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 了 解 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軍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中共與國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日本帝國主義侵華過程中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八一三事變的概況。
掌 握 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重要史實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教材 從課文和插圖中認識盧溝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體驗中國軍民英勇抗戰的民族情懷,控訴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
收集資料鑒別整理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的主要罪行,結合學習活動,準備《寫給日本中學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殺不能忘記》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繼承先烈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
思想意識 仇恨法西斯,愿為人類的和平、民主、進步事業而奮斗
教學重點 “盧溝橋事變”
教學難點 通過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揭露日本右翼勢力的險惡用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 日本侵略軍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變?(直接目的是以此為借口,進攻東北軍的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最終目的是侵占整個東北,進而獨占中國。)
2. 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以及和平解決所起的歷史作用是什么?
(西安事變后,局勢極為動蕩不安。處死蔣介石,可能導致親日派掌權,國家陷于紛爭四起、群雄割據的局面。如此一來,日本便有機可乘、進而獨霸中國。如果給蔣介石留一條活路,國民黨內親英美派就有可能答應停止內戰,盡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決定不計前嫌,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并派周恩來等人到西安去調停,終于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東北三省淪陷后,日本帝國主義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地區,對北平(即今天的北京)實施包圍。中國軍隊為了保衛北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同敵人在那里展開血戰,譜寫了一段“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英雄史詩。(布置學生閱讀87——90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按小組交流個人看法,要求人人過關。)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
1 根據88頁“看看”:你能指出盧溝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嗎?(1937年7時,北平的東面、北面和西北面已被日軍或漢奸軍隊占領,只有西南面還控制在中國駐軍國民黨29路軍手里。盧溝橋位于北平西南15公里的平漢鐵路上,成為北平通往內地的唯一門戶,是中日雙方必爭的軍事要地。)
2 說說七七事變和九一八事變相比,它們發生時的時局有什么變化?為什么七七事變是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a.日軍:已由進攻東北發展為準備進攻華北乃至整個中國。
b.中國:國共內戰停止,共產黨的軍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