略中國的進程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

  教師: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使東北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1937年爆發的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面對日本全面侵華的威脅,國民黨和共產黨采取了什么樣的決定?兩黨關系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略)

  (板書)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教師:外敵當前,國共兩黨捐棄前嫌,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了兩個戰場。

  (板書)3、中共創建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

  4、國民政府正面戰場抗戰,組織四次會戰

  教師:中國廣大軍民同仇敵愾,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日軍曾揚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結果,僅僅一個上海,日軍就打了三個多月。日軍惱羞成怒,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他們已經不是一支軍隊,而是一群野獸!

  (板書)二、日軍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殺

  2、潘家峪慘案

  3、七三一部隊

  (播放紀錄片、幻燈:南京大屠殺片段及照片、影片《屠城血證》片斷、潘家峪慘案、七三一部隊、齊齊哈爾市毒氣事件)

  教師: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鐵證如山。直到今天,日軍侵華的危害仍遺毒無窮。請同學們舉例證明。

  學生:(舉例證明略)

  教師:那么,六十年后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日軍侵華這段歷史和欠下的累累血債?

  學生:議論、回答(略)

  教師:對,我們一定要不忘國恥、努力振興中華和維護和平!日軍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無法醫治的創傷。抗戰勝利后,香港某酒店曾經在酒店門口豎了一個牌子,上寫:日本人與狗不得內進!(有學生鼓掌)后來在日本大使館的強烈抗議下才取下了牌子,但規定入住酒店的日本人最低消費8億港元。請大家思考,這是不是一種愛國主義?

  學生:(議論、回答略)

  教師:(引導分析略)

  教師: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有所抬頭(多媒體展示資料:日本文部省修改歷史教科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等法案)日本右翼勢力甚至極力否認日軍在侵華期間蓄意制造的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認為只是在戰爭期間發生的一般戰斗行為。大家怎樣看待這些事件和做法?

  幻燈顯示: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篡改教科書,歪曲歷史、美化侵略,并參拜靖國神社,為法西斯招魂,這表明( )

  a、日本企圖再次發動侵華戰爭 b、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活動猖獗

  c、日本力圖重溫政治大國美夢 d、日本重視對下一代的歷史教育

  學生通過對各選項中信息的比較,很快得出答案是b。同時引導學生認識日本右翼勢力不代表日本全體國民,從而端正學生盲目的民族仇視情結。

  (板書)三、抗戰的勝利

  1、百團大戰

  教師:抗日戰爭打得非常艱苦,抗日低潮的時候,有些人甚至動搖了:我們能打贏日軍嗎?為了振奮人民的抗日精神,爭取抗日形勢的好轉,黨中央決定在華北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殲滅戰。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在華北地區展開了著名的百團大戰,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教師:百團大戰狠狠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大大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除了境內作戰外,中國軍隊還積極開辟國外戰場。

  (板書)2、國外戰場: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

  教師:在英美軍隊配合下,1945年初,中國遠征軍擊敗侵緬日軍。經過八年浴血奮戰,我們終于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3日,國民政府決定全國放假一天,慶祝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這一天,全國人民歡天喜地,載歌載舞,各地到處張燈結彩。

  (幻燈)猜謎語:抗日戰爭的勝利的原因。猜三個中國古代著名人物的名字。

  學生:(議論、回答略)

  教師:這三個人分別是屈原(屈服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蘇武(蘇聯出兵山東,威脅日軍)、共工(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民族人民奮力抗戰的功勞)

  (幻燈)

  中國抗日戰爭能夠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國際社會的援助

  b、敵小我大,我強敵弱

  c、國民黨正面戰場消滅日軍的主要兵力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戰

  (答案d)

  教師: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中國都失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全民英勇抗戰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板書)3、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教師: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我們可以從國內、國際兩個方面來分析。請同學們自己嘗試作分析。

  學生:(分析、議論、回答略)

  教師總結:(略)

  (三)布置探究學習內容

  查閱有關資料:1、列舉近代以來外國列強歷次侵華的時間、規模和結果;

  2、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

  3、國共合作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多次運用情景教學法,創設問題情景,通過探究學習、啟發引導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學生唱國歌這一情節,調動起學生的愛國情緒。后來學生們反映,他們已經四年沒唱過國歌了。

  由于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各種媒體宣傳鋪天蓋地,學生對本課相關內容已有一定的認識。針對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哈日”一族現象,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強調日本侵華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讓學生在觸目驚心的影片、歷史照片中了解歷史的真相,教育學生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在xx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內容)。同時,利用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引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猜謎語),讓學生在思考、討論和游戲中學到知識,加強對歷史的感悟能力。

  教學中我還十分重視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冷靜地剖析歷史、正視歷史,樹立理性的愛國主義情感,避免在學生中出現盲目的民族復仇情緒。

《抗日戰爭》教學設計(通用3篇) 相關內容:
  • 抗日戰爭(精選13篇)

    課標要求: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復習內容: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日軍的滔天罪行、抗戰的勝利復習重點:全民族抗戰、抗戰的...

  • 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通用4篇)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 解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軍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中共與國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日本帝國主義侵華過程中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八一三事變的概況。...

  • 新課標必修1《抗日戰爭》-

    一、背景分析(一)課改特點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最大的特點是采取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問題,便于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對歷史事件、現象和人物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也更有利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

  • 抗日戰爭教案(二)

    三、抗戰的勝利:1、百團大戰:(1)時間:1940年下半年(2)領導人:彭德懷(3)影響: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日斗志,使中共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 第一節 抗日戰爭的爆發教案

    第二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第一節 抗日戰爭的爆發教案教學目的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平型關大捷;忻口會戰;徐州會戰;南京大屠殺;洛川會議;晉察冀抗日根...

  • 第18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

    第16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 解了解抗日根據地的艱苦斗爭掌 握中國七大的時間、地點、內容、及作用,抗戰勝利的史實能力訓練過程方法閱讀教材歸納根據地克服困難的措施收集資料鑒別整理收集資料討論抗戰勝利的原因,了解...

  • 抗日戰爭簡介

    抗日戰爭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進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 第18課:抗日戰爭 教案

    課 題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課:抗日戰爭課時1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使學生了解掌握日本侵華后全民族的抗戰、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等相關的基礎知識。...

  •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課標要求】1. 簡述九一八事變的史實,知道九一八事變后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2. 了解西安事變的概況,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3. 簡述七七事變的史實,知道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

  • 第2課 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教案

    第2課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七七事變,松滬抗戰,及南京大屠殺的基本歷史事實。抗戰初期日本對中國的 侵略及帶來的災難,通過提供資料、創設情境和組織討論,培養了解,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

  • 抗日戰爭

    課標要求: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復習內容: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日軍的滔天罪行、抗戰的勝利復習重點:全民族抗戰、抗戰的...

  • 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 解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軍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中共與國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日本帝國主義侵華過程中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八一三事變的概況。...

  • 抗日戰爭學案導學

    第16課 【三維目標】1.知識:盧溝橋事變、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國民黨正面戰場四次會戰、中共全面抗戰路線、日軍的侵略罪行、抗戰的勝利2.能力:對片面和全面抗戰路線本質及結果的認識,培養學生用階級的觀點和比較方法分析歷史問題的能...

  • 抗日戰爭的勝利

    第20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內容,認識并講述中共七大召開的歷史意義。 了解并認識促使日本五條件投降的原因,探討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 抗日戰爭

    【三維目標】1.知識:盧溝橋事變、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國民黨正面戰場四次會戰、中共全面抗戰路線、日軍的侵略罪行、抗戰的勝利2.能力:對片面和全面抗戰路線本質及結果的認識,培養學生用階級的觀點和比較方法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 高一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亲子乱弄免费视频 | 三级直接看的三级网址有哪些 | 日日澡夜夜澡人人高潮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爽aⅴ一区 | 日韩深夜视频 | 中国一级免费毛片 |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 | 无码高潮爽到爆的喷水视频 | 欧美国产综合 | 亚洲一二三 | 加勒比婷婷色综合久久 | 高清精品福利私拍国产写真 |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免费 | 特级黄色毛片在放 | 丝袜高跟麻麻浓精受孕人妻 | 日日干天夜夜 | 初尝黑人嗷嗷叫中文字幕 | 丝袜美女视频性感美女 |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 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介绍 | 免费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 | 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 国产国产 | 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区 | 在线视频毛片 | 91高端极品外围在线观看 | 免费的一级黄色片 | 成年人黄色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 免费网站www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99av高久久精品 | 99人人看 | 又黄又大又色又爽又刺激的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大尺度 | 国内最真实的xxxx人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